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培养孩子「迎难而上」的思维习惯?

 开华文摘 2017-10-10

首先,我想给你介绍一个大事:

2017年9月19日,全球奖金最高的教育奖项“一丹奖”公布首届获奖名单,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Carol S. Dweck)摘获“一丹教育研究奖”。

而她获奖的原因,就是因为发现了:成长型思维

她提出了如何利用成长型思维来促进孩子“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其次,您提的这个问题,其实是关于帮助孩子如何建立自信心和行为模式的问题。

如果孩子“碰到难题不愿自己去解决”,那么,其实从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我们家长,曾经对待孩子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正是大人过去跟孩子的互动模式,造成孩子“总要请别人帮忙”的行为。

总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

1、跟孩子从小形成的做事模式有关。

比如说,当孩子摔跤的时候,我们家长通常不会帮他去总结和认识到摔跤的原因,鼓励和支持他再去尝试,只是会常常大声提醒:'你忘记了你在那里摔过跤吗?'

言下之意就是说在那摔过的你还敢去,真是不知道怕!而这样的一种提醒就形成了孩子遇见困难不懂面对行为模式,就形成了孩子在遇到困难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困难”上,而不是去想如何解决困难上。

2、跟家长没有帮孩子积累面对困难的经验有关。

孩子的任何一种行为模式和能力,都需要我们家长去为他积累相关的经验。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们家长帮孩子积累的都是遇见困难就放弃的经验,而没有帮孩子去积累遇到困难,去面对困难和解决困难的经验,所以孩子才“总要请别人帮忙”。

了解了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请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1、做孩子的鼓励者和支持者。

当孩子拉你去解决困难的时候,你会跟他一起研究和分析这个困难,然后跟他一起去解决并在事后告诉孩子在刚才的做法中,有那些做得好的地方,并鼓励和赞赏他。并告诉他:你相信他下次会做得更好,更棒的!

2、做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啦啦队.

多给予孩子为我们做事的机会。并在一旁为他鼓劲、加油,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以便让他可以顺利成功的完成,从而增强他的自信心。

3、焦点转移引导法。

我们不做那个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的困难“放大者”和“恐吓者”。我们要做困难“分析者”和“焦点转移者”!也就是说,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把焦点、关注点放在如何去解决上,也就是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困难上,而不是困难本身上。比如说:爬高摔倒了,跟他一起去看刚才为什么会摔倒?是手没抓稳还是脚没站稳?。。。找出原因后,就鼓励他再次尝试,告诉他你会在旁边支持保护他的,加油吧!

这样,我们就帮孩子建立了遇到困难就乐意去面对的成就机制——我可以!我很棒的!我会做!这样,我们的孩子就具备了这种遇到困难,去思考、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思维模式,成为一个自信勇敢的孩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