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在古代的含义非常丰富。《周易》说“日新其德”,《尚书》说“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变法”。《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新是不断改进,超越自我;新是永远前进,永不退缩;新是摄生养性,游刃天地之间······“新”蕴含了中华民族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今日大年初二,我们一起领略“新”的智慧和精神。 天地都由于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而不坠不陷。天地的运动使其不断演进更新,永不毁坏。 感悟:天地之所以能够化故从新,就是因为运动变化。天地不停地运动,才有了世界的生机盎然。所以运动是更新、化故从新的动力。人也一样,行动是化故从新的前提和动力。 这句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能进步自新,就应保持天天进步自新,不间断地新了还要更新。 这是《易经》大畜卦的彖传。大畜: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如何修身养性?那就是日新其德,新是动词,更新。 革卦是去除旧的事物、体质,鼎則是建立新的事物或体质。 感悟:革是破坏,鼎則是破坏之后的建设,两者相辅相成。所以有个成语叫革故鼎新;新的事物总是从就事物中发展而来,所以革故才能鼎新,先破而后立。革故鼎新要求我们不断变通,与时偕行。 旧时染有污秽习俗的人,都允许改过自新。 《尚书》:作新民。 新民,就是知道并主动进取,不断进步、改掉错误而不断更新自我的人。 感悟:孔子称赞弟子颜回“不贰过”,就是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假如我们能够不断改正自己的错误和陋习,这就是“维新”。让我们与过去的错误和陋习说声:再见! 孔子告诉我们,温习旧的知识而学到新的道理,这样就可以做别人的老师了。 周文王禀受天命,昭示天下: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其使命在革新。或者说其使命确实全新的。 “蔽而新成”也作“蔽不新成”。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这是庄子的养生智慧。庖丁的刀,解数千牛,但是刀刃还像刚刚从磨刀石上磨过的一样,十九年没有换过。而别的厨师的刀,因为使用不当而损毁严重,只能一月或者一年换一把。 ◎本文转载自“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转载请注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