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体诗创作中,平水韵被新韵所替代会是大势所趋吗?

 阳关残雪 2018-07-02

一、 两种新韵和邻韵通押的区别

1、邻韵通押 不是新韵

诗人们创作格律诗词的押韵采用《平水韵》和《词林正韵》,建国前后出现了不少格律诗开始用邻韵通押,但是依然以古韵(平水韵、词林正韵)作为基础,例如

红军不怕远征难【 十四寒 】
万水千山只等闲【十五删】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十四寒】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十四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颜:十五删】 不押韵

这首诗用了两个韵部,第二句【闲十五删】、最后一句用邻韵【颜:十五删】(孤雁入群格)是“出律”。即使如此,平仄和韵字依然是以古韵为基础,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中的“拍”是仄声,在平水韵的入声部【入声十一陌】。“乌蒙磅礴走泥丸”中的“礴”也是用的古韵的入声【入声十药】。而“礴、拍”这两个字今天都是平声了。

可见主席的这首诗仍然用的是平水韵,只不过不是太严格的格律诗罢了。(因为古人的规则,格律诗除了首句不能邻韵通押)

2、中华新韵与中华通韵

2005年诗词学会制订了14个韵部的《中华新韵》,今年中华诗词学会制订了新的16个韵部的《中华通韵》,我以为这两个韵书都有一个目的:推广中华诗词,改变只会背诗不会写诗的尴尬。

两种韵书的区别一个是14个韵部,一个是16个韵部,我看了一下《中华通韵》,基本上会说普通话就可以不用查书就知道一个字的平仄和韵部了,这就避免了古韵中入声字和多音字、今古异音的麻烦,用古韵作诗不得不经常检查字的平仄和韵部。例如:石、叔、急,上面举例的“礴、拍”这些入声字,在古代是仄,今天是平声,给今天的人创作诗词带来了很多麻烦。而新韵就绕过了这种障碍。

3、 新、旧韵的使用

现代人写旧体诗词,用平水韵当然没有问题,用新韵写诗词也可以,不过一般的刊物要求作者主动注明“新韵”即可。

用新韵或者平水韵唯一严格的标准是“不能新旧混用”,这在诗词界是约定俗成的规矩。

二、平水韵被新韵所替代会是大势所趋吗?

这句话看要怎么理解了,好比白话文能够代替文言文吗?

1、今天不实用

从实用角度看,白话文基本上说代替文言文了,比如我们写公文、高考作文、写说明书、电视电影的台词,基本都是白话文了。

从旧体诗词创作来看,基本不存在实用的问题,例如高考不考、公务员不考、写通知几乎不写诗、写说明书也不能写诗,写剧本更不能用旧体诗词的方式写。

旧体诗词作为实际工作生活中不实用的文学体裁,诗人用新韵和平水韵完全看自己。

2、 如果纳入考试内容,新韵是主流

现在《中华通韵》已经开始在校园推广了,我相信总有一天诗词的创作会成为中小学的必学内容,如果考试考诗词的话,必然会使用新韵。

这就像今天的白话文作文代替了文言文作文一样,新韵在考试和课本必然是主流。而古韵从来没有进入过中小学,所以不存在代替的问题。

3、诗词界新韵会代替平水韵吗?

这个,真的不知道。我觉得如果真得学习古诗词的话,平水韵永远不会被代替。如果是为了功利的话,在很大的范围内平水韵是会被新韵代替的。

  • 从作品看

因为隋唐以后韵书一脉相承,几乎没有变化,延续到明国时期的优秀诗词作品汗牛充栋,这种传统的文化不可能被代替和抹杀掉。就如果文学再怎么发展,四书五经我们也不会背弃。

  • 从创作看

用古韵作诗并不难,只是效率会慢一些,个别字需要查韵书。另外旧体诗词的特点本身就是适合用古韵来创作,从古至今,语音无论怎么变化,诗人们一直用古韵来做诗,并没有人提出过什么创新,更没用任何一个朝代推倒重来制定过违背了隋唐以来统一规则的韵书。

  • 从功利角度看

一旦新韵进入课本,纳入了考试系统,新韵自然会成为主流。


三、新韵是入门,古韵是提高

至于近体诗创作中,平水韵会不会被新韵所替代,我认为这是个杞人忧天的问题。新韵会增加无数的诗词创作者,这是古韵不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不要低估了这些新人,他们不可能都是古韵的反对者。

还是那句话,实际上反对古韵的人大部分是反对格律,而不是反对古韵。我没见过学会格律的人去反对平水韵,真没见过。

用新韵入门,学会格律后会有更多的人开始学习古韵,真正领悟到古典诗词的妙处与精华。

@老街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