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大锅菜怎样做到小炒菜的效果

 FOCUS_SZY 2017-09-30

作为餐饮服务公司学三食堂的一名厨师长,我很荣幸被邀请参观了工信部机关及直属事业单位第四届“长安汽车杯”厨艺和服务技能比赛,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种大赛,看到别的院校和单位制作的大锅菜还有精品菜,感触很多,我觉得我们的思想观念太死板陈旧,没有创新意识,并且现在大多数的厨师都认为大锅菜只要能把菜烧熟就行,并不重视质量的提高,其实大锅菜也有火候、色泽、芡汁、搭配、刀工等一些小炒菜所常用的技法。

刀工,我想大锅菜应做到大小、粗细、厚薄均匀一致。大锅菜为什么搞不好?有时候原料的成形就决定了这个菜的失败。比如土豆丝,你切的粗细不均匀那怎么炒,炒出能好吗?自然就不好吃了,所以要想提高大锅菜质量就必须先提高刀工技术,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搭配,小炒菜之所以给人良好的视觉效果就是有着很好的搭配。然而大锅菜叫人看了就不想再看一眼,谈何吃,就算口味再好那还是失败的,所以大锅菜也必须要做好搭配。大锅菜怎么搭配,原料局限性也很大,只能用些常见的低价原料,这就是我们所必须动脑筋的地方了。其实,搭配分几种:一是主副料质地、形状的搭配,二是主副料比例的搭配,三是主副料颜色的搭配,四是菜肴营养的搭配。

芡汁,就目前我们食堂的厨师对于芡汁的理解,一般都是一锅菜快起锅前对其勾一定的芡。其实要想勾好芡,首先要把握好菜肴的底汤和水淀粉的浓度,还有芡汁下锅的时间和温度,60℃-80℃这个温度是芡粉最好的糊化温度,出来效果是最好的。玉米淀粉是这样,但如果是土豆粉或是绿豆粉那就又不一样了。就我们食堂现在所使用的玉米淀粉而言,如果底汤太多,水淀粉又稀,那样就是你再有本事,也勾不好芡,菜肴出来肯定一塌糊涂,那就是烹调中常提起的糊芡,那样的菜肴给人感觉就不清爽,谈何能畅销受欢迎呢?其次作为厨师我们都知道在烹调中芡汁的种类有薄芡、厚芡、玻璃芡、跑马芡、对汁芡等,但对于不同的菜肴也要合理使用芡汁,并不是所有菜肴都要勾芡,但是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大部分师傅都喜欢给菜肴勾芡或者完全不勾芡,比如,清炒苦瓜要是不勾点薄芡,又干又涩,让人看了一点食欲都没有。另外有些菜其实根本就不用勾芡,如红烧猪手、可乐鸡腿,干烧鱼等一些含有大量胶原蛋白的菜肴,它本身就能起到和勾芡的同样效果,再勾芡反而是画蛇添足,适得其反。能够做到以上各点,做到明汁亮芡,芡汁紧包,我想大锅菜距离小炒菜也就不会太远了。

色泽,一个菜肴的好差很大一部分决定于菜肴的色泽。你说叫人看了不想再看一眼的菜肴,他怎么可能做到好的销售呢? 那么大锅菜的色泽究竟能不能做好呢? 小锅菜的色泽为什么能那么好呢? 有人会说大锅菜的量大,无法或是很难做到菜肴有漂亮的色泽。其实这都是借口,只要对自己的要求上去了,那么效果就会出来了。想有好的色泽,炒菜时,一要做到好的搭配;二要控制好菜肴下锅的温度,一定要使锅烧到合理的温度,如果温度不够那菜肯定是糊熟的;三要勤翻动手中的锅铲,使原料受热均匀;四要对于一些需焯水的原料一定要在焯水后过凉,以保持菜肴原有良好的色泽。烧菜时,一是把握好酱油和糖色比例;二是注意好火候,不过色浅,过则色重。烩菜时,一是配菜时注意好有色原料的质地,要配些不易或不太变色的原料;二是如需要下绿色原料作配色,应单独成熟等销售时才下,以达到良好的配色效果。能做到以上各点,大锅菜应该是可以看的了,而且是赏心悦目的,这和小锅菜的距离不就更小了吗?

火候,大锅菜没有何火候,这是大部分人的认为,大锅菜只要烧熟就行,真是这样吗?这其实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情,大锅菜怎么能没火候,如果不讲火候,做出来的烧菜、汤菜、炖菜能好吃吗?有人又要说大锅菜讲火候不现实,一是量大,二是时间不允许。其实不然,只要能统筹安排好,时间肯定是够的,量大那就更不是理由了。掌握好火候,首先要能准确了解火力的大小,其次要能注意好什么时间用什么火力,最后就是对于剩菜再回锅的处理。所以,大锅菜不可能不讲究火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想大锅菜一样要做到精工细作,营养搭配,这样和小炒菜的差距就能缩小。大锅菜将不再是以前人们认为的那样,有点盐味,熟透能吃就行,而我们的师生员工来到食堂就餐也不再会感到用餐的乏味了。

 

 

                   餐饮服务公司学三食堂 敬明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