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格成长:从神入的共振,到恰到好处的挫折

 好好努力1984 2017-10-09

最近,我自己的“自恋”正在经历着某种意义上的变迁,似乎正从一种飘在空中的浮夸,慢慢回归尘土的真实。或许,这和我近段时间在工作及生活上,所遭遇的某种程度的丧失与哀悼有关。但也正是这些“非创伤性”的挫折经验,冲刷着我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轻狂,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的有所不能和不如他人。这不是一条容易走的路,我自己也反反复复地摆荡了好多次,只是每一次的摆荡,既相似又不相似,因为体验在不断加深,“飘”的感觉在逐渐减弱。

最近,还是聚焦在了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上,读完了他的《精神分析治愈之道》,又开始了《自体的重建》,在听许豪冲老师讲自体,自己也准备着手就感兴趣的相关议题,写一个系列的文章。从专业成长的角度而言,也是从“无所不能”地想整合所有的理论流派,到慢慢承认,其实一个流派都没有掌握,所谓的中西合璧、融会贯通,不过是瞎扯淡,自欺欺人罢了。

但也并不能说,因此而否认之前的所有。这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如同婴孩的成长:刚刚学习精神分析的时候,就像是口欲期(哺乳期)的婴儿,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需要从“妈妈”那里不断汲取乳汁,让自己得以成长;慢慢发展出一些自己的技能了,就像是肛欲期(2岁左右)的小孩儿能走、能说话了,就尝试着想从妈妈的怀抱里挣脱,在自主与羞耻和内疚的挣扎中,迈向分离个体化;如果早期得到养育者足够的镜映与肯定,随着身体控制和语言技能的发展,孩子便进入充满了自我中心的阳具自恋期(3岁左右),这是自我感爆棚的时期,却又伴随着对自恋受损的焦虑;但最终需要进入并越过生殖器期(4~5岁),也就是俄狄浦斯期,既需要有勇气挑战,也需要能承受挫折,面对三角竞争关系中的自恋受挫,从 “夸大自体”慢慢回归“真实自体”,建立起现实意义上的自尊,并在代际的位阶序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这并不仅仅是我们最早年的成长历程,而是在生命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领域与挑战时,都有可能会经历的心理过程,只是如果早年的冲突没有解决,会影响成年后类似的情境下的应对罢了!

也是由此,想到科胡特谈到健康自体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步骤:神入的共振,和恰到好处的挫折。

神入的共振


神入(empathy),又称共情,是一个被广为使用,甚至被误用的词。因为很容易被认为光靠“爱”就能完成的疗愈,但其实不然。

就我的理解而言,我觉得科胡特语境下的“神入”主要有三层意涵:

首先,科胡特认为神入“界定了精神分析这一领域[1],他会比较强调,心理学工作者不是透过他人外显的行为,而是通过设身处地地进入(神入)他人的内心世界来搜集资料,并“同时保持客观观察者的立场[1]”。“它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观察工具[1]”,从这个角度而言,神入无好无坏、既好也坏。因为当我们能够洞悉一个人的内在世界,我们既可以帮TA,也可以害TA,就看起心动念了。

其次,神入为分析情境提供了一种新的氛围,这是基于自体心理学对自恋性患者的理解和治愈之道在理论上新的扩展,也就是对于具有支持性的“自体客体”的需求。通俗点来讲,具有自体障碍的人,在成长阶段缺乏来自“母亲”的镜映与“眼睛里闪烁的激赏的光芒”,和/或缺乏可以仰视与融合的理想化的 “父亲”,抑或缺乏那个本质上与自己 “孪生般”相似的重要他人,而造成的自体发展的停滞。而分析情境,就像是某种程度的“再养育”,“雌雄同体”的咨询师,在咨询场域之下,提供“自体客体”功能,满足来访者的不同需求,并促进其成长。从这个角度来说,咨询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面质来访者潜藏的性与攻击驱力,而更接近于“足够好的父母”,在抱持与引领之间,修复或代偿来访者的自体结构。

再次,神入是从理解到解析的连续谱。科胡特赋予了神入非常丰富而复杂的内涵。既有我们通常意义上对“神入”的理解,即“贴近经验”(experience-near)的抱持、同理与镜映;又有“远离经验”(experience-distant)的动力学与起源学的解析,类似于传统精神分析的“黄金策略”,即诠释。具体使用何种策略,依据来访者的需要,也有点类似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不同阶段对于父母神入的不同需求。对于一个襁褓期的婴儿来说,更需要与母亲紧密的身体连接、皮肤的触碰与抚摸,以及熟悉的气息带来的安全感等;但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对身体的控制能力以及语言的发展,与母亲的距离会慢慢拉开,孩子需要的不再是“无缝连结”,而是离开母亲去探索新领域时,回头能看到的“母亲肯定与鼓励的笑容[2]”(类似于依恋理论里的,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的作用)。随着孩子的成长,对神入的需要,会从比较低层次“贴近经验”的拥抱、抚触、理解等,到比较高层次“远离经验”的语言层面的解释,后者在分析情境中,就是对于来访者的“复杂往事在今日生活的喜怒哀乐上所扮演角色的体认[2]”,“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给被分析者一个正确的动力学解释和起源学上的重建,无非是向他进一步证明另一个人已经充分地理解了他[1]”。从这个角度而言,往往最深的解析,也是最深的共情不仅如此,从理解到解析,也是从密不可分的共振,到距离慢慢拉远,并在一个更成熟的水平上建立共情联结的过程。当然,更多使用理解,还是更多使用解析,就要看来访者的人格水平和成长需要了。

恰到好处的挫折

从精神分析的治愈而言,科胡特认为“借助的是心理结构(psychic structure)[1] 的建立”,而心理结构是“通过恰到好处的挫折和随着恰到好处的挫折而来的结果(即转变内化作用)而建立”。恰到好处的挫折(optimal frustration),其意涵更多是指“非创伤性的挫折”,也就是说其强度不至于大到被情绪压垮,可处理的挫折会引发成长。

关于这部分并不难理解,一方面,尽管从人类“趋乐避苦”的天性而言,我们希望被抱持、镜映、理解的环境永远存在,但从生活的现实而言,父母(或我们生命中其他的重要他人)作为有自身需求的独立个体,总有照顾不周的时候、总有不情愿的时候、总有他们的人格力所不能及的时候,也就是说,不满足的情况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在我们成长的不同阶段,必定要发展新的技能,去探索新的领域,除了成长的喜悦,也会有很多现实的限制,包括不可做的和做不了的。而在此时,父母(或者是发挥着父母功能的咨询师)如何经由“非创伤性的挫折”, 来促进孩子/来访者的成长,则至关重要。

我个人的理解,关于“恰到好处的挫折”,有两个比较重要的意涵:

首先,针对不被满足的理解与解析。科胡特在《精神分析治愈之道》中举了这样的案例,分析师因为个人安排,而在近期需要取消一次会面。我们也可以想象为,妈妈需要出差一周,而把孩子临时放到外婆家寄养。在这个案例中,来访者陷入了沉默与退缩,看起来是个未被满足的挫败经验。而如何将这种挫败转化为能够促进心理结构发展的“恰到好处的挫折”呢?科胡特谈到了“理解”与“解析”两个不同阶段的重要性。

从同理来访者开始,“你不想和我说话,是因为你对我宣布将取消一次会谈感到不舒服,这事情似乎毫无准备而且也太突然了[2]”。同理不舒服的感觉,但是并不会因为来访者不舒服,就按其需要做出行动(例如取消行程,会谈照常),用“共情的联结取代来访者实际上的需求满足[1]”,此时,真正的需求虽然仍未被满足,但并不具有创伤性,也就是“恰到好处的挫折”。这是第一步,但并不完整。并不仅仅只是理解,同时也需要对于来访者在这件事情上引起如此反应的动力学和起源学的意涵进行解释,“你这样感觉是因为,你必须依靠我而有安全和完整的感觉,所以切断时会感到破裂的感觉。[2](动力学解释)”“你对这类破裂特别敏感,是因为当你小时候,就像所有的孩子一样,需要母亲持续、不间断的出现才能感到安全与完整。你寂寞且忧郁的母亲常常离你而去——而且通常并没有怎么留心到你——和她的母亲一起去长途旅行,而让你和一个换过一个的奶妈相处,而奶妈们并不了解你。[2] (起源学解释)”

不论是理解还是解析,都是神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由来访者被深深看到和安抚到的情绪,未被满足的经验,不再是 “创伤”,而成为能够承受的分离,并在一次次地循环往复中,从未满足经验中恢复的弹性能力增加,新的自体结构将会获得,而既存的结构也会更坚实[2]

其次,没有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这恐怕是科胡特最著名的语录之一,早在1963年就提出来了。当时,他还尝试在弗洛伊德的驱力理论的框架下加以补充,而没有发展出独立的自体心理学。主要是论及父母面对孩子的攻击与性驱力时,“父母以一种平静的、安慰的、爱的态度所对待,而不是以一种反攻击的态度所对待,因此内投了很多恰到好处的挫折的经验后,孩子后来就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驱力需求。[1]”科胡特会特别认为,弗洛伊德语境下的“阉割焦虑”其实是父母不恰当地以过度刺激或敌意地回应所造成的病态结果,而非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常态。如果父母能够以“共情性的欢乐与骄傲的喜悦之情[1]”面对孩子俄狄浦斯期在情感和坚决方面新的发展,但就现实的层面,并不予以完全的满足(譬如并不真的将夫妻关系让位于父女/母子关系),那么,孩子将“在整体上带有振奋的感觉,这种感觉伴随着成熟与发展的进行。[1]

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可能并不仅仅针对于俄狄浦斯期的发展,不同的阶段可能都是如此,父母是否能够带着共情的喜悦面对孩子新的成长,但就“现实原则”的限制而言,还是要给予“恰到好处的挫折”。可能这一点,还可以因应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挫败,共情其挫败的痛苦体验,接纳并安抚其受伤处,但也接受挫败的现实,并以一种 “非创伤性的”状态整合进人格,成为更丰富而饱满的自体的一部分。



谨以此文,作为关于神入的共振,与恰到好处的挫折,这个重要议题的初探!




参考文献:

[1]  Heinz Kohut, 精神分析治愈之道, 訾非 曲清和 张帆 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8月第1

[2] Allen M. Siegel, 汉斯·柯赫与自体心理学. 叶宇记 译, 远流出版公司, 20056月第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