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廷松 2015年2月6日 星期五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岂能为……去?”表示反问语气,译为“怎么能够被……呢?”译文:怎么能够被突然上涨的洪水带走它呢? 2、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塞翁失马》)“此何……乎” ,表示反问语气,译为“这难道……吗?”译文:这难道不是祸害吗? 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伤仲永》)“以……为”译为“把……当作”。译文:(方仲永的)诗把孝养父母、团结宗族作为主题。 4、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木兰诗》)“无所”译为“没有……什么”。译文:女儿没有想什么,女儿没有思念什么。 5、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有……者”,表示陈述语气,译为“有……的人”。译文:京城当中有个擅长表演口技的人。 6、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爱莲说》)“者也”表示判断,译为“是……的……”。译文: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逸者。 7、盖大苏泛赤壁云。“盖……云”,表示陈述语气,译为“原来是……罢了”。译文:原来是苏东坡乘船游赤壁罢了。(《核舟记》) 8、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者为”表示陈述语气,译为“……的人是……”。译文: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的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9、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安……也”,表示反问语气,译为“怎么……呢?”译文“怎么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0、然则何时而乐耶?“然则”译为“既然这样,那么”。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 1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得无……乎”,表示推测语气,译为“能不……呢?”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12、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岂……哉”,表示反问语气,译为“这……吗?”译文:难道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吗? 13、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陈涉世家》)“者……也”表示判断,译为“……是……”。译文:陈胜是阳城人。 14、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孰与”表示比较,译为“与……相比谁更……呢?”译文:我跟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呢? 15、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译文: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 1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出师表》)“此……所以……也”表示陈述语气,译为“这就是之所以……的原因。”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就是先汉之所以兴盛的原因。 17、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非不……也”表示陈述语气,译为“……不是不……”。译文: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充足。 18、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以”译为“这样用来”。译文:这样用来使他们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长他们的才干。 19、何以战?(《曹刿论战》)“何以”属介词宾语前置,译为“凭什么”。译文:凭什么与齐军作战? 20、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如……何”表示反问语气,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译文:又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