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食管良性肿瘤切除术后乏力怎么办?

 秦岭之尖 2017-10-02

初 诊

初 诊:2015年11月16日

患 者:贺某,女,45岁

主 诉:食管溃疡切除术后半年,乏力,纳差,呃逆10天。

简要病史

患者食管溃疡切除术后半年,诉于10天前出现胃脘部噪杂不适,反复呃逆,反酸,进食后加重,进食油腻后更甚,时有烧心感并呕吐褐色粘稠糊状物,吐后烧心感消失,手术伤口处感坠胀不适,疲乏无力,纳差,怕冷,口不干不苦,入睡困难,易醒,大便干燥,5-6日一解,排解费力,呈羊屎状,小便正常。

舌淡红,苔薄白,水滑。

脉沉细。逐症分析,由博返约;食管溃疡切除术后半年(术后元气未复);胃脘部噪杂不适(釜底火不足,火不生土—太阴土匮乏、中气太薄);呃逆(逆气,阳明降机不利,左升右降失调);反酸(甲胆不降—胆胃不和);餐后加重,进食油腻更甚(土气薄弱);烧心感并呕吐,吐后舒服(土不伏火)。

手术伤口处坠胀(中焦气机不畅,左升右降失调,局部气机郁堵);疲乏无力(中气、根气、 萌芽无力); 纳差(中气太薄,釜底火不足;土气太阴);怕冷(阳虚 少阴、中气);口不干不苦;入睡困难,易醒(阳虚不入阴,阴阳失调);大便干结,5-6日一解(阳明火热燥,降机不利);排解费力(中气);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左边有剥脱。

脉沉细(根气 中气 萌芽无力);病 机:三阴里气不足 阳明降机不利;治 则:补土之气阴不足,兼降阳明(阳明燥热永不及太阴之寒湿)。

处 方:茯 苓30g; 炙甘草30g;鸡内金15g;炒麦芽30g;生半夏15g;枳壳30g;红参30g;生白术120g,代赭石颗粒。

取3剂,加水1500ml,文火煮2小时至400ml,一日两次,一次200ml。

方 义:本方以四君子汤加减,通过太阴解决阳明火热燥。 生白术120g 滋液润便,亦“脾土散精”之宝,通过太阴解决阳明阖机。生半夏15g“辛以润之,致津液,通气也”打开土中无形燥气之结。《寒温统一论》认为“能入阴,燥胜湿,辛下气,温开郁,三焦通而二便利”属太阴阳明药。

二 诊

二 诊:2015年11月23日

服上方一剂后诉解大便一次,仍干燥,排解费力,其后再未解大便。

三剂服完后:胃脘不适减轻40%(中气渐复);呃逆减轻一半(逆气降);乏力减轻60%(根气 中气 萌芽渐复);食欲增加(太阴土渐复);余症如前。

病 机:三阴病,阳明燥热

治 则:阖阳明、厥阴,健中气

处 方:代赭石10g;酒大黄10g;炒白术60g;木香5g;贝 母30g;生晒参30g;山茱萸15g;白芍30g ; 炙甘草30g;蒸附片15g;海螵蛸30g。取1剂,加水1000ml,煮2小时取汁200ml,分4次服。

三 诊

三 诊:2015年11月26日

服上方后患者出现腹泻4次,乏力及呃逆加重,纳差,其余如前。

分 析:本方中白芍,大黄,伤及中气、阳根,萌芽无力,患者服完后腹泻,乏力、呃逆加重,纳差。原因在于患者土气太薄,承载不住这种降甲胆,降阳明之力,即使患者表现为大便干燥,甲胆不降的火热燥之象,此时应慎用,应仍通过太阴解决阳明邪热比直接降阳明更好。

处 方:炙甘草15g 炒白术15g 干 姜5g 生晒参15g 生山茱萸10g炮 姜10g 蒸附片5g 吴茱萸2g

取2剂,加水1000ml,文火煎1小时至60ml,分5次服完。理中汤加减,继续通过实太阴之力解决阳明。

四 诊

四 诊:2015年11月30日

服完上方两剂后,患者精神好转。呃逆减轻60%(逆降);乏力减轻60%(根气、中气、萌芽渐复);纳食量增加、胃脘部不适明显好转(太阴土渐复);(无恶心、呕吐(左升右降功能恢复);睡眠好转(阳入阴)大便自上次腹泻后再未解,怕冷如前,小便正常。脉弦滑(阳明热) 舌淡红,苔薄白。

守 方:生晒参30g 炙甘草30g 干 姜10g 炒白术30g 炮 姜15g 蒸附片5g 吴茱萸2g

原方加量,炒白术对应太阴的虚,加量以加强厚土气之力,借着太阴之力解决阳明。少量蒸附片生少火,吴茱萸厥阴温煦萌芽。

五诊-六诊

五 诊:2015年12月3日

服完上方两剂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呃逆减轻90%,饥饿或进食后偶有(逆降);乏力减轻80%(根气、中气、萌芽渐复);纳食量增加、胃脘部不适明显好转(太阴土渐复) ;泛酸、噪杂消失(中气恢复,土能载木);口不干,晨起口苦(甲胆不降);无恶心、呕吐(左升右降功能恢复);睡眠正常(阳入阴);不怕冷(土气、阳气渐复);大便自上次腹泻后再未解(阳明降机不利),小便正常。脉弦滑(中气增强、阳明热) 舌淡红,苔薄白。

处 方:代赭石10g;酒大黄10g;炒白术60g;木 香5g;贝母30g;生晒参30g;山茱萸15g;白芍30g;炙甘草30g;蒸附片15g;海螵蛸30g;炮姜15g;上方取1剂,加水1000ml,煎至100ml,分多次少量服,有肠鸣时立即停,以免再伤中气。

目前患者呃逆、乏力明显改善,不怕冷,说明中气、阳气逐渐恢复,但大便仍未通,属阳明降机不利,用酒大黄降阳明燥热,大量炒白术护中气。

六 诊:2015年12月4日

患者服上方60ml后大便即通,停服。

最后以下方一剂善后:

生晒参30g;炙甘草30g;干姜10g;炒白术30g;炮 姜15g;蒸附片5g;吴茱萸2g。

服用方法同前

心得体会

食管切除术后,患者之元气大损,中土太虚,受纳之力非常弱,己土之气阴俱损,不能受纳接谷,同时存在局部阳明不降,厥阴下陷,萌芽之力太弱,釜底之火无力温煦中土。治疗大法只能以建中气,煦萌芽,拉厥阴与少阴,故用小剂量附片、吴茱萸缓缓地温煦点火,才能取得明显疗效。通过吕老师指点,服药6剂后,目前患者精神明显好转,每餐能受纳三两主食,食后无明显不适。对于久病土气薄弱之虚体,不可峻补、大补元阳与元气,只能慢慢扶持、温煦,使火苗渐长,这是通过这个病例的一点点领悟与体会,不妥之处请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