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高手速成宝典的解释

 修真古仙 2017-10-01
    很多人都没有看明白《宝典》的意思,于是一笑置之,认为这样做纯属笑谈毫无益处,只能装装样子。每有学诗者问,总要解释一番,不如写下来,详细解释一下:
1、一切文学艺术都来源于模仿。首先通过模仿,才能培养出对音韵、文字的感觉,体会到古典诗词句式以及格律应用的意图。
2、熟能生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三天不写手生。多写,大量的写,才有进步,量变引起质变。
3、格律这东西,实际上就是讲究一个音韵协调的美感。初学可以只遵守最简单的规则,最起码不要平仄通压,格律大体讲究一下二四六分明,或者一句里面平仄平衡,或但是最起码在形式上要能看出你想写的是诗词。
如同武术,先学个花架子,再学外家功夫,最后才学内功。样子有了,格律音韵也学了,古文的底子有了,剩下的就靠自己的才力和悟性了。
想当年本人学诗,没有任何人指点,靠的是课本上的诗词,纯粹是凭着爱好去瞎写。唯一的理论基础就是旧版大学语文最后几页对近体诗格律的简单介绍。后来到了初三才有了一本《唐三百》,不知道读过几遍,高三才有了一本《宋三百》,也不知道读过多少遍。没有什么格律书韵书或者诗词入门,直到上大学,在省新华书店才买到那些书。就是凭借这两本《三百》,凭借读出来的渗到骨子里的诗词的感觉,音韵格律的体会,学会写诗写词。填词基本上就是根据《宋三百》里的词来推测词谱。所以谬误也不少,但是韵律却很协调,基本没有读起来很别扭的东西。一直庆幸自己早先没有接触格律书和韵书,自己体会出来的东西跟看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的。
还记得那时一年能写二百多,成了宣泄学习压力的一种方式。过段时间以后自己回头看看以前的很差,再烧掉,再写,再烧,完全靠数量堆出质量,当然数量多了里面也会有一些满意的作品。慢慢地质量提高了,数量也就不那么多了,精力都用在如何想办法精进上。同时庆幸自己的博览与对古文的爱好,为自己提供了基础。
希望能给学诗的人一些启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不是只要按格律填上再凑上韵脚就算诗的。《宝典》为你提供了成为一个伪高手的捷径,也提供了一个成为高手的途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