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传理论 新媒体背景=考试热点|反转新闻

 Rqhahaha 2017-10-07


一、反转新闻及真题回顾


反转新闻是指针对同一新闻事实的报道,媒体的后期报道内容与前期的报道内容显现出较大差异,随着报道内容的不断深入与完善,新闻报道内容向着相反的方向改变,受众的立场随报道内容急速两极化转变的新闻传播现象


从实质上来讲,反转新闻其实是由失实报道引发的一种新闻现象,它缺乏新闻的真实性,所以它具有新闻来源多样化、新闻报道碎花片、新闻主体标签化、新闻标题夸张化、受众情绪激烈化、新闻传播短暂化等特征,并且,在网络热点事件中,网络舆情都经历了“舆情发生阶段—舆情发酵阶段—舆情反转阶段—舆情平息阶段”的过程,事件态势和网上网上舆论成“V”形反转之势。





1、反转新闻的利与弊(17河北大学440论述)

2、反转新闻的特征和成因(17浙江传媒学院简答)

3、反转新闻现象(17中国传媒大学440名解)


二、反转新闻的特点


1、话题性极强。反转新闻之所以能够受到社会民众的强烈关注 ,是因为事件往往涉及社会热点、焦点、痛点问题。例如 ,近几年常见的因医患矛盾而形成的新闻话题 ,这类新闻从报道发生到终止 ,在民众的热议和讨论之下进一步推动了事件的发展 ,使其经历过至少一次的反转 ,使得话题的热度不断地升温 ,话题性也得到了增强。


2、传播速度迅速。新闻本身有极强的话题性 ,使其一经曝出就获得社会民众的强烈关注 ,使其迅速在网络中传播开来 ,社会舆论的产生也随之加速。随着这些被挖掘出来的真相逐渐被曝光 ,往往会使得该新闻事件在极短的时间里出现一次甚至多次的反转 ,从而使得网络媒体和网友的舆论立场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3)反转时间缩短。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不仅新闻传播的速度加快 ,新闻剧情出现反转现象的时间差也开始缩短了。在近几年出现的反转新闻中 ,新闻事件的反转时间大都在几天之内 ,有的甚至在 24 小时之内 ,如此的反转速度真是让媒体和网友应接不暇。


4)事件真相出人意料。反转新闻的最大特点便是 ,新闻的最终真相往往令人意想不到 ,通过不断更新事件的真相来推动剧情反转 ,也使得社会舆论随之不断变化。

二、反转新闻的特点

三、“反转新闻”的成因


(一)客观上,新闻复杂事实的调查和核实需要时间如安庆枪击案经过哈尔滨公安部门十余天的调查才揭开真相。


(二)新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是麦克风。新媒体时代下,自媒体的准入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体平台来发声参与社会讨论, 就像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一样。 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充斥着整个舆论空间, 信息的传递混乱而缺乏真实性, 人人都有话语权,但没有人去调查证,当各种意见被恶意引导,就可能变成具有破坏意义的舆论。


(三)媒体缺乏新闻专业主义。一方面 某 些 媒 体 故 意“避 重 就轻”“以偏概全”,对事实进行选择性报道;另一方面某些媒体对网络视频直接“拿来主义”,对新闻事实马虎应对,“大陆男童香港街头撒尿事件”中,就是凤凰视频直接对“网络流传视频”的“拿来”报道。


(四)意见领袖推波助澜。在很多新闻反转中,由于主流媒体没有及时发声,使得话语权被“网络大 V”所操控。“网络大 V”往往拥有数以万计的粉丝量,一个转发再加上“网络大 V”自身“独到”的见解,足够让粉丝情绪激动而失去理智。 他们的转发或评论只能让事态越发火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五)受众缺乏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 “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能力、评价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能力”。 多种多样的媒介渠道,纷繁复杂的新闻信息,使受众眼花缭乱,难辨是非真假, 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理性的头脑是个重要的问题。


四、反转新闻的负效应


新闻频繁反转不仅影响单条新闻的传播,也对新闻参与者、旁观者等造成了冲击,“舆论螺旋”持续将记者、新闻当事人、网民等个人,以及媒体、相关职能

部门等吸附进新闻传播过程,影响范围持续扩大。


(一)影响媒体公信力


由于新闻反转在网络上的频繁出现, 受众中出现了一种“期待新闻反转”的心理,即新闻发生后,网友作壁上观,不置可否,等待新闻反转的出现。但是,受众的这种心理,实际上已经默认了已报道的新闻是假新闻。 这种心理实际上体现的是受众对媒体的不信任, 以及受众置身于这样混乱的舆论环境中的焦虑感。


(二)损害社会信任机制


如果社会信任崩塌,整个社会陷入信任危机,一系列的矛盾就会凸显出来。 “庆安枪击案”的新闻反转摧毁了民众对于警察的信任, 加剧了警民矛盾;“罗一笑事件”的反转摧毁了人们对重症病人的爱心,增加了网民对于此类情况的不信任。这一个一个的反转剧蚕食着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即使事实的真相最终得到厘清,信任却已经缺失,想要再重建信任则异常困难。


(三)网络暴力伤害新闻当事人


自媒体的准入门槛很低,这样使得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受教育程度差异巨大的信息主体被置身于同一信息广场, 而理性的声音往往容易被感性情绪所裹挟。  在反转新闻中,处于风口浪尖的必然是涉事当事人, 在情况未明真相未现的情况下, 过多的新闻曝光会给当事人的生活带来巨大困扰。


(四)破坏舆论生态,阻碍其他新闻传播


当新闻被一次又一次反转, 受众心中会有一种被忽悠和被欺骗的感觉。 长此以往,他们面对媒体所传递的信息会持有保留甚至排斥的态度, 主流媒体将失去舆论引导力,这种情况下,整个舆论生态会呈现混乱的状态。 反转新闻消耗了极大的社会关注度,受众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 媒体的资源空间也是有限的, 当反转新闻频繁出现占用过多资源吸引社会关注度的时候, 一些本应该受到公众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却被其覆盖,这是一种非正常的现象,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消耗与浪费。


五、反转新闻负效应的对策


(一)网络监管部门加大审核惩治力度


网络的虚拟性和社交性,在不断激发公众表达欲望的同时,也削弱了公众的社会责任。 部分网络用户钻网络匿名制度的空子, 蓄意制造和传播谣言, 成为新闻反转的始作俑者。 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舆情反转现象,管理者应该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在治理过程中, 第一, 要加大新闻源头管理力度,建立信息的自我审核机制,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把好网络新闻生产的第一道关口第二,需编制对假新闻的官方鉴定标准和鉴定流程, 以避免因认定模糊而引起的舆论争议第三,可将官方网站、“两微一端”作为辟谣主战场,建立和强化辟谣机制,及时发声、澄清事实,让肇事方及时致歉第四,建立舆情处置统一战线,设置带有监督举报、辟谣发布、案例曝光等功能的信息平台, 并将此类平台长期面向社会公开,使公众监督和官方约束形成一股合力,倒逼出新闻的真实性


(二)改进媒体评估机制


对于媒体的评估,既要注重数量,更要注重质量。  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负向评价机制,比如因媒体报道失实出现不同程度的反转新闻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 对于该媒体的综合评价就要被扣分, 最终要探索建立一套促进媒体界良性发展的评价机制来激励媒体严谨报道。


(三)媒体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需要摈除焦虑的心态,需要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的回归。

媒体人应该回归新闻人本位,坚持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原则,坚持新闻自律,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严把新闻“出口”关,提高媒体的公信力。


(四)意见领袖正面引导网络舆论


在热点新闻事件中,不仅需要媒体极力查清事情真相,更需要具备较高素养的意见领袖,牢固把握网络意见这一舆情把控环节, 积极传播正面舆论,与理性网友站在一条线上,使理性网友的理性立场得到强化。 只有意见领袖与主流媒体齐心协力正面引导网络舆论,才能扭转整个事态。


(五)受众增强理性,提高媒介素养


受众一要锻炼独立思考能力,不盲目跟风、不偏听偏信,切勿跟风随大流,要有质疑精神,对问题有自己的基本认知;二要提高掌握新媒介的使用能力,学会利用媒介获取多方信源,对媒介内容加以辨别,自主获取信息,加强抵御不良信息的免疫能力;三是增加知识储备,形成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基本了解, 从而提高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批判性思维;四是遵循网络用语规范,秉承网络道德和责任,不要让网络成为暴力和极端情绪的发泄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