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气是什么?左升右降的理论靠谱吗?

 lin-lian 2017-10-06


上篇二哥和网友们聊了舌诊,

今天我们来听听二哥聊聊什么是中气,讲讲乾隆身边的御医以及二哥推荐的医书作者。

(内有干货!)


中气是后天之本,指运化之力。中间的中指的是一个过渡,打比方对人来说,从左到中,然后过渡到右,中指的是过渡的意思,不是单指脾胃。所以中医里的“中”也不是指的脾胃,而是过渡的意思。


你吃进去的食物是一个状态,真正五脏六腑需要的能量,显然不是食物,而是食物运化成的能量形式。西医把这能量叫ATP,在食物和ATP之间要有一个过渡。这个转化在大的外形上是脾胃这个系统来完成的,实际上脾胃它要受助于人本身的运化能力,这个运化能力就是中土的运化能力。


因此,“中”专指把外界的物质转化为细胞可使用的能量形式的一种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的功能叫中气。


我们说舌头大有湿气,把它归结于脾虚,实际上脾虚也不是最接近本源的答案,而应该说是你的中土虚。 中土就不是单单是脾胃的功能了,而是每一个局部都可能有一个中间的转换系统。


二哥的话让群友们继续展开了热烈讨论

海棠

整个系统中,每一个转换系统都有份。只是脾土是最大的一个转换系统。

厦门--阿毛

就是指这里有问题,其他地方都会出现问题?

是的。 


只要中土转换器有问题,就好像家里的那个变压器,中间这个转换有问题,所有的五脏六腑都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说中气中土是后天之本,就是这个意思。


美容舌头的行业,可能由此产生。

二哥

凤舞九天

还是给中转站减压吧,以后晚上少吃。

少吃,吃精华。

二哥

希望的田野

二哥,热证时左眼和右眼单独发红和同时发红,有不同的意义吗?

网友的提问让二哥又聊到了黄元御

@希望的田野 治疗上无区别 所以……

我想再澄清一个问题,这个是一家之言啊,因为很多学中医的看得最近出的一些书呢,他们用这个左升右降的原理来解释,比如说左眼睛发红肿是左边不生啊,右边得病的话是右边不降,这样造成的。而且偏瘫,左胳膊抬不起来是升的问题,右胳膊抬不起来是降的问题。


其实,这个左升右降在内经里面有一篇,指的是人面南而立,左为升右为降,指的是一个天文现象,太阳从左面升起来,从右面降下去,是规定的这种模型。


不能用这个面南而立左升右降去套,说人体就是左半边是升上去的,右半边是降下来的啊,这个就是在实践上,也没有证据来支持。 


二哥

带娃娃

还有左行血右行气的说法。黄元御创的。

以下是二哥谈黄元御

这十年内因为黄元御的书比较容易懂,所以是影响比较广泛,现在很多人都在学黄元御,但是我说一下黄元御本人的情况吧。 大家都叫都当作听故事吧。


黄元御有一个身份是御医。其实黄元御当御医的时间非常短,相当于现在大学的客座教授吧,我的印象中是这个样子的,如果有他生平的话可以再查一下。


乾隆下江南的时候碰到他,他也在乾隆跟前待过一段时间,因为他当时还是有名气。有一次,他去东北给满族的一个王爷看病的时候受到惊吓,然后回到江南,从此不再看病,而是著书立说。去世的时候年纪不到六十岁的样子,可能就是五十六岁左右。


他的一个中医理论非常容易被人理解,就是升降沉浮,意思是一个气从底下升到天空,然后从天空下来,再到底下就是一气流行,也就是我们说面南而立、左升右降这个意思。在这个理论基础上,他创造了一套自己的学说。


这个学说后来被民国的彭子益接受了,然后就到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但是,你们仔细考虑下五脏系统里面,肝木生、心火散、肺经收、肾水藏,这确实是一个循环,中间一个中土吧,就是五脏循环,这个理论是对的。

但人能生活不光是这个升降沉浮,他跟外界还有一个交换,对吗?这个交换,首先是皮肤、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其次是胃肠道通过食物进行的一种能量交换,但是在黄元御的那个理论体系里面,只有升降沉浮,没有出入。


出入和升降是生命的两个条件,如果没有出入的话,只有升降,这一半就没有了,所以用这一半的理论去治病效果是不好的,出入是更重要的。


伤寒里边说六经辨证,一开始讲太阳病就讲的是出入,然后到金匮了以后,那些方子就是五脏之间的关系了。


我给大家推荐过彭子益的书,因为他的中医理念是没有错的,所以有参考价值,可以作为读物,但不是说他就是地道的中医,更谈不上经方了。


黄元御写的最好的内容,我自己觉得是《四圣心源》。《四圣心源》篇幅比较小,其实要看黄元御的话,就看《四圣心源》就可以了。他写的本草这些跟同时代的人比起来的话就比较差了,基本上是复述别人的理论,就像在搜集资料或者整理一下,没有多少自己的思想,也没有把升降沉浮的理论用到对药物的解释上去。


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上面写上火,下端写上生水,左面写上木,右面写上金,然后呢,木旁边再写一个肝就叫肝木,心旁边写个火就叫心火,中土就是中间写一个土,这就是一个五脏循环了,指的就是升降沉浮。


我个人比较推荐唐容川。一本医书的好坏在于你能不能看懂它。 说古人不容易理解,我们就说现代人吧,你看看那些不同层次的医学论文,只要你看不懂—看上去好像懂了,但实际上没懂,是似乎懂了的那种感觉,这种论文,其实都代表着作者不懂。

网友们继续延伸着话题。

莫忘

徐大椿说医者贱工也,不知道对不对。

为什么说医是贱工呢?


清朝的时候,基本上都以做官为比较高尚的一种出路。我觉得任何一个传统的行业都不能以贵贱来论,因为贵贱是没有标准的。


只要这个行业是一个合道的行业,你在这个行业中掌握它的术,在完善这个术的过程中,你自己会变得像一个模子一样,越来越近道,就是说这可以作为一个修身之器,第一是安身立命的一种手段,第二个,追求的时候,可以成为一种修心修身的工具。所以没法去分贵贱的。


天下本无事,因治而生事。中国的知识分子到了清朝是一个严重扭曲的状态。 这种心灵和三观的扭曲,我觉得从徐大椿的这句话上是有所体现的。


二哥

厦门--阿毛

职业的话,在我眼里能养活自己就是好的。

@厦门-阿毛 加一句,不伤害他人前提下的自养。

二哥

水木清华

真中医高手都是有内视功能的,能观到经络的运行。

@水清木华 

这是一个有毒的观点,违背了内经宗旨。


内经讲人是在一个体系下讲的,这个体系就是所谓的天的范围,包括日月星辰对地对人的影响。内视,那是人的一个功能,它和中医体系本身是不相干的。 

二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