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系列疾病总论 (转载)

 benls 2017-10-09

心在生理上为君主之官,主血脉而藏神,为五脏六腑之主,开窍于舌,其华在面。血液的运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神气的旺盛又以物质为基础。属心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血行及神志的异常,涉及范围较广。笔者主要介绍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以及心衰等心脏疾病的辨证论治的病因病机和治疗经验。笔者把心系疾病疾病分为虚实两类,虚是指心之气血阴阳不足,实是指气滞,血瘀,痰浊等,然虚实之间经常兼夹互见,病机复杂,其治法亦随证应变。

一。气虚证和气虚血瘀证

一般来说,气虚证表现为气短乏力,怔忡,自汗,胸闷隐痛,活动后加剧,舌淡,脉虚或沉弱。以益气养心为治则。气虚血瘀证是在气虚日久的情况下,影响到血的运行,导致气血不畅,酿成气虚血瘀证的。主要表现为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心悸气短,动则为甚,神疲乏力,口唇及指甲发绀,舌淡紫,脉细涩。以补气活血为治则。

二。气阴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血瘀证

气阴两虚证表现为胸闷痛,气憋,心烦,手足心热,心悸烦热,口干,舌红少苔或暗红有薄苔,脉细数或脉弦数。以益气滋阴,养营通络为治则。若气阴亏耗日久,穷必及肾,阴亏阳浮,坎离失调,则心悸怔忡,心动过速,就会出现气阴两虚血瘀证,表现为胸痛,气短乏力,腰痛,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心悸怔忡,舌红少津,脉虚数。以益心气,养阴活血为治则。

三。阴阳两虚证

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心阴亏虚,濡润营养失职,形成阴阳两虚。多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律失常等。表现为气短心悸,自汗,精神萎靡,口干不欲饮,四肢欠温,舌红少苔,脉弱或结代。以振奋心阳,滋养心阴,使阴阳互动为治则。

四。气虚阳虚血瘀证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新竹血脉。心与肺气相互依存。心病一方面与气虚血瘀有关,又与肾阳衰微,元气不能上达有关。所以气虚阳虚血瘀证就表现为心悸,胸憋闷或胸痛,气短不能续,动则气乏声嘶,懒言神倦,口唇发绀,腰背酸痛,耳鸣,头昏目眩,小便频,尿有余沥,舌淡质紫暗,脉沉迟微弱。以补气活血,温补肾阳以纳气归元为治则。

五。气虚胸阳痹阻证

胸中阳气充沛,如“离照当空”,阴得阳气之施化,则水津四布,灌溉周身,气血运行调达无阻;若胸中阳气不振,痰饮结聚,痹阻气机,影响气血的运行,心之脉络瘀阻,因而产生冠心病等一系列症状。主要症状表现为胸前痛,或连背后,短气,舌体胖嫩,苔白腻,脉沉滑或短促。以益气通阳宣痹为治则。

六。阴虚阳亢证

本证多见于心肝同病:肝郁化热,心阴亏耗,阴虚阳亢,化热生风。多见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心痛,胸憋闷,伴烦躁易怒,头昏眩或痛胀,目干涩,耳鸣,肢麻或手足震颤,舌红绛,苔薄燥,脉弦数或弦滑。以滋阴潜阳,平肝清热为治则。

七。心血瘀阻证

心主血脉,若血行不畅,日久必酿成心血瘀阻证,皆因淤血内阻,心脉气机不畅。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憋闷刺痛,痛引肩背,重则痛不可忍,唇甲青紫,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以活血化瘀,通络宣痹为治则。

八。气滞痰湿阻络证

心气虚则影响脾之运化,脾与胃相表里。脾胃功能失调,则痰湿内生,胃气不和而上逆,痰湿与气逆交织,影响络脉通畅,形成冠心病的又一证型。由心涉及到脾胃,其临证表现特征多伴有消化道症状。具体表现为头晕,心悸,心绞痛发作时气憋欲吐,伴有气上逆攻冲,恶心吐逆,舌体胖大苔白腻,体质多肥胖,多痰。以和胃化痰通络为治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