分享

蒙田:关注自己身上的那个“人”

 老沈阅览 2017-09-30
       

   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蒙田,以《随笔录》留名后世。有人评价说,“从蒙田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在近日举办的思南读书会上,中文版《蒙田全集》译者马振骋和华东师范大学法语系教授袁筱一,为读者讲述了这位400多年前的“现代人”的生平与创作,以及今天我们重读蒙田的价值。

  ■我在翻译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蒙田在捕捉人性的复杂微妙时,怎么能写得那么细,这种细已经达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层面。
  ■蒙田的作品是他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他自己在谈论自己,是他在认识自己的过程当中生发出来的很多想法。但是,其实他关注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上的那个“人”,即一个普遍性的人类。
  
  从一个法国人变成一个世界人

  马振骋:今天,我们来谈谈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作家蒙田。尽管,我花了差不多十年的功夫翻译蒙田的作品,但关于蒙田还是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不过,没关系,法国人研究了蒙田400多年也有很多说不清楚的地方。
  1533年,米歇尔·埃康(蒙田)出生于法国波尔多附近的佩里戈尔。埃康的爸爸在意大利打仗打了10年,非常崇拜罗马文化,吸收了一些新潮的教育思想。他回法国以后,有不少惊人之举,其中一件就是把埃康送到乡下农民家中寄养。埃康在乡下待了几年回家以后,他的爸爸给他请了一位讲拉丁语的老师来教他。所以,埃康是先会说拉丁语,再会说法语;先知道罗马怎么样,再知道巴黎怎么样,这就是他的童年教育。
  埃康的爸爸去世后,埃康作为长子继承了蒙田城堡。蒙田城堡又叫蒙丹里尔,在法文里蒙丹里尔是“高山”的意思。埃康觉得这个名字很辉煌,从此以后就改名叫米歇尔·蒙丹里尔,即米歇尔·蒙田。
  1571年,蒙田才38岁即退休了。他从公共生活中抽身而出,回到蒙田城堡,开始过起退隐读书生活,希望“投入智慧女神的怀抱,在平安宁静中度过有生之年”。其实,后来我们知道,他的“在平安宁静中度过有生之年”就是写作。
  当时的法国贵族不看重学问,讲的是打仗。所以,蒙田常常说他不是学者,就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从1572年起,蒙田在阅读与生活中随时写下许多心得体会,并把自己的文章称为Essai。这个词,在蒙田使用以前只是“试验”、“试图”等意思,蒙田使用它是出于自谦,不妄图以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作为定论,只是试论。这样,他可以夹叙夹议,信马由缰,后来倒成了一种文体。在我国则把Essai一词译为“随笔”。
  期间,蒙田还进行过一次意大利之旅,长达17个月。那时,文艺复兴已经完成了,意大利是欧洲的文化中心。罗马给了蒙田很深的影响。写传记的人说,蒙田从他的家乡到巴黎变成了一个法国人,从巴黎到罗马回来后变成了一个世界人。这些都写在《蒙田全集》第三卷里面。
  1837年,法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圣伯夫为大家讲解蒙田的《随笔录》时,感慨地说,“人心没有一个底,只有无数现象”。人心捉摸不定,到最后怎么样?不知道。就像中国人说的“知人知面不知心”,而且,还可以加上一句,“坏人再坏,也总有比他还要坏的”。比如,到了20世纪,总觉得大家是在文明世界里了,可还是有那些震惊世人的野蛮杀戮。人心到底在哪里?

  与其说是一种哲学
  不如说是一种智慧

  袁筱一:我想从法国文学史的角度,来讲蒙田作品的地位。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这样受到现代人的认可和崇敬。
  《蒙田全集》这套书的前三卷共107章,达百万字,第四卷新增加了“意大利之旅”、“书信”和“家庭纪事”,这对译者来说体量是很大的。文艺复兴之前,整个欧洲绝大部分的作品是用精致的拉丁文完成的。当然,使用地方语言写作的作品也有一些,大家比较熟悉的如《罗兰之歌》《武工歌》等,但它们还谈不上可以影响后世。
  随着文艺复兴,法语文本得到确立,逐步过渡到古典主义,又经过启蒙时代,在19世纪迎来了小说的兴盛时期,文学开始走向民众,并一直到今天。这是法国文学走过的一个基本脉络。
  从法语文学来说,蒙田是一个起源。蒙田作品所涉及的关于生活的经验,即使今天我们读起来也不会觉得很陌生。因为,他写的所有的主题,无论读者经历了怎样的时代,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些都是人们无法回避的。比如,蒙田谈生命、疾病、死亡、友谊、尊严,这些东西都是今天的人非常熟悉的,并不是过了400年以后完全陌生的东西。
  这个起源对后世影响很大,而且,不仅仅是作为法语语言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拿蒙田与拉伯雷、卢梭、巴斯卡的风格进行比较的话,我认为,蒙田的文字更接近希腊智慧,看似是对生活的总结,读来让人感到亲切。拉伯雷的性格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他讽刺的东西更有针对性,不像蒙田涉及生活各处的经验;卢梭只关注自己,蒙田关注的是人类。卢梭和巴斯卡反对蒙田的作品,但好笑的是,他们一边批评他,一边却在引用蒙田的文字。
  在文艺复兴这个框架里,我们还会发现蒙田的《随笔录》更接近古希腊智慧,与其说是一种哲学,不如说是一种智慧。他思考的所有问题,今天的人们好像还逃不出这个范围。那些看似对生活的总结,我们读起来仍然觉得非常亲切。
  此外,《蒙田全集》 里很多东西都是蒙田博览群书的成果,对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引用了希腊、罗马作家的精彩论述,但是一点都不学院派。这是蒙田对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他自己在谈论自己,是他在认识自己的过程当中所生发出来的很多想法。所以,《随笔录》虽然是一部伟大的思想作品,但我们阅读的时候不会感到厌烦,因为它里面有好多故事,好多人物,一点都不学院气。
  马振骋:我在翻译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蒙田在捕捉人性的复杂微妙时,怎么能写得那么细,这种细已经达到了现代心理学的层面。比如,在书里他经常说,说话一半是你说的,一半是人家说的。一开始,我不懂。后来,我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你讲的话传到人家耳朵里才算完整,但传到耳朵里的这半句话,就不是你说的了。
  今天读蒙田,依然不会过时,常读常新。

  蒙田最出名的一句话
  “我知道什么”

  袁筱一:经典何以成为经典?并不是因为大家认为蒙田作品是经典就是经典,实际上是因为作品本身已经给我们构建了某个文学的空间,慢慢地我们发现,不管是写作也罢,还是生活也罢,大多数的人都逃不出这个空间。
  此外,我认为蒙田重要的一个价值在于,蒙田的作品是他生活经验的总结,是他自己在谈论自己,是他在认识自己的过程当中生发出来的很多想法。但是,其实他关注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身上的那个“人”,即一个普遍性的人类。
  蒙田是一位非常理性的作家、思想家。今天,我们读蒙田依然有着重要的理由和价值,就是在于蒙田和他的作品代表了某一类理性。我记得马振骋老师在译序当中谈到过,蒙田在整个《随笔录》当中揭露了想象力的弊端和理性的谵妄。
  马振骋:蒙田最出名的话就是,“我知道什么”。这句话有几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我知道些什么”,第二层意思是“我什么都不知道”,第三层意思是“我知道些什么呀”,这里有反复质问的味道。
  这也是人对自己的感知提出反问:我在人世有多少事是真正明白的呢?很多人喜欢夸夸其谈,再回过头来,你知道什么?一副对未来前景很肯定的样子,其实具体如何谁都不知道。蒙田也是这样,归根结底对未来不能确定。但蒙田并不悲观,他要大家开开心心地过日子,光明正大地享受人生,这是他最伟大的地方。

  生活就是他的工作
  也是他的艺术

  袁筱一:“我知道什么”后来也是法国一套丛书的名字,那是知识体系的一套入门丛书。这跟蒙田的观点非常接近,人需要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但是,过去这几百年我们真正认识自己、认识了这个世界吗?从根本上来说,蒙田是一个怀疑主义者、非常温和的怀疑主义者,他的态度并不激烈。只有质疑,你才能够有理性,才能够不断地去探索这个世界中未知的部分。
  同时,蒙田不是一个决然的悲观主义者。比如,蒙田有过6个孩子,但最终只活下来一个女儿。他对待生命、对待死亡的态度,是非常自然的。他的《随笔录》里有大量涉及死亡主题的文章。
  其实,我倒是觉得,蒙田非常讲究生活,他认为生活就是他的工作,生活就是他的艺术。现代人看似对生命有了更科学的了解,但我觉得不少现代人的生命态度没有蒙田来得自然。他在第二卷一篇名为“论身体力行”的文章里谈到,人们对象征性死亡的惧怕,远远超过死亡本身。蒙田讲了其实死亡是没有办法体验的,他自己只有一次所谓的与死亡擦肩而过,但大多数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时刻,所以,人没有办法体验死亡。但人为什么害怕死亡?不是因为我们体验过死亡,而是我们对象征意义的死亡的害怕,对象征意义的衰老的害怕。当我们不能用一种自然的态度接受生命本质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问题。
  今天,科学在不断进步,但我们发现有时自己解决不了精神上的那些问题,甚至还加剧了那些问题的存在。但蒙田,在他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了这样一种自然的态度。这,就是我认为今人应该好好重读蒙田的理由。
  (本报记者 黄玮 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