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的肢体语言

 tjboyue 2017-10-08


肢体语言,指老师把动作做出来,让学生去体会。太极拳传授时使用肢体语言,能够使学生对古法太极明其意。通过走架,弄清每一拳每一势的“法”和“术”,才能越练越精。


肢体语言属于“身传”的范畴。有种说法是:“宁传十口,不传一手;宁传十手,不传半摸。”很多时候,外形动作相似,但做这些动作时身体肌肉的劲力转换、气血的鼓荡,等等,都掩藏在衣服之下,从外表上是看不出来的。老师打出一式,到底用什么样的劲,打在身上有什么感觉,单靠看是看不出来的,更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师父就如同大厨,做一桌子菜,弟子看到菜的外形只在其次,吃到嘴里,尝到味道,才能洞悉其个中滋味,也才有可能做出相同的菜肴来。


  拳谱有云:“形正则气顺。”身正形顺,则内劲自出。寻访真师,就是为了正形。形正,并非指每一招式的运行路线固守不变,而是指身法要领正确。清朝武禹襄在《身法八要》一书中提出太极拳拳架的标准: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其传人郝月如又总结前辈心法,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中正、气沉丹田、分清虚实等身法。拳谱里,讲述身法要求之处很多,要领也很多,但是光凭这些文字,学生还是不知道应如何下手,更不知道怎么样才算做到位,每个招式是否应该用力?该用一分力还是三分力?……书上都无迹可循。身法又是太极拳的关键组成部分,应该从学生练基本功时就开始调节,贯彻到走架、打手、散手等各个阶段。各家太极拳招式都不尽相同,但身法却殊途同归。前辈名家教拳,多要求学生对每一拳势知其名称,熟其法度,明其用法,晓其变化。如果身法修炼得当,再掌握其他要领就比较容易,易于融会贯通。


 那么,怎样才能验证形体是否到位呢?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调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身形是否到位,练的人往往自己难以感觉得到,身 边的老师却容易看出,对学生指出后,学生把形体调节到位了,打出来感觉自然就不一样。


 太极拳创始之初,即作为一种技击术,每招每式都有具体的攻防含意。至今仍流传着杨露禅、杨班侯等前辈们出神入化的技击故事。习练者常常以为,学会了太极拳的招法,就掌握了太极拳的技击。其实不然,太极拳招法是前辈们千锤百练,总结出来的武术精华;而技击对抗时,对手是活人,不是木头,不可能让你痛快淋漓地去发挥每招每式的威力,你只能因敌制变,以示神奇。太极拳架就是“以意识为主宰”,在心理意识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下意识的肢体运动,这在太极拳理论中称为“知己功夫”。技击对抗是一种下意识(自然本能)的攻防运动,彼时拳脚交错,容不得你用理想化的招式去攻防,一旦应用失败,初学者往往会对太极拳的实用性心生怀疑。这大可不必,须知,武当太极的技击训练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的完整的训练体系,并不是仅仅学会了盘架、掌握了招式就能概括的。


 太极拳是以八个劲法“、捋、挤、按、采、挒、肘、靠”为主要技击方法,运用的核心是粘、连、黏、随,以不丢不顶、顺从不离、随屈就伸、人刚我柔为原则,使对手进退不得,完全被我之劲所控制。


从文字上看,就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具体感觉却只能通过肢体语言来感知。肢体语言能够清晰地描绘出来每种劲法的内涵火候的变化,老师做不出来,学生根本无从体会拳法的精妙。太极推手是肢体按照“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八劲法要求,进行的有一定对抗意义的条件反射运动,在太极拳理论中称为“知人功夫”。古拳论中说:由招数渐悟懂劲。太极拳的懂劲功夫是经过长期训练得出来的,前贤有云:“以心行意,以意行气,以气运身,随感而发。”太极拳家就是依赖于这种平素练就的下意识的感知和身体反应能力,来应付各种复杂的技击场面,有时出手动作做出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这就比单纯的比试招数技高一筹。前贤们所追求的就是这种“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功夫。


 通过修炼太极拳的盘架和推手,可由招熟到懂劲,在这个阶段,劲法及拳法的火候要靠老师指导和自身苦练才能真正习得,这其中,肢体语言的作用非常关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