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画家艺术研究院 品味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话题,传播正能量,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第三章 永字八法与笔画大全 4、小结 一、“夹筷”悬臂法 三指执笔法(夹筷法)历史悠久(如图),承传有序,只是近代才渐渐不被人知。好的历史资料浩如烟海,只有经过实践证明有用的才是有意义的。三指执笔法经过实践证明,写瘦金体非常科学有效,具体方法大致与我们平时拿筷子夹菜喂饭时类似:用三个手指拿笔竿,抓得稍下面一点,抓得要牢固(紧而窄),笔杆放在中指的第一个节骨眼附近,食指由外往内押笔杆,母指由上往下押笔杆。笔后部靠在食指第三节上,食指的前面两节指肚贴紧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托附在中指下面。写小字时,小指可以轻轻抵住桌面。书写时,笔杆因字势要经常往前倒或往后倒。这时候的手指是灵活的。朝前用力可伸直一点,往里用力可抓紧一些,很像眼前是一桌子菜肴,可任意选择远的近的夹取。笔杆的起倒靠手腕的转动来完成。刚劲有力的笔画靠深厚的腕力来完成。深厚的腕力不是一般人的手劲,腕力的获得来源于对基本功的刻苦练习。 写大字执笔方式基本不变,只需要把整个手臂抬起来离开桌面(悬臂)即可。
中国:宋代 日本 韩国 执筷图 三指悬臂法 图十九.三指执笔法承传图 二、强调基本笔画的练习 开始的时候不妨用大一点的笔,淡一点的墨来练,这样比较容易看清笔锋的走势和锻炼腕力与胆气。还有就是可以把集中重点练习和系统全面练习相结合。重点练习某一个笔画,以求得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效果,难写的笔画可以集中写一千遍以上。全面练习可获得亲身体验的效果体验笔法在每一种笔画里面的运用。古人云:“理可顿悟法必渐修”,又说功到自然成。到一定的程度定能体会到简单的笔法所带来的变化无穷的奥妙。 我们强调重视基本笔画的练习,是因为这些笔画是组成瘦金体的基本材料。成千上万的瘦金体汉字,不管结构有多复杂,都可以用这些基本笔画来组成,写字好比是建房子,不论这座房子的结构多么复杂,它都是由一些钢筋、水泥、沙石、砖瓦、横梁、柱子、地基、门、窗、顶盖等建筑材料组成的。没有它们,就无从谈起建房子。 前面笔画的练习一节中,我们已经把瘦金体所有的基本笔画列出,并按永字八法的顺序分类列表。共有54个,并逐一标出了名称,笔锋的走势,笔杆的方向。这些笔画不多,却囊括了瘦金体正楷字中所出现过的所有写法。也是作者多年习瘦金经验的总结(瘦金行楷体中有几个特殊笔画的写法在以后章节会讲到)希望想练好瘦金体的朋友,首先花几个星期甚至更长一点的时间把这基本笔画完全消化,哪怕死记硬背都要把它们背熟记牢。如果这些基本笔画都记不牢,就写不出很好的瘦金字,最起码写不出纯粹的地道的瘦金字。也会影响下一步更高阶段的练习——瘦金体结构的练习。练习基本笔画的方法是对临和背临相结合,先对着字贴“读帖”,认真看字贴上的笔法心里默写几遍,然后再写范字,范字都有米字格,看这个笔画在范字上下左右哪个位置,练习的时候边写边记,手脑并用。练笔画或写范字的时候最好也同样写在格子里面,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浪费时间是最大的浪费。虽然我们不一定要有宋徽宗那样的皇家条件,但是一定要做到在一开始练习,就用正规一点的纸笔,每一次练习都当做作业来看待,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要随便拿张破纸破笔来写瘦金体,想想瘦金体的创造者宋徽宗是何等的优雅之人,字如其人,不但要在字体上尽量与他接近,而且要在气质上尽量与他接近。最初的学习谈不上“神韵、意境”等至高境界,也不可能做得到,能做到的只能是尽量精准的“形似”,只有把笔画字形写熟背熟了,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实际的做法。待到记得差不多了,可以给自己一份试卷考一下自己:点有几种,叫什么名称,笔法如何的,用在范字的什么地方等等。除了本书所举的例子外,还要充分利用手中的资料,找出更多的范字来练习。平时读贴或浏览书法网的时候(瘦金书店也有单子的高清电子版手机版)都可以有所侧重地观察分析字贴上的笔画,相互验证,手脑眼并用,加强巩固记忆。瘦金体这座富丽工巧的皇宫,就是由这些建筑材料组成的。你拥有了这些材料,你就可以成为这座皇宫的建筑师! 练习题: 一、找出《夏日诗贴》中所有的有斜捺的字,加以练习,要求写在田字格内,每个字写二十遍。 二、找出《楷书千字文》中所有带平捺的字,每个字写3遍,要求写在田字格内。 三、找出《浓芳诗贴》中所有有鹤腿竖的字,每个字临写十遍,找出所有带钩竖的字,每字临写十遍,均要求写在田字格内。 四、找出《怪石诗贴》中所有带剑撇的字,每字临写十遍,要求写在田字格内。 五、找出《欲借风霜二诗贴》中所有带竖弯钩的字,每字临写十遍,要求写在田字格内。 六、反复背诵和默写点、横、竖、撇、捺、钩、挑、折八种基本笔画中所有不同笔画的名称和笔形,要求做到一看见笔形能叫出名称,一看见名称就能写出笔形。 七、百度第三集瘦金体视频.
图二十.作品欣赏(扇面) 待续 邱金生书法艺术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