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脚板】散打台钓(六)

 渔人2123026 2017-10-06
    话说,浮漂就是钓鱼人的眼睛......哦,这里说的手竿钓,莫给我扯矶竿啊手线这些,那种捡死鸡娃的钓法不在讨论范围内。
    嗯,说眼睛。眼睛是拿来看东西的,想要看得清楚,首先必须要视力好。要想视力好,你得有一个好的眼睛。如果没得好眼睛,至少得有个好眼镜。
    先来说一般的、普通的、正常的眼睛,哦不,浮漂。
    为了直观表达,也为了迎合大家看图说话的阅读习惯,我特地跑某宝上面去偷了一堆图,仅仅是用图上的东西来说特点,不代表本人任何观点。
    呐,最普通,最平常,最大众化的漂,换个角度说,最广谱,适应性最宽泛的漂,个人认为当属佛手。这种长脚长尾漂体修长吃铅适中的漂型,兼顾了深浅、灵顿、行程、稳定、抗风浪等等需求,基本上算是万精油。所以,你的漂盒里应该有这种漂型。


    前面说的是通用型,下面再说专用型。
    当然了,其实只要是支漂,都是可以用的。只不过有针对性的选择浮漂,一方面用起来感觉比较适应当前鱼情水情,另一方面逼格也会高很多,而且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大师,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你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浮漂的用途。
    了解浮漂的用途,先要了解浮漂的功能区。浮漂的结构,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漂脚、漂身、漂尾。它们各自的功能如下:
    漂脚,除了用来连接线组,还有就是用来控制浮漂的长度和翻身速度。当然了,漂尾和漂身同时也具备控制浮漂长度的功能,但是这两个部位的长短对浮漂整体性能影响太大,一般不会仅仅为了控制浮漂长度而改变。关于漂脚长短和浮漂翻身速度的关系,我个人一直认为漂脚越短,翻身越快,但是网上有些人说漂脚长翻身快。我觉得,这个问题或许需要做个试验来证明一下。其实这就是一个行程和速度的问题。漂脚短,线组下行很短的距离,就可以让漂站起来,漂脚长,虽然线组下行距离长才能让漂起立,但是因为杠杆作用,下行速度会比较快,所以要说翻身快,好像也行。但是,一方面我们没必要去争那一点点翻身时间,毕竟大多数人不是竞技选手,另一方面漂脚短的漂,一般尾巴都不长,我总觉得那个更轻灵,所以懒得去跟他们争论,反正一口咬定,漂脚短翻身快,不服来 口交 我撒!以前,漂脚一般有三种材质,碳脚、竹脚、钢脚。据说钢脚翻身特别快,我想也是的,钢这种比重大的东西用来做漂脚,大概就是一个不倒翁,你不让他翻身他还不干。而现在,基本上就是碳脚打主力了,毕竟竹子的强度和耐腐蚀性都不行,而钢这种大比重的东西,强度固然有了,整个漂的吃铅量又小了哒,我也不晓得当初想到用钢丝来做漂脚的人脑洞有好大。
    漂身,光看名称,就晓得这是整个漂的主体,浮漂的浮力就是由它提供的。除了提供浮力,漂身还担负着浮漂的灵敏度,稳定性等等职责。根据材质的不同,漂身大概有芦苇、巴尔杉、孔雀羽、纳米等分类。其中芦苇漂又衍生出巴茅、芦荻、去壳芦苇、碳化芦苇等等,还有些小作坊用高粱杆包谷杆来粗制滥造,总之大概就是草本材质。草本材质的漂,特点是轻灵,娇气,平时我主要是用来钓小鱼。而木质的漂,除了巴尔杉,现在还有红棉木神马的,不晓得是什么鬼,反正有,其特点是稳重,用来钓综合鱼比较好。至于孔雀羽,光看名字就晓得是贵族,特点是不吸水不热胀冷缩不变目,用途广泛,怎么用看你钱袋大小。纳米漂,其实就是泡沫。大概是产生于那个什么玩意都往高科技上靠连泡菜都恨不得说是纳米的年代,所以就被首创者给命名成了纳米,其特点是浮力大、耐操、容易热胀冷缩导致变目。我觉得这玩意拿来野钓很不错。关于纳米漂的耐操,想当年我第一次看见,是在长江老刘那里。当时老刘从装着水的调漂筒里捞出那个漂来,拿着大头针像戳仇人一样狂插,戳得千疮百孔了,往水里一丢,看,还是那么多目,那一瞬间我直接傻眼了。
    漂尾,就相当于电脑的显示器了,除了给我们看想看的东西,还担负着调整浮漂平衡,控制浮漂行程的重大职责。很多时候,浮漂的行程就决定了浮漂的用途,加上它是直接让我们和鱼对话的翻译官,所以我个人认为,漂尾是整个浮漂的灵魂。
    根据材质不同,漂尾有硬尾和软尾之分。硬尾,一般就是碳纤棒,软尾则是塑料管。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软尾是用来钓轻口鱼的,硬尾是钓快鱼或者说正常钓鱼用的,后来包括我在内的多数人认为那是扯淡。其实在我看来,在同一种漂身的情况下,漂尾的粗细决定了漂的灵顿,在同样粗的漂尾情况下,调钓才是针对鱼口的关键。之前那些说软尾漂钓轻口鱼的,不过是因为调几钓几或者调低钓高,让鱼吸饵比较方便而已,过后才发现,其实硬尾漂同样能够实现。
    根据结构不同,漂尾又有粗尾细尾,园尾扁尾,放大尾的区别,而放大尾又有圆形、扁尾、菱形的区分。看下图,从左到右,大致就是细尾、粗尾、加粗尾、放大尾、扁放大尾、菱形放大尾。


    还有下面这种珠尾,我感觉就是在普通的漂尾上戳了一排七星漂。
    总的来说,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放大尾,因为这种设计对漂的灵敏度影响很大。但是考虑到一些视力不佳的人群,这种漂其实就相当于给眼睛不好的人戴了个眼镜,又确有存在的必要。这种漂除了给视力不好的钓友用以外,还有一个用途就是浮钓花白鲢。因为浮钓鲢鳙时我们一般是带饵调漂的,这种设计对饵团的大小兼容性比较好,你捏大点小点对漂目的影响不大。因为漂尾排水量大啊,众所周知,排水越大浮力越大嘛,所以你饵团大了,它大不了多下去一目两目,而不会像普通漂那样直接沉不见了。


    下面这个,就是传说中的软尾漂了。之所以用传说中的,是因为这玩意基本上已经属于淘汰货了,难得见到一次。


    关于浮漂的性能,不外乎吃铅量、翻身速度、下沉速度、到位速度,灵敏度、稳定性几个方面。至于其他的是否吃水变目,同心度这些,属于工艺和材质问题,与设计无关,在此略过。浮漂的吃铅量,也就是整体浮力,是由漂体的材质和大小决定的。材质,主要是用材的比重,比重小则浮力大,而同样比重的材质,则漂体越大,吃铅量越大。当然了,漂体的大小,并不是单纯直径决定的,而是漂体的体积决定的。翻身速度快慢,前面说了,是由漂脚决定的,翻身快的漂,能够迅速站立,进入工作状态,让我们不容易丢失一些中上层鱼口。下沉速度,我个人认为是由吃铅量决定的,铅越重,下沉越快。到位速度,是指浮漂翻身后,缓慢下沉到达钓目的时间长短,这个过程也称为浮漂的行程。我认为这是由漂尾粗细和长短决定的,漂尾越粗、越长,浮漂到达钓目的速度就越慢,当然了,这个也同时受子线长短影响,子线长则到位慢。灵敏度,是指浮漂对鱼口的反应能力,在不考虑材质的情况下,漂越小则越灵。当然了,过犹不及,如果漂太小了,小到其浮力都不能绷直线组时,反而会变钝。在同样材质同样大小同样调钓的情况下,漂身越修长、漂尾越细,则越灵敏。稳定性,以前有人把过滤杂鱼口和试探动作的能力也纳入稳定性中,我个人认为是不妥的,这应该属于浮漂的灵钝问题。我觉得所谓浮漂的稳定性,应该是在外部环境干扰下的抗干扰能力。在我们正常台钓中,所谓的外部干扰,无非就是水流和风浪。众所周知,水流,一般是横向的,那么越接近球形的漂体,因为跟水的接触面越小,自然抗水流能力越强,因此,单纯从漂体来说,稳定性最好的是粗短身的漂。同样,粗短身的漂因为下行阻力大,对于一些杂鱼口的反应肯定会迟钝一些,所以如果非要把过滤假口的能力也纳入稳定性的话,同样是粗短漂最好。至于抗风浪能力,因为风浪都是在水表的,自然离水表越远,则越不容易受影响,所以漂尾越长,抗风浪能力越强。以上的几项功能,有平行,有交叉,也有冲突,所以很多时候,就只能突出一个方面,或者尽量达到平衡,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才有了浮漂的用途分类。
    现在开始从浮漂的整体结构来说漂的用途,方便你有针对性的选择浮漂。以下仅仅是个人观点,不保证其准确性和正确性,毕竟我也不是啥子牛逼人物,纯粹是根据个人理解而言。

    下图这种,短脚短尾短身的,说白了,就是最矮的漂,其特点是翻身到位快(漂脚短),稳定性一般(漂尾短但又是短漂身,二者折中冲抵),灵敏度较高(漂身小但偏球形)。这种漂的用途,主要是利用它的短,用来钓浅水(太长的漂钓浅水漂尾会缠子线)、草洞(翻身摆动范围小,不容易挂草)、钓水皮打浮。


    下面这种,长度适中,漂身基本上就是球形的,主要是用来钓鲫鱼,特别是滑口鲫鱼。这种漂吃铅量不大,漂尾也细,整体来说比较适合配细线组,属于精细化操作范畴,稳定性也比较高,但同时又不失灵敏,能够过滤掉一些多余动作,对于滑鱼的涮口自动无视,但钩饵入口后又能及时反映。


    下面这种漂在上一种的基础上减短了漂脚,加长了漂尾,加长了漂身,减小了漂身直径,整体偏向流线型,也是鲫鱼漂。这种漂上下阻力较小,动作比较夸张,反映也更加灵敏,但下行时间要长一点,主要适合钓没有杂鱼的或者杂鱼较少的水域,在鱼口的反应上会非常清晰有力。


    下面这种则是上一种的变体,漂身类似弹头。相对上一种来说,理论上下行动作会比较流畅而上顶动作比较迟钝。据说这样设计会更加突出顿口,但我觉得或许并不绝对,个人理解顿口应该会比较清晰,但不能说顶漂就没鱼。


    这一种,应该是跟上上一种是同样的,只不过要短小一些主要是用来钓小鲫鱼。而且因为漂尾比较长,导致行程比较慢,用来钓速度比较慢的小鲫鱼会比较好。


    下面三种,只看漂型,属于下行翻身到位都比较快,但稳定性较差的。修长的漂身决定了吃铅量大且顿口清晰,短脚翻身快,短尾到位快,适合钓鱼快和杂鱼较多的水域。






    这一种,实际上也是上面三种的同类,但是其短脚长身短尾的特点已经突出到夸张的程度,属于吃铅特大,翻身特快,下行到位同样特快的极端漂型,我一般用这种漂来对付疯狂的杂鱼,特别是上层杂鱼。这种漂唯一的缺点就是吹风时太坑了,走漂让你欲仙欲死。


    还有一种漂型,就是重钓网新款巴尔杉木漂这种,漂身修长但比较粗,漂脚漂尾都偏长的。这种漂型就是最典型的野钓漂了,漂脚长让你钓得更远,漂尾长具有抗风浪能力,而大漂身则加快下沉速度摆脱上层杂鱼追抢,同时又让你钓长竿时抛竿顺畅更能兼顾深水。说白了,前面第一种佛手漂是池钓万精油,而重钓网这款则是野钓万精油。当然了,个人认为这种漂唯一的缺点就是灵敏度会稍微差一点,建议调钓时不要太灵,你调钓越灵,反而越不灵。所谓调钓的灵钝,是指调目和钓目的目差,目差越大就越灵。比如调8钓2,目差就是6,调4钓2,目差就是2。像这种比较粗大的漂,因为启动慢,目差大了有可能鱼吸不动,所以建议你调4钓2就差不多了。


    以上基本上就是平时比较常见的漂型,手竿台钓所用的基本上就是这些。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漂型,则是针对个别极端鱼情或者特殊用途的了。
    比如这种,超长脚,短尾,枣核身的,这种漂属于竞技钓的半流氓漂,主要用于混养快鱼。他最大的特点是漂脚特别长,但漂尾又比较短。这种漂设计的初衷是用短漂尾实现下行到位快,方便迅速抢底层的鱼。而超长的漂脚,主要目的是加长整个漂的长度,让你钓得更远。我们知道,理论上漂越长,就相当于线组越长,所以在混养比赛用漂中,基本上都是顶满了国家钓协规定的50厘米最大长度。关于漂越长相当于线组越长,你可以这样理解,比如你钓2米深,如果你的漂有50厘米长,相当于浮漂以下直立的那一部分线组只需要一米五长即可,而如果你的漂只有10厘米,则下面需要一米九的线长,当漂下面的线越短时,漂到竿稍之间的线就越长,自然就能钓得越远了。


    有超长脚,自然就有超长尾。而下面这一种,就是超超长尾了。这种漂主要是突出行程,让钩饵尽量在水下运行时间更长一些。像这种太长的漂,我们平时台钓一般不会用,抛竿都不方便,其主要用途是带漂筏钓。


    除了超长脚,还有一种超超长脚的漂,这就是江湖人称的流氓漂了,其主要用途就是钓到极致的远。这个漂,其实是给黑坑钓手准备的。我们知道,很多坑,特别是北方的坑,会是锅底型的,越到中间越深。而很多时候,鱼收到惊吓,会躲到中间或者深处。这时候只有钓得越远,收获才越大。以前有人发明了流氓线,就是用五米四的竿配六米三的线组这种,效果当然不错,但是太长的线组起鱼抛竿都不方便,加上很多老板干脆就规定不许用流氓线,于是,流氓漂就应运而生了。


    除了在漂脚漂尾以及整体长短上动脑筋的,还有挖空心思搞奇思妙想的。比如下面这种顿口漂,漂身做成流线不说,还把漂肩做成了整齐的切面。按照设计者的初衷,这样会让漂只出现顿口,因为它下行容易上行难啊。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就是然并卵,就像强行压抑儿童的天性一样,你想他只出顿口,那还得看鱼的心情和你的调钓。举例说,鱼口特别轻的时候,哪来的顿口?你钓到铅坠都躺底的时候,鱼非要咬着钩往上顶,你莫非不让它上来?好吧,就算鱼顶都不上来,那鱼都吃死口了,漂还不动,我要你漂来何用?




    另外还有一种,排水漂,把漂身挖了个洞,漂尾做吸管那么粗,还是空心的,漂身的洞和漂尾的空心相通,据说这样会让视力不好的人非常清晰的看见漂,但同时还不影响漂的灵敏度。这个让视力不好的人清晰的看见漂,我表示非常赞同,但是能不能兼顾灵敏度,我个人在没有试验的情况下,仅仅靠推断,觉得有点不现实。或许这个能够兼顾一些灵敏度,但是肯定达不到不影响灵敏度的程度。毕竟,不管水在漂尾外面还是里面,你漂的尾始终有那么粗,跟水的接触面有那么大,即使做成了空心,不会因为排水量大而产生太多的剩余浮力,但是水的张力也不小啊。所以我个人对此表示不太认可,或许有机会试试才有准确答案吧。


    关于浮漂,众说纷纭,各路大神各显神通,相互争论的地方非常多。很多人特别喜欢发表关于浮漂的文章,又有很多人特别讨厌写关于浮漂的文章。这其中,喜欢写的,是因为这玩意根本就没有定义和公理,随便你怎么天花乱坠的吹,很不容易被人抵黄。不喜欢写的,则是因为这个里面争议太多,一不小心就会有遗漏的地方被人抓住把柄,不说抵黄,至少腹诽是少不了的。因此,我在这里也不敢太深入去剖析它,各位看官也尽量把这个帖子当做茶余饭后的消遣即可,不必太过认真。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憋在心里,最好别说,因为有可能会引发漫长的争论,而我又那么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