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语声调:阴阳、平仄、入派三声

 天姿6f4mp8mcvj 2017-10-09

中古汉语语音的声调是四声八调系统。四声就是平、上、去、入,各分阴阳,这样就成了八调,所以我们今天说声调,在古代“声”和“调”是两件事。“声”是调型问题,“调”是调值问题。

什么是调分阴阳?这个事情其实也说不太好,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多的看法就是,阴,就是说这个字的声母是清声,阳,就是这个字的生母是浊声

什么是清声?什么是浊声?大概说起来就是,清声的发音部位比较靠上,浊声的发音部位比较靠下。你把手放在锁骨这里,发一个声母辅音,感觉到震动的就是浊音,感受不到震动的就是清音。现在普通话里没有浊音了,但是很多地方方言还有,尤其在南方。

比如说平声的声调就有两种,一种高一点,这个字的声母是清声母,就叫阴平;一种低一些,它的声母是浊声母,就叫阳平。

同样,上声也分为阴上、阳上,去声也分为阴去、阳去,入声也分为阴入、阳入。这就是四声八调系统。

什么是平仄呢?平声就叫平,上、去、入合起来叫仄。为什么这么分呢?为什么一三分,不二二分呢?这事以后再做解释。先这么记着。

入派三声是中古声调至今最大的变化。中古音的入声这个声调,在普通话里没有了。为什么没有了呢?因为北方民族不善于说这个声调。入声这个声调在粤语等很多方言里还有,是种很短促的音,后面带一个塞音尾,好像说到一半突然被堵住了一样。北方那些豪放的马上民族他们说不来这声儿,就把这声儿呢,说成了平、上、去声,这就叫入派三声。

另外,全浊的阳上变成了去声,比如“上”这个字,现在是读四声,向下的,原来是三声,向上的。

还有,北方这些民族他们基本上是阿尔泰语系,阿尔泰语系的浊声很多,所以他们见到汉语的这个浊音字,好像就特有感觉,一有感觉就可能说过头了,所以好多阳上的字就变成了去声,而阳平这个声调,它曾经是古音最低层的,声音最低的一个声调,结果被这些北方的民族呢,读成了一个向上翘的声音。这样一来,调型都变了,原来是平的,现在改成往上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声调,就是今天普通话的第二声。而阴去、阳去后来合并,这样就形成了近古音。近古音和普通话就很接近了,在声调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普通话一声,就是原来的阴平,二声就是原来的阳平,三声就是原来的上声,四声就是原来的去声,另外浊上变去,入派三声。

通过普通话的四声反推中古音的平仄,有一个口诀:

一二声平三四仄,入声归仄很奇特。

就是说普通话一声和二声就是原来的平声,三声和四声就是原来的仄声,入声呢,得单独挑出来,它们也是仄声。

这说的是中古音,那么上古音呢?关于上古音,因为它的记载比较少,争议就比较大。上古音的阴阳大概是不太清楚的,但是四声应该是存在的。看《诗经》的押韵,基本上是四声分押的。学术界有“古无上声”“古无去声”“上古汉语无声调”等多种说法,但我还是赞同王力先生的“四声一贯论”。

上古音和中古音有变化吗?有的,比如说上古音的很多入声字,到了中古音就变成了去声。但是变化不是那么大。


徐健顺《普通话吟诵教程》连载

“声调的涵义”第二部分



徐健顺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促进会首席专家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吟诵分会秘书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