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金色年华554 2017-10-03

中国有很多城市的名字改来改去,要说呐城市改名就比如人改名字,如果王二蛋改成了刘二狗,也无所谓,反正都一样的乡土气息浓,如果是把王振武改成了王二蛋,那可就丢人丢到姥姥家了。

中国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很多城市存在了上千年,有的名字一直沿用,有的名字改来改去,而且改不知所以然,实在是感到捉急啊,不仅城市如此,我们的一些重要关口亦是如此,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三大悔青肠子的边关改名。


第一个、镇南关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镇南关是中国南疆重要关口。今友谊关。始建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汉朝在此设关,初名“雍鸡关”,后改名“界首关”、“大南关”。

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西南15公里处,踞大青山、金鸡山(古称锦鸡陵)隘口。与西北的平而关、水口关合称“南天三关”。友谊关是中越两国边境线上最重要的隘口。

明洪武元年(1368)为巩固南疆,改建为两层门楼。后易名镇南关。又在金鸡山陡壁上修筑炮台数座俯控关口。关城附近山峦重叠,谷深林茂,地势险要,为中国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古有“南疆要塞”之称。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清光绪十一年(1885),法国侵略军2000余人自越南谅山进犯镇南关,爱国将领冯子材率军民在关内4公里处的关前隘英勇抗击,大败法军(镇南关大捷)。

光绪三十三年(1907)孙中山、黄兴等发动推翻清朝的“镇南关起义”。1938年至1944年间,胡志明曾在广西进行革命活动,多次经由凭祥一带进出越南。

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由越南进犯广西,将关门焚毁。1953年改称“睦南关”。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1965年,“睦南关”改名“友谊关”,由时任中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亲笔题写关名,象征中共与越共“同志加兄弟”的革命情谊。


第二个、杀胡口杀虎口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是晋北与内蒙古的交界处,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杀虎口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在两山夹峙之中,有苍头河纵贯南北,形成约有三华里宽的河谷开阔地。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参合径”之称,后随历史变迁而几经更名,唐曰“白狼关”,宋曰“牙狼关”,明王朝抵御北扰而更名为“杀胡口”,清为缓和蒙汉矛盾,将“胡”改“虎”,沿用至今。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史载,周征猃狁,汉伐匈奴,隋唐伐突厥,宋伐契丹,明讨蒙古,清康熙玄烨帝亲自率兵出征蒙古葛尔丹,均经此地。

杀虎口又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漠南(内蒙、外蒙、新疆、俄国)互贸的必经之路,清极盛时期,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清未,年解关税还有13万两之多,所谓“大栅子”便是关卡之一,晨启昏闭,专人守护,收取关税。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杀虎口一度时期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庙宇星罗,古迹棋布、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据记载,杀虎口住户最多达3600户,40000余口人,满清时曾出翰林学士7名,将军2名,举人5名,可谓人杰地灵。后因军阀内战,京包线修通,关隘几经失修,加之人为毁坏,多数古迹无存,关税东流,人口锐减,渐显萧条。


第三个、安东市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安东地处祖国边陲,历朝都是军事要塞。战国时为燕国东部边疆。西汉设西安平县、武茨县,唐朝设“安东都护府”,元朝时沿袭金制置婆娑府,明朝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清朝光绪二年(1876年)沿用安东这一称谓,设置安东县,后改名为安东市。

清政府设置安东县时,因此地为东北边陲,战事频繁,连绵不断,人民苦于战乱,渴望和平安定生活,固取名安东,寓意为寄希望于东方平安,或为安定东方。中国三大改名失败的边关,原本霸气外漏,一改默默无闻

1937 年12月1日,根据伪满洲国总理大臣张景惠的敕令,安东正式建市。安东市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1965年,同年1月20日经国 务院批准安东市改名为丹东市,意为红色的东方之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