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腰尝”赞——随肖立行师学拳小记

 文苑书店66 2017-09-30

肖立行老师指导学员打十大形的云遮月把,摄于2017年8月20日

题解:“意腰尝”的“尝”,指感觉到对方之劲力的同时相应做出或撩或格的不同反应之意。“意腰尝”指腰在得到手臂或身上某部位传来的讯息后,随即做出相应的肢体反应。腰为主宰,由腰的感觉知晓对方之劲,如何反应由腰来决定。

  2012年我曾有幸为肖力行老师《心意六合拳拳理要旨》系列的讲课做系统记录,并按肖师的授课内容给 “龙吊膀” “抡劲一” “抡劲二”拳理要旨整理了注释。龙吊膀拳理要旨中有一句“游龙原本无臂膀,格转撩进意腰尝”,当时为了写一幅毛笔字,反反复复练了好多遍,牢牢记住了这首诗。今天的训练,经肖师的一番指点,终于让我以五年的拳龄,领悟到了“意腰尝”三个字的精妙。  

清代武禹襄在《十三势说略》里写 “其跟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这句话被后世的习武之人广泛引用,“主宰于腰”是我们经常听到和看到的,可究竟如何理解,又如何做到呢?找不到相关资料。然而,“意腰尝”这三个却给学拳者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学拳五年来,在日常的指点中,师父从来不曾说过腰、胯,今日,在看了我打的踩步、龙吊膀、一头束碑、四把后,师父第一次给我讲到了腰的重要性。师父说:“我知你勤于练水浪拳,但没想到你十大形也练得不错,看你今天打的拳比我想象的进步快,应是练十大形的成效。既然你练到了,我可以告诉你,十大形对于肩、胯、腰的锻炼是大有帮助的。”

 

  师父又给边上的几位教练说:“你们看,我之前教晓舟,从来没有跟她说过一句腰、胯,她现在不是已经练出来了吗?腰怎么动、胯怎么沉,根本就不是老师说出来的,而是学生按照规范的动作自己练出来的。功夫不到,讲了白讲,反而误导,容易让学生养成妄动、扭腰的坏习惯,多走弯路。老师难做,有时看你们教练在教学生这里动、那里动,又知你们是一片好心,也不好当场指出,希望你们以后教拳时要注意。老师不说,学生练的时候就不会瞎想,功夫一点点加深,自然而然地练出腰的浑然一体,打出整劲。这才是练内家拳要的。”

  师父说的“浑然一体”四个字让我豁然开朗,此前,我打拳从来没有腰的意识,经师父一讲“意腰尝”三个字马上就跳出来了,再打拳时,竟神奇般的尝到了“丹田动、意腰尝”的滋味。赞叹师父用的“尝”字太精妙了,点出了腰在行拳中的敏感灵活,腰先感知做出反应,再带动手、脚,这就是龙吊膀所练的内家拳身法的基本功。我们通常讲的“主宰于腰”四个字只道出了结果,练到的人不看也懂,而没练到的人看了也还是不知道如何去做。相比之下,“意腰尝”则交代了过程,让学者有迹可循。

 

  师父今日给我指点的十大形,主要有三点:龙吊膀的后脚,一头束碑最后一记下去要快,四把的提手攒拳上提时的外三合。通过师父指点,我回家练时,体悟出了在一吸一呼与一开一合呼应下的一气呵成。十大形又有了进步。水浪拳下半套,师父为我指点了流星赶月、倒骑龙背的过程细节,尚需好好琢磨练习。

 

  师父回答了汪家林师兄关于练十大形人感到疲劳的问题,再次强调了内家拳的因材施教,不但要考虑练拳者的身体情况,还要考虑工作情况,汪家林是厨师,一天站着端锅烧菜要5个小时,训练的运动量就不能太大,要适度减少。师父还给家林专门指点了云遮月把,要其练熟,会对他工作后头晕症状的改善有很大的好处。师父说:“十大形每招都有相当的健身功效,合适的练习对健康十分有益。”礼贵师兄请教师父抡劲的最后一记,师父做了示范分解动作的讲解,一动无有不动,三记分解动作,记记有技击要领。师父对国燕师姐的水浪拳做了指点,并带她打了一套太极。

 

  我心想,师父深谙内家拳的真谛,才能让教拳达到这样的高度,不但是教我们拳,还同时教做人、教处事、教健康。最近一直在师父的指点下读《红楼梦》,感悟很深。如果说《红楼梦》在书里告诉我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么师父则时常用教拳来告诉我们世事和人情。师父的每一次教拳都是那么的丰富而深刻,让我无比期待,无比珍惜,无比受益。

 

 

附录:龙吊膀----拳理要旨

游龙原本无臂膀, 格转撩进意腰尝。

一步三曲能上身, 得机得势欺敌方。

注释:

龙者,折身也。吊者,悬挂也。膀者,手臂也。龙吊膀,象形取意,如龙绞身之形也。

游龙原本无臂膀:龙,本无臂膀,然折身灵活,进势迅猛。“游龙原本无臂膀”一句,开篇点题,一来形象的点出了“龙吊膀”招式名的根本含义,二来也说明了“龙吊膀”重腰、重步法。龙吊膀的“吊”字极为重要,突出是被动的“吊”着,而非生而有之。因此,需由势带动,其势在于身体,由人之身体带动人之臂膀。尤其要注意“吊”者,垂也,行拳时必须时刻保持沉肩垂肘。

格转:手臂外侧拦敌之劲为“格”,“格转”以化敌之劲,从背势到敌背我顺,再撩进击敌。“格”只有防的作用,一手结束,接着用第二手。

撩进:手臂内侧迎敌为“撩”,“撩”与“进”同时,“进”则包括正面挺进,也包括侧身进。“撩”在进攻的同时,也带有“格”的作用。

意腰尝:“尝”,指感觉到对方之劲力的同时相应做出或撩、或格的不同反应之意。“意腰尝”指,腰在得到手臂或身上某部位传来的讯息后,随即做出相应的肢体反应。腰为主宰,由腰的感觉知晓对方之劲,如何反应由腰来决定,击左进右,打右进左。

一步三曲:龙吊膀实为练习步法,步法为踮步、跨步、跟步,练熟特定的步法,在对敌进身中可占得先机,退步与上步当中的步法相同。平时练习时,一般为直线前进。但在实战中,可根据敌情来转变一定的方位,判断落脚的情况。如先迈右脚,则右脚与后脚连成一直线的右侧半弧形即为落脚的范围,反之亦然。练习时可增强此方面的意识。

得机得势欺敌方:“欺”指压倒、胜过之意。练好龙吊膀在临战时能通过身法和步伐的转换,形成敌背我顺之势,得机得势,一举而胜。

要点:龙吊膀重步法、重腰,强调轴心,以脊椎为轴。遇敌时,左边遭击则右进,右边遭击则左进,全凭腰来判断并做出反应,腰为主宰。

举例:1.龙吊膀的身法如同拨浪鼓的左右摇摆,双手被悬吊着,顺势而动;2.在武打片中,曾看到少林的木头人阵,形似十字的木头人被击打一臂时,当中竖立的木头就会借力迅速转动,使后臂击打对方。只有做到比木头人更迅猛,才能直击中线,将其打倒。

(注:以上《龙吊膀——拳理要旨》释义系晓舟根据肖力行老师2012年10月27日“心意六合拳拳理要旨研讨会”上讲课内容整理。“龙吊膀”演示见图1、图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