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世兵制崩溃的原因?

 思明居士 2017-10-04


明朝世兵制,自洪武皇帝建国以来减轻国家财政负担,甚至有余粮支援朝局,太祖赞曰“吾用兵百万、而不耗太仓银羡。兵有粮则边城固,此祖制也”

。明初国家因元未战乱,黔首死伤无算,国家有大量田地分配军户。民户与军户皆有大量田产。整个明初国家经济一片繁荣。

明太祖派蓝玉出击北元,明成祖五征大漠

,太仓银库无半点压力有序供应军队出征。好景不过几十年!



宣宗登基时,军户内就有人开始“逃户”,只是当时波及范围不广。军户仍是大明朝廷支柱。只是因大明“无战事,兵将皆以农为主。将官开始小范围变相侵占军屯用田。变相剥削军户人丁苦力”

。整个军户制还未伤及大明立国根本。



英宗登基时还是

开国勋贵们以“北平京师三大营作表率带领整个大明军队为国效命”。

英宗听信王振之言,御驾亲征。在土木堡遭遇也先鞑靼军大败。

开国勋贵们死伤无数,整个大明勋贵精英全死在了“土木堡”。

大明军队的年轻一辈精英倒下了。无人能领衔整个大明军队。文官们借机剥夺军权,

文官掌军成主流。“土木堡之变”改变了开国勋贵们的命运。明朝皇帝在勋贵精华沉落谷底后。不得不大力起用“宦官”来抵抗文官们对大明国本的腐蚀。“土木堡之变”让文官们一统大明政局。土木堡之变让大明陷入万劫不复,文官扮演的角色很不光彩。于谦是好是坏,谁能说得
清?

于谦手握“北京保卫战”的大权及整个明朝官珅人心所望,不负文官们的期待,乘大明勋贵们的崩溃染指大明对文官所立的障碍“文官无军功不得封爵”这块文官心中最后一块“处女地”到手了。

军功勋贵倒了,沒了话语权。文掌军成主流。中低级将领在文官集团忽略下,开始大范围侵占军屯,使军户成为将官的私人财富。大量空晌的出现,军户制开始加速垮台了,“逃户”风气更甚
嘉靖皇帝欲平“东南倭患”,南京城下都有小股倭寇游荡。可是朝廷无兵可派。时以“戚家军”等私募兵为征战用兵。卫所兵除“西北边堡边防卫所”、“沿海水防卫所”外。军户世兵制退出大明征战前线。嘉靖皇帝后期各“西南土司军”开始为国效力。

明初没有募兵制和征兵制,只有世兵制。

世兵制和自给制是明初军队的两大特点,有其价值。但这两种制度本身的弊端则决定了卫所军必然走向衰败。

军队是一个武装集团。它担负着对内镇压百姓反抗,对外抵御外敌侵犯的任务,需要不断增强战斗力。世兵制本身和增强战斗力是相矛盾的。因为军官和士兵的世兵制,必然使这支军队老少搀杂。明代军官一般15岁可以袭职,60岁退役。袭职军官尽管经过考试,但经验不足,未经战阵,既难以带好部队,更难带兵打仗。而那些下级军官年过半百尚且服役,也不符合战斗需要。

军卒的袭职大体和军官一样。未成年的士兵和年迈者混杂在一起,战斗力必然低下。景泰之后,在京军和边军中实行分拨训练,企图解决这老少强弱搀杂的矛盾,但兵额有限也必然削弱整个军队的战斗力。嘉靖年间,明卫所军队在抗倭战斗中十战九败,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士兵的成份对军队战斗力有着重大的影响。明朝卫所军的士兵成份,是导致卫所军战斗力低下的原因之一。要提高军队战斗力,就需要改变士兵的成分,打破世兵制。

自给制,军队以自己的屯田收入供给自己。第一,他使军队基本上成为社会上一个封闭集团,不仅组织上,生活上也基本是独立的。整个保卫国家的任务不是由这个国家的全体居民负担,而是基本落在这个封闭集团身上。这种沉重的军役负担,时间一长他们就要想方设法逃脱。

第二,在当时生产力的情况下,这一集团内部自给,必然加重对屯军的剥削,也当然降低守军的待遇,军卒的生活低于全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军队和地方的反差,使得军卒不安起来,骚动起来。他们想摆脱沉重的徭役,过上富裕的生活,唯一的办法就是脱离军队,而那些没逃亡的军士也多为老弱疲癃不堪作战之辈。

朱元璋建立起来的强大的卫所军队这时已经战不能战,守不能守。世兵制的兵役制度由于它的自身矛盾运动,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明廷不得不采取其它办法来补充兵员,这就是一佥派民壮(征兵制),二实行募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