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杨虚杰——出版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建议与对策

 书元0aljqkkfhi 2017-10-10

杨虚杰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曾几何时,被冠以“为人做嫁衣”的编辑已经无力为作者缝制一件精美无瑕(疵)的嫁衣,曾几何时,“无错不成书”的这句调侃,成为读者对图书失去信任进而失去尊崇的切实表达。如果出版社自己不再警醒,不再自重,绝不危言耸听,损失的是出版这个行业的整体塌陷,自己成为自己的“掘墓人”。

那么好编辑难寻,出版水准总体下降,差错率增加,不合格产品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是什么?只有找到症,才能开出药。

一:图书行业收入水准的总体下降,从业人员并非社会中一流的毕业生或者佼佼者,没有高水准的人才流入这个行业,使得这个高度凭借个人能力与创意力的行业总体水平下降。

我们知道,一本书从策划创意到编辑营销,全是由一个人来主导,这个人是责任编辑或者策划编辑,这本书一个照着模板与流水线的工业化操作可以完成的工作,同样一部书稿,不是同一个人编,最后情形肯定很不一样。这个高度依赖个人才华与能力的行业,应该是将在思想境界、文字、创意等趋于一流的人吸引到本行业来。事实证明,无论商务印书馆还是中华书局在早期都是有一大批有学识、有担当、有才华的文化大家引领,才创下了一份到今天仍然值得圈点的基业。但今天的现实是图书这个行业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回报小,行业总体收入低,那些北大、清华以及知名高等院校的拔尖人才基本在金融或者投资等领域,就是文科院系的学生,首选也是读完博士后到留在高校任教,愿意到出版社的很少。但是1977、1978届的很多北大中文系、历史系的毕业生,都是直接到出版社或者期刊社报道。此地绝非说普通院校没有好学生,事实证明一流学生趋向哪个行业,说明哪个行业受到拥趸,反过来也一样。目前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的前三年,在出版社的年薪充其量是7-9万元,在出版界,前三年基本是学习和打基础阶段,但也是年轻人安家等最紧张的阶段,出版社的收入水平以及行业特点,使得一流毕业生不会来,留不住。

二:很多部委所属的出版社招聘方式不适合出版社的人才需要,招聘到的人不是热爱书的人。

出版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就是说他是为读者生产好书的,如果编辑不喜欢书,或者对阅读,对图书没有感觉,一定做不好图书。在这里学历高,不等于爱读书,分数高不等于对图书有感觉,特别是我们目前采取的标准化考试,会考试的人也许与爱读书的人恰恰是分离的。而目前有的国家部委所属的出版社,他们在招聘的时候往往是跟随部委一起招聘,先是文化课考试,但多是公务员考试内容,就与作为编辑的需求截然不同,然后的面试也是出题委员会的标准题目,主要考察应变能力等等。事实上,出版社要求编辑的是文字能力以及对书的感知。这些内容在招聘考核中全部被屏蔽掉。最后的结果是,高分的人进来并不喜欢编辑工作,好学生进来不过是为了留京户口。在三五年以后,当时留下的人多半选择离开,而且多半选择做别的行业,这三年——五年时间,出版社白白培养,损失及其严重。

三:出版社是“慢工出细活”的行业,现在出版社的考核方式,多是要求编辑“少吃草多打粮”,忽视对年轻编辑的培养。不符合编辑培养规律。

做一本书,或者说对于图书出版的产业链来说,从编辑到校对,从印刷到营销,环节之多,之复杂,之重要,不在出版行业是很难体会的,在这个行业没有3-5年时间,不太可能创造效益,现在的年轻编辑来了时间不长,就开始亲自操刀做书,出版社希望他们在一线,早日打回粮食,创造效益,也开始给他们一些考核指标,回款任务。殊不知,越是这样“拔苗揠长”,越不利于他们成长,原因是没有对出版的深刻认识,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长时间的耳濡目染,或者使他们“出师不捷身先死”,找不到方向而离开,或者成为匠人,奋斗在低档的书稿海洋中,造成职业的倦怠。我们知道三联书店的沈昌文等老先生,他们都是校对出身,从文员做起,但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代出版家,这都是时间的力量,要给年轻的编辑以时间。

以上种种关于出版社从业人员遭遇职业困境的现状,都是从出版行业发生的变化着眼而加以分析的,出版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及现实的逼仄环境中,并没有多加笔墨在人员的培养上。然而同时,也必须看到,随着欧美等标准化考试形式的进入,随着电子产品的入侵,80后,特别是90后,在汉语字词的书写,文字的表达以及词语的辨识是断崖式的下滑,写得太少,只是判断对错;写得太少,只是选择题。这一代人对汉字越来越不敏感,越来越隔膜。所以,编辑水准的下降,在此时是集体的,是不可遏制的。

在此基础上,对于出版社从业人才的培养有如下建议:

一:正确认识编辑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让他们因此从事文字工作而有尊严地生活。编辑以及出版社的业务一线人员,从事的是文化事业,是人类精神产品的从业者,从小学到硕士毕业,很难想象,不是一个认真读书的好孩子可以从事这份职业,但是他们的近20年求学后,若不能让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过上踏实体面的生活,很难想象他们能够安心和专心。当然,这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这是一个产业链的问题。建议提高书价,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回报,采可以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当然还有其他办法,比如减少编辑们的税收等等,需要从国家层面予以重视。

二:编辑的职业资格与能否上岗应该区别对待,建议相关部门应该规定并非拿到编辑证书就可以做责任编辑。从目前来说,编辑资格考试(分初级和中级),多数出版社都作为编辑从业的一个资格,更有很多出版社在招聘的时候写到“有编辑证者优先”。按照总署相关规定,这固然不错,但在笔者看来,仅此还是不够的,是否有编辑证书,应该作为能否成为责任编辑的条件之一。事实证明,编辑资格考试,一个才出校门的学生,即使没有太做过编辑,通过死记硬背,依然可以轻松考过,但是此时并不代表他在编辑书稿时可以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编辑了,原因很简单,我们的编辑考试中,有很多是死记硬背的,这些对于一些必须的条款是可以的,但从修改文稿,从编辑图书,仅此这样一点是不够的,编辑证应该是编辑从业的条件之一,从此之外,还应该确定每个出版社自己相应的“责任编辑”标准。

三:各高校应该在本科阶段,为学生开设出版文化课程,这有利于学生了解出版文化,也有利于培养交叉地带的出版人才。据了解,在美国,各大高校的本科学生,都有出版课程,培养他们对书籍出版书籍写作书籍印刷的初步认识,这些普及教育有两大帮助,一是这些学生有一些今后会成为作者,会写书,了解出版文化有利于他们与出版社都沟通,达成共同愿景;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这些无论学文、学理,学习各种专业的人,今后在成为编辑的时候都能更加理解编辑出版的真谛,能够在学科 出版后,给自己今后在出版社就业加上一种可能性。出版,作为一项既是技术又是艺术的手艺活,在适当的时候接入,比专门来学习效果更加好。就好比我们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时的困惑是没有学科背景,而我们需要的专业性强的编辑又没有一点编辑常识,这两方面都是缺憾。特别是专业性强、技术水准要求高的出版社,那些懂出版的理工科背景的人一定会抢手。

小众、专业、数字化与国际化,未来出版的变化使得对出版从业人员要求越来越高,未来,谁抓住了人,谁就能完胜。但是出版人才的培养绝不是一蹴而就,绝不是名校加高分就可以。出版是非常特殊的一个行业,激情、热情、热爱、天分与才华缺一不可。对图书的执着的追求,对文字高度的敏感与敏锐,不断更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应变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大家爱说的是“我们处于一个最好的年代”,但从对一个编辑的培养角度来说,恰恰是一个最江河日下的时刻。不是我们能不能改变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改变,不然我们是自己的掘墓人,有一天读者会说,你们编的书我们不用看了。


来源:韬奋出版人才论坛征文参评办公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