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酒究竟是养胃还是伤胃?

 王阳明王阳明 2017-10-03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源于中国,且唯中国有之,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世界三大古酒。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山东即墨老酒、江西吉安固江冬酒,无锡惠泉酒、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张家港的沙洲优黄、吴江的吴宫老酒、百花漾等桃源黄酒;上海老酒、鹤壁豫鹤双黄、福建闽安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江苏白蒲黄酒(水明楼)、江苏金坛和丹阳的封缸酒、河南双黄酒、广东客家娘酒、张家口北宗黄酒和绍兴加饭酒(花雕酒等)、广东珍珠红酒等。



黄酒以大米、黍米、粟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20%,属于低度酿造酒。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21种氨基酸,其中包括有数种未知氨基酸,而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物摄取8种必需氨基酸黄酒都具备,故被誉为“液体蛋糕”。


黄酒是中国的汉族特产,属于酿造酒。在世界四大酿造酒(白酒、黄酒、葡萄酒和啤酒)中占有重要的一席。酿酒技术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酿造界的典型代表和楷模。


中文名:黄酒

外文名:ricewine

主要原料:稻米

是否含防腐剂:

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维生素


黄酒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文化背景的酒种,以大米、黍米为原料,一般酒精含量为14%— 20%,属于低度酿造酒。


中医认为,黄酒味苦、甘、辛;具有温经散寒、补益气血、活血化瘀、健脾温胃、祛风止痛、美肤抗衰的功效。其色泽浅黄或红褐,质地醇厚,口味香甜甘洌,回味绵长,浓郁芳香。


黄酒有养胃健肾、和血行气的功用。有诗云:'黄酒不伤身,微醉 如酒神。品自香中来,天地皆入樽。”就充分说明了喝黄酒的好处。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 冒,如果在黄酒中加点姜片煮后饮用,不仅能活血祛寒,还能开胃健脾。


除了直接饮用黄酒外,还可选择用黄酒搭配一些食物或药物来防病养生。用黄酒浸泡黑枣、核桃仁,不仅补益气血,还能健脾益胃,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补品。


黄酒浸泡龙眼肉或荔枝干肉,对心血不足,惊悸健忘、失眠多梦者功效甚好。黄酒浸鲫鱼,清溺炖服,可下乳,适宜于哺乳期妇女缺少乳汁者。用红糖加黄酒,烧热温服,既可补血又能祛恶血,适宜于产后恶露不绝或月经期间痛经者。阿胶加黄酒隔水蒸,补血甚佳,专用治贫血。


黄酒温饮,暖胃驱寒。黄酒的传统饮法是放在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热后饮用,以35℃-45℃为佳。在黄酒烫热过程中,黄酒中含有的极微量对人体健康无益的有机化合物,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掉,减轻对身体的伤害。


黄酒含有丰富的营养,有“液体蛋糕”之称。其营养价值超过了有“液体面包”之称的啤酒和营养丰富的葡萄酒。


1.含有丰富氨基酸:黄酒的主要成分除乙醇和水外,还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这8种氨基酸,在黄酒中的含量比同量啤酒.葡萄酒多一至数倍。


2.易于消化:黄酒含有许多易被人体消化的营养物质,如: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


3.舒筋活血:黄酒气味苦、甘、辛。冬天温饮黄酒,可活血祛寒、通经活络,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适量常饮有助于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并可补血养颜。


4.美容抗衰老:黄酒是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维生素B1.B2.尼克酸、维生素E都很丰富,长期饮用有利于美容、抗衰老。

5.促进食欲:锌是能量代谢及蛋白质合成的重要成分,缺锌时,食欲、味觉都会减退,性功能也下降。而黄酒中锌含量不少,如每100毫升绍兴元红黄酒含锌0.85毫克。所以饮用黄酒有促进食欲的作用。



6.保护心脏:黄酒内含多种微量元素。如每100毫升含镁量为20~30毫克,比白葡萄酒高10倍,比红葡萄酒高5倍;绍兴元红黄酒及加饭酒中每100毫升含硒量为1~1.2微克,比白葡萄酒高约20倍,比红葡萄酒高约12倍。在心血管疾病中,这些微量元素均有防止血压升高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适量饮用黄酒,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7.理想的药引子:相比于白酒、啤酒,黄酒酒精度适中,是较为理想的药引子。而白酒虽对中药溶解效果较好,但饮用时刺激较大,不善饮酒者易出现腹泻、瘙痒等现象。啤酒则酒精度太低,不利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


此外,黄酒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助原料。中药处方中常用黄酒浸泡、烧煮、蒸炙中草药或调制药丸及各种药酒,据统计有70多种药酒需用黄酒作酒基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