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诗词圈”中,用‘平水韵’、‘词林正韵’的朋友对用‘中华新韵’的朋友都有一种迷之高傲的意味。但实际上,持着‘旧体诗词用古韵才是正道’、‘新韵是垃圾’等论调的人,诗词写的也都不怎样。 话虽如此说,但是在创作旧体诗的时候,我建议还是尽量使用古韵。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格律诗词的范畴里,传统的韵律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甚至是从未改变过的东西。虽然古代的音韵体系也一直在改变,至于唐宋元明的音韵系统都各有不同,宋代合并同类项演变成词韵19部,其原因也是分不清东冬江阳;元代已经分不清去声和入声,所以才有平去入三声互混的情况。---但元人的这套韵律是用来填曲的,对于诗词大家依然是约定俗成的写诗用唐韵、写词用宋韵。以此类推,我们今天的音韵,更适合的是现代诗,而非是旧体诗(就像元朝的曲韵适用的是元曲,而非诗词)。在我看来,如今编撰的中华新韵完全是无聊之举-----不加强新诗的发展,非得用今天的音韵去强掰旧体诗词的韵律,这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其次,韵律确实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是能更改的-----但创新的前提是你得掌握利弊,才能提出意见,更关键的是你得有被人肯定的作品和才学。更遑论立新韵的那部分人对于旧体诗词真的懂多少,我们暂且不说。事实上在明清之后的语音体系,与现代已经是很接近了,而且这个时期的文人们对于文言的水准绝对是比现代人要高出不知道多少。但是他们做的什么事呢?整理古人作品定词格律,整理古人用韵定《词林正韵》-----同样是“歌法俱亡”“不通前乐”的时代,人家水平更高都没有琢磨着要弄一套新东西,现在怎么就言之凿凿的要“开创符合新时代的旧体诗词”呢? 当然,因为如今诗词已经丧失了音乐性,所以对于诗词好坏之分更多的是体现在文字上了。所以如果写的不差,用新韵也是未尝不可。但是前提是你得标明是用的何种韵,而且不能今古混用。如果不著名,别人用旧韵律指责你不辩平仄,就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还说一点,格律是诗词的语言,如果想用诗词说话,那么格律便是绕不开的东西。因为这样别人才认可你写的是旧体诗词。前文已经提过,不论是用新韵、古韵,只要写的贴切,能与人共鸣(这里说的是与懂诗词的人共鸣)就能算作好的诗词。但是不遵守格律这种语言,那么还是请您去创作新诗吧,当然,关起门来自己开创一个人的新世界,那我就不提了。 |
|
来自: 山水自闲7nv1g9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