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石鼓文的章法、字法和笔法

 岱雲軒 2021-04-20

                        文章作者:钟瑞文

石鼓文是指镌刻在唐朝初年于陈仓县发现的十个鼓型刻石上的文字。因其内容是记载先秦君臣游猎故事,所以又称“猎碣文字”。

石鼓文字从金文演变而来,又繁衍出小篆,因此,它一方面保留着金文的因素,另一方面又在许多方面与小篆相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所谓“上追轩颉相唯诺,下揖冰斯同鷇彀”。本文从石鼓文的书法艺术特色方面做一个探讨。

一、 石鼓文的章法

《石鼓文》的章法基本上是一个有行有列的格局。排列整齐,疏朗开阔,端庄凝重,开创了秦始皇巡游刻石的章法先河。每个字的高宽比例基本是方形,已有稍高和略扁者;字距与行距基本相等。因石鼓文字的书写有大小、长扁、敛伸之变,石鼓篆书的临池力当自然潇洒,于严谨中寓疏散之情致。如果与金文比较,其横竖行格,基本整齐,与金文那种因器皿之型排列、自有大小长短之变及错落参差的布列不同。与秦小篆比较,又显得开朗活泼,无拘无束,疏朗自由。

《石鼓文》的章法形式与铜器铭文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受着载体实物形体的制约。今天于纸张上书写,自然其行可长可短,可多可少。 总之,章法要遵循“变而贯”的艺术原则。变,就是要有变化,在一件作品中,要讲究结体、笔势的变化。在古今书坛上,要变化就得有 新意,不类古人和别人。贯,就是要连贯,行气要贯通,精神、气质要一致,势头要统一,没有令人不舒服、感到憋气、感到不和谐不统一的地方。

二、石鼓文的字法

字法,主要指单字的间架结构,横竖及其各部首、偏旁之间的关系。从总体上看,石鼓书法的结体造型,大体上是以圆取方,形方势扁。元代吴邱衍《学古编》中说:“篆法扁者最好、谓之蜾扁、石鼓文是也。蜾扁法非老手莫能到。”由此看来,石鼓文的结体形式不仅是最好的,而且“非老手莫能到”,是十分艰难的。

一切篆书笔画的基本元素,并没有后人总结出来的“永字八法”中的点、横、竖、撇、捺、挑、钩、折等的笔画,而只有横、竖、曲、回这四种基本笔画,以此构成偏旁部首等再构部件,用来按照一定的组构原则与要求,构成一个完整而具有美的因素的形体。总结石鼓书法的结体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其一,外形方而势扁;其二,兼溶金文、甲骨文与小篆书法结体的体制,诸如大小不一、长短不齐、正斜均有、宽窄自由;其三,结构圆满。虽有斜正攲仄,却总体上给人一种饱和、肃穆、圆润而活泼多姿的感受。正如张怀瓘形容的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若鸾凤奋翼,虬龙掉尾,或花萼相承,或枯叶敷畅,劲直如矢,宛曲若弓,铦利精微,同乎神化。”康有为盛赞之“金钿落地,芝草团云,不烦整裁,自有奇采”。总之,石鼓书法的结体,已接近于小篆,为篆书的规范化、定型化做了铺垫。

石鼓文书法的结构规律大体有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了固定的偏旁部首。虽然不是全部,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规律。今人作石鼓书法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凡已有的偏旁部首就要使用;凡没有的,可考虑以小篆来代替,欲追求古奥之趣,亦可用金文、甲骨文中已有的基本构件来代用。使自己的书作得以完成,并有一定的根据。这样做,正是遵循石鼓文兼融金文、甲骨文与小篆的特点,其本身就有极大的灵活性而提出来的。当然,大量的大篆文字当年是没有偏旁的,好多所谓的偏旁是文字发展而被后人加上去的。为了尊重历史,还是采用没有偏旁的原始字形好。

第二、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低右高。亦可左高右低(如“如”字),但这是个别现象。

第三、对称法则。左右、上下对角结构的字,遵循对称法则,使其平衡、势均。

第四、部分的字可采用部件的挪让、错落与穿插手段。以这样的办法使整体书法在严谨中富于变化,更具有艺术性。这是因为于挪让中求得攲側,从错落中求得和谐,于穿插中求得顾盼生情,使得整体的稳中有不稳,平中有不平,熟中有生。

第五、不固守成法,以自然为准则。因字的笔画有多寡、繁简不同,在结体上可相应地随之使其或宽窄,或长短,或大小,一任自然。切不可一味追求外形的或方或扁,或长或圆,尤其不能用写惯了的小篆的纵长形体来有意(或无意)的处理石鼓文的结字。我们要服从规律,然活泼自然、宽绰多姿、天真烂漫之趣是不可忽视的。

第六、从石鼓文的字法出发,同时要展现其特殊的性格。作篆书,最重要的是篆字要写的正确,各代有各代的篆法,金文与甲骨文的篆法不同,石鼓文与金文、小篆的篆法尽管有相同、相近之处,然而它的特殊篆法是不能忽视的,因为这是石鼓文个性特色之所在。凡书家、画家、音乐家无不十分重视自己的艺术特色的显露与个性特点的表现。同样,使石鼓文的独特形体——“殊今异古”的精神与框架得以充分的展现,亦为其“自有奇采”处之一。

三、石鼓文的笔法

笔法,大体分为笔势与运锋两个方面。

石鼓书法的笔势,即笔画的流向、取势与姿态。前人多有论述,单大都是模糊的形容和比喻,如张怀瓘的“畅其纤锐,但折直劲迅,有如镂铁,而端姿旁逸,又婉润焉。”窦蒙的“棨戟弯孤,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峻极层巘。”……这些语言令人费解,不易掌握。

先看石鼓文的笔形,即笔画状况。无论横、竖、曲、直,实质只有圆笔一种,而这横、竖、曲、直是石鼓笔法的姿态,是在形体中笔画的流向或取势。笔形是用锋所造;流向取势是运锋所造;姿态则是用锋与运锋联合所造。横、竖、曲、直的姿态,是构成石鼓文书法的最基本的因素。其间的关系,有相接、相交、平行、迂回等等方式。在直画中,包括着横画、竖画、斜画三类;在曲画中包括弯、转两种。石鼓书法的直画、横画皆平直,竖画皆垂直,斜画皆短挺。唯竖画常有长与短,并多有较长笔画出现。在曲画中,长短兼之,任其自由;逢改向必转,始终保持着圆的笔形。石鼓书法的笔画流向取势,除横平竖直外,主要表现在曲线的流向及其关系上。凡在对称的条件下(如同、而、用等字)皆上狭下阔,长短一致,求其平衡与内聚力;凡在没有竖画支撑的条件下,皆纡绕回叠,求其充实于累积之势,(如弓、女、以、可、于、既、即等字),于纡绕回环中求得势均力衡。凡笔画繁复之字,回绕重叠,自然占据必大,反之即小,如大与原、子与流等等。在上下取纵势的大趋势中,亦有重叠歪斜之形;又有并列错落的。总之,在大体整齐之中又有多种自由的变化。因此,石鼓文可以说是既有规律可循,又表现出活泼自由的笔势,这也是其内涵丰富、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笔法中的用锋与运锋,形成了笔画的形状与姿态。石鼓文书法皆圆笔,其用锋、运锋都为中锋,或云正锋。笔画起处,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下先上,此谓之裹锋或藏锋。笔画收时,仍保持中锋,令其收得饱满,收得含蓄,或回锋以取“垂露”之形,或缓缓以力送到,迅速提锋收束。运笔之中,凡方向不变时,沉稳徐引。所谓“篆者,引笔也”。凡方向大体不变,只作波曲时,即于中锋引笔之中,少许参以提捺动作,使得笔画形态有粗细、顿挫之变。在运笔的速度上,少许参以疾徐之变,使笔画线条的节奏与力感更加丰富。而且主笔画较粗壮,次笔画较细劲。凡方向大变有纡回时,于转弯处定施以转法,即中锋不变,稍稍提豪轻轻转锋,改向而行。而且要转得轻妙,转得稳妥,转得含蓄,转得婉润。这种种要求,就决定了篆书的难度。既要求或上下,或左右,或纡回往返,有方向的改变,又要求转得得法、得形、得气、得神,即“婉而通”,转而顺,婉而匀,缓而不可蔽气,急而不可伤筋,转而不滞,疾而不浮,转而畅,婉而劲,通有节。凡笔画畅而劲则坚,遒而厚则浑。反之疾而浮则滑,纤而滞则弱。总结以上的分析,石鼓文笔法的特点,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笔画粗细均匀,圆润有度,开了后世所谓的“五筋篆”笔法,从而形成了篆书的主要笔法。二是藏头护尾之法的使用,使笔画具有含蓄圆润的精神,具有一种凝重浑劲之力。三是笔画似屈铁,圆劲而玉润,婉遒亦见涩,圆而不至规,正象古人形容的那样,有“飞喘委蛇”之形。四是笔势短姿之中有旁肆,婉转之中见通畅。虽恣肆而沉穆,虽圆劲而活脱。

文章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