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对中华砚文化的认识和感悟

 自华居 2017-10-02
卡戳 2017-09-2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何谓“文化”,汉语词典解释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砚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笔墨纸砚,世称文房四宝。

[ 中华名砚,更是宝中之宝。]

它在古代何等荣耀,历朝历代都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最宠爱之物,它或高置于龙桌御案,或珍玩于丽轩书斋,皇上用它发号施令,统领国家,文人靠它攀登仕途,光宗耀祖。

如今又受到时代的挑战,其价值最具本质的实用性,已被电脑、钢笔所替代,然而它仍魅力四射,其理何由?

因为中华名砚除实用价值之外,还集历史、文化、艺术、欣赏、收藏、研究、投资等诸价值一身,无愧为华夏优秀文化殿堂中一朵绚丽夺目的艺术奇葩。

砚之历史价值

1

砚,如果从研磨器始,就有六七千年了,它早于并伴随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明,逍遥自在地走到了今天。

砚,如果从产生书写工具算起,是继文字之后,随着文字的正规化,以及毛笔、墨、纸的产生而伴生的。“砚”字的形成,应为汉代。

汉末刘熙在《释名》中曰:

“砚者,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砚,如果从中华四大名砚发现起,应为初唐产生制砚的专用石材,尤其是唐宋开发了端石、歙石、红丝石、洮河石等中华四大名砚石之后,至今也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

由此可见,翻开砚的历史,它溯源于史前,初创于秦汉,盛行于唐宋,朴重于元明,精繁于清朝,复兴于当代。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喜爱甚至钟情的物品,在日积月累、年复一年的历史长河中,必然积累了它们的历史价值,甚至创造了它们的历史辉煌。

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的砚,与笔、墨、纸一起,创造的历史功绩有:

一、是它们记载和传承了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史(世界上五大文明古国有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希腊和中国,其他四国的古文化已消失,只留下了历史的遗迹,只有中国历史记载是最清楚的,传承是最好的);

二、是它们开创和传播了东方最具魅力的书法和绘画艺术;

三、是它们成就了历朝历代像王羲之、李白、杜甫、苏东坡、米芾、赵孟頫、董其昌、郑板桥、纪晓岚及当代的徐悲鸿、齐白石等一大批大文学家、大书画家、大艺术家,甚至大政治家和他们的传世珍品;

四、是它们诞生之日起,就直接为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服务。而中国多数实用、观赏性艺术品,是为中华民族的生活服务,其地位和档次是不一样的。

因此,从以上四个方面的意义上讲,笔、墨、纸、砚都无愧为国之瑰宝。

它们推动了中国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难怪,我国第一部砚的专著的作者、宋代学者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要为它们封侯:

[笔为“管城侯”,墨为“松滋侯”,纸为“好畴侯”,砚为“即墨侯”]

谈到这里,不禁在古砚的荣誉面前肃然起敬,高山仰止,也深感弘扬砚文化的任重道远。

砚之实用价值

2

砚是由纯实用性,演变为以实用为主与欣赏相结合,进而到实用与欣赏并重,现代又以欣赏、收藏为主与实用相结合,这是砚几千年发展的历史进程。

因此,“实用”是古砚最突出的特点和价值,也是它的“灵魂”所在。

上面讲的“砚之历史价值”,说到底也是“砚之实用价值”所创造的,甚至砚的其他多种价值,也是由砚的实用价值演绎而来的。

实用价值,是砚的最本质的价值。

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曰:“器以用为工。”苏东坡也说:“砚之美,润而发墨,其他皆余事也。”

实用,是砚之内在美,这是苏东坡用心感受到的。

再说形制,据古籍记载,唐宋时制砚式样就有70余种。如几何形、仿生形、什物形、暖砚式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

汉代的三足和多足形;

隋唐的龟形、箕形;

宋代的抄手形等。

它们都是从砚的研墨、蓄墨、平稳、轻便、洗涤等实用之需而为之的。

另外,文房四宝的使用价值,又是受到当时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而提升的。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科举士大夫时代,如果你拥有好的笔墨纸砚,又能写得一手好的书法和文章,就能前程似锦,前途无量。

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就因擅长楷书,被朝廷看中,入了翰林院,并屡升高位。

在我国历朝历代那么多的秀才、进士、状元,哪个不是在文房四宝的使用价值的作用下,成就一生的!

因此,文房四宝的实用价值,也是文人墨客攀登仕途的阶梯。

难怪,历代文人相传: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砚之文化艺术价值

3

*首先,砚与笔墨纸一起,承担记载和传承我国文化艺术之重任。

如果说中华民族五千年之文明史,如同一串璀璨的明珠,那么历朝历代只是一颗颗单独而耀眼的珠子。

然一代又一代如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等文化艺术,就是串联这颗颗珠子成为珠串的红线,而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又是穿珠引线的唯一工具。

这就反映了文房四宝与我国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它们不仅记载和传承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创造和传播了我华夏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

*其次,砚是文人墨客朝夕相伴最宠爱之物,也倾注了他们毕生的心血。

砚之文化艺术气息最重,它集文学、典故、诗词、歌赋、铭文、书法、雕刻、金石等于一体,它具有独特的文化神韵和精美绝伦的艺术风采。

*再次,砚石文化又是一种生态文化,也是一种心境的艺术,或称之为发现美的艺术。

世界上的文化艺术品,如天河银汉,何止千千万万,如果从它们的形成来分,我认为可以分成三大类。

一类是纯天然的,如观赏石(包括雨花石、灵璧石、风砺石等);

一类是纯手工的,如书画、瓷器、紫砂壶等;

再一类是天工人工两者兼而有之的,如中华名砚。它既有人工雕刻之精美,又有大自然鬼斧神工创造之灵秀。

一块绝妙之砚石,那是亿万年的造化,水火轮回,妙造天成,尤其是砚石上的石品花纹,妙不可言。

可谓“一砚一世界”,“一景一奇观”,宇宙神奇尽在砚中。

几千年形成的砚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永远学无止境的。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它。

砚与任何古玩和艺术品一样,具有两种特性:

一是用,即它的实用性;

二是美,也就是它的观赏性。

而中华名砚在它的观赏性中又表现出它的双重性,一是人工雕刻之精美,二是自然形成的秀美。

因此一个藏砚家如果只讲实用性,而忽视观赏性,在观赏性中只看到人工之雕刻,而不见天赋之景观,那是远远不够的。

砚之收藏价值

4

笔墨纸砚,国之瑰宝;中华名砚,宝中之宝。因此,收藏文房四宝,要以砚为首。

古人是这样评说的:

“论文房四宝者,必云笔墨纸砚。惟笔不能耐久,所谓老不中书;纸则置久后酥脆,难于使用;墨陈年代久了,失去胶性,而易于散碎,均难久蓄。惟砚性质坚固,传万世而不朽,历劫而如常,故砚之为留千古而永存者”。

砚,作为宝中之宝,具有无穷之魅力。

在中华名砚面前,那些权臣显贵、美酒佳酿、绝代丽人、通灵宝玉等,也都黯然失色。

砚,作为宝中之宝,是亿万年形成又不能再生的资源。

中华名砚中端石形成4亿年,歙石10亿年,因此弥足珍贵。

早在北宋时,著名书法家苏东坡赋诗来形容端砚水坑开采之艰辛,物稀更为贵:

“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

而蔡襄又把歙砚比作和氏璧:

“玉质纯苍理致精,锋芒都尽墨无声;相如闻道还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

砚,作为宝中之宝,如端砚、歙砚,古代被皇家列为贡砚和赐砚,如今也成为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馈赠外国元首的国礼珍品。

近几年来,从多次专场拍卖的中华历代名砚来看,凡是有名人题铭、名家收藏的砚,其拍卖价位要比砚本身的种类、坑口、石品、雕工的价格,要高出数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2010年春拍,一方澄泥虎符砚,因为有乾隆御用的附加值,竟拍到1400多万元,创造了砚之拍卖史上最高的记录。

当代,中华名砚进入拍卖领域,使砚又增加了一个价值,即投资价值。

纵观砚史,砚在人类历史上发展的趋势,是由简到繁,由实用到观赏,由微观发展到宏观。

这正是——

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表现,也是由单一的实用价值向多种价值转化的结果。

*作者:陈国源

*编辑:洪小丽

*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来源:华夏艺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