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福建!一砖一瓦一片故乡情,质朴温润的洋头村

 天然首选 2017-10-08

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遇见,传统村落》第七期,带你走进八都镇洋头村。

洋头村的布局,有个浪漫的名称,叫“犀牛望月”。村子依山而建,所靠的山名叫仙人湾,坐西朝东走向,因村庄由高处望去,形似犀牛,西北方向无山峦遮挡,月亮东升,如“犀牛望月”情景。这种布局,也让房屋错落有致,层层叠叠而上。

洋头村为内盆地地势,村庄依山而建,北溪自闽坑绕村而下,水量充盈,水质清澈,山水秀美,自然风光优越。村前福口溪环绕流过,静静的河水,沿着两岸河柳、百亩竹林和千亩草场,向东缓缓流去。村民们引来清澈的山泉,注入村中,让山泉在全村家家户户门前流过。


走进洋头村,走进与自然融合的诗画。泛白的木门,凹陷的门槛,裂开的纹路都是时间无情的洗礼。绿水青山间散布着的一栋栋农家小院,乡邻爽朗的笑声四溢,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平淡都孕育着古朴沧桑而又耐人寻味的美。



黑瓦黄土房,一砖一瓦一片故乡情。老房记载的是这片水土过往的风华绝代,歌颂的是一首首风流绝唱。慢慢走,慢慢看,绿蔓爬上斑驳的墙头,生气盎然,脚底青砖裂开细小的纹路,是时光爬上脸颊的鱼尾纹。


陈永霄丨摄

村中有一座神农庙,这是村里负有盛名的地方。庙宇极为简朴,一个小院,一个狭长的厅堂,供奉着神农。洋头村位于溪畔,历史上常发大水。相传有一次,村里洪水过后,瘟疫泛滥。危急之时,一位有外村人来到村中,为村民除病。后来村民发觉,这就是神农氏,于是,便为他盖了庙宇,供奉其他为保佑村庄的神明。这也是古代村民面对自然灾害的朴素愿望。


庙中一间小屋内,有一顶楠木轿子,是神农庙的镇庙之宝,距今已有300多年。每年开春耕种之前,于正月十五、十六、十七三天,村民们就用楠木轿子抬着神农等塑像,到村庄及四周田园游走一番,之后,村民们才开始春耕劳动。这一习俗在当地已延续三百多年。


转过神农庙,便是大片的原始森林,这里古木参天,郁郁葱葱。古榕树、古枫树等参天大树应有尽有,比比皆是。其中更有珍稀树种红豆杉与“活化石”——桫椤树。桫椤树从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一路走来,栉沐风雨,竟在洋头村扎根生长。



值得一提的是森林里的另一奇观——“榕抱枫”(谐音“龙抱凤”)。一株有着500多年树龄而四季长青的古榕树,抱着同样树龄的一株红叶古枫树,在一同生长了500多年之后的今天,古枫树却静静躺在古榕树的怀抱里,幸福地死去。


大溪金俱乐部驴友丨摄


时间在洋头村放慢了脚步,独特的历史沉淀,街巷风貌,奇特森林,沿袭至今的传统习俗,都赋予了它更强的生命力,虽经风雨侵蚀,历沧桑变换,却不曾褪色,反而愈加鲜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