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后纵膈巨淋巴结增生症1例

 zskyteacher 2017-10-02



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商务合作:2519330936@qq.com    

版主微信号:fsslong2


患者女,38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体温36.4°C,无咳嗽、咳痰。


查体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无明显异常。CT扫描显示病变位于中后纵膈:气管-胸椎之间纵膈间隙,病变形态欠规则,内部密度均匀,局部CT值为38HU,邻近双侧主气管受压前移,双肺野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影。注射对比剂后病变呈中等强化,静脉期强化改变稍减弱,邻近血管轮廓清晰,血管内密度均匀


CT拟诊:中后纵膈良性占位性病变,巨淋巴结增生可能性大(图1~4)。

 


图1纵膈CT轴位平扫,病变位于中后纵膈,内部密度均匀,边界尚清晰;图2~4为增强图像,病变呈中等均匀强化,与周围血管轮廓清晰。矢状位显示较好;

 

手术及病理诊断:术中见病变位于气管隆突下,突向右侧胸膜腔,肿瘤与食管、左右主支气管粘连紧密,质硬,包膜完整,肿瘤血管丰富,术后HE伊红染色(图5),病理诊断为(中后纵隔)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病)。

 


图5HE伊红染色×400,病理为巨淋巴结增生症

 

讨论:

 

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亦称为Castleman病或血管淋巴滤泡增生症。


主要病因为不明原因免疫增生性疾病,一方面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尤其是人疱瘆病毒-8(HHV-8)及体内白介素-6(IL-6)的过度产生;另一方面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缺陷有关,导致淋巴结中B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的过度增生所致。

 

临床上按肿大淋巴结的分布分为(1985年Weisen.burger等提出):局灶型、多中心型或弥漫型。局灶性发病年龄较轻,女性多于男性,女:男约为4:1;此型呈良性特征,预后良好。一般情况下以胸部多见,好发于纵隔、肺门。临床多无症状,肿块较大时,可产生压迫症状。


局灶型病理类型主要为透明血管型(典型的透明血管型Castleman病表现为病灶中大量淋巴滤泡增生,滤泡由围绕血管呈洋葱皮样排列的成熟的淋巴细胞组成)局灶型病变细胞免疫学表现研究表明增生的淋巴滤泡中的细胞主要为B细胞,而T细胞散在分布于滤泡间隙.


相关影像表现为:X线主要是胸部单发边缘清楚的球形或分叶状肿块;CT表现为密度均匀一致的软组织肿块,较少发生囊变坏死。增强扫描显示病变为早期强化改变,强化程度几乎与胸、腹主动脉同步(强化表现与滤泡内和滤泡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小血管增生有关),增强后病变内可见点、条状低密度影,部分病变内见钙化,钙化呈分支状、斑点状或散在簇状分布于病变中央区。MR表现为肿块内部呈T1WI等、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同样呈明显强化。多中心型年龄偏大,平均50岁以上。此型多呈恶性表现,预后不良,以腹部多见,好发于腹膜后、肠系膜根部,病变沿腹膜后或肠系膜根部的淋巴结链分布。

 

临床多无症状,少数患者有全身症状或实验室检查异常。病理类型可为浆细胞型或透明血管型,文献报道以浆细胞型多见。多中心型或弥漫型(MCD)影像表现:CT多表现为多发软组织肿块。形态及特征与局限型基本相同。但增强扫描强化程度不如局限型显著,常呈中等强化。原因可能为弥漫型病理上以大滤泡和滤泡间浆细胞浸润为主,毛细血管、小血管增生不明显。MR表现为T1等、低信号,T2等或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特征与CT基本相似。

 

综上所述,巨淋巴结增生症为一种病因不明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按临床或病理学分型不同,该病临床或影像学表现可有所差异,多数情况下影像表现为均匀一致性肿块,其强化特点及偶见中心钙化是本病特征性表现。巨淋巴结增生症(Castleman病)主要与中后纵隔支气管囊肿、神经源性肿瘤、淋巴管囊肿、淋巴瘤等鉴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