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孙富文 2017-10-11

痰饮水饮病的机理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张仲景多次提到水饮病,水饮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象。在古人的思维中认为,气在流动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并且阻碍之处温度较低时,气则化为水,或聚于某处而不流通,久之气所聚之处潮湿而为水,水为气的凝结状态。

人体出现水饮之象的机理与天地一样。当人体的气流通顺利,则不会有水饮;当人体的气流通遇到阻碍时,并且阻碍的位置相对偏于四肢肌表,因肌表的温度低于内里的温度,气就会凝结成水,阻碍气运行之物古人便认为是痰。或者气流动较慢,并且气可以流动到肌表,久之就会形成水饮。水饮病外在表现为四肢沉重,头沉重,胸闷等,表现可千变万化,只要掌握了水饮之象的机理,一眼就可识别。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痰饮水饮病脉证

水饮在脉象上会表现出如按琴弦的弦脉。正常人的脉搏感觉应该像一个小珠子从指 下轻轻滑过,这说明人体之气运行得非常顺畅,如果滑过较快说明病人气动得过快,表现往往为热或燥象。当感觉脉不是从指下滑过,而是如一根琴弦或者一根竹竿样上下搏动,这就说明前方不通。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如果脉搏搏起较快而回落较慢,同时多数会在脉搏的某处摸到如豆大的比较结实的脉搏,说明水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气被阻滞所致;如果脉搏搏起较慢而回落较快,说明水饮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气运行缓慢而致。如果气流动受到阻碍的位置偏于内里,内里温度高,不会形成水饮,只会形成气滞,其表现为气胀满不通。脉象上这种气滞不通也会形成弦脉象,只是这种弦脉搏动位置一定很沉,并且脉搏较细。

痰饮水饮病治疗方法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1. 治疗气滞以理气为要,如果是因为气无力运行而产生内里瘀滞,则需温通,可以根据具体六经病选方,如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通脉四逆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如果是因为气被阻塞,则可以根据具体六经选宣通气机之剂,如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四逆散等。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2. 痰饮水饮病的治疗:对于因气被阻塞而引起的水饮病,治疗当先解开阻塞之处,使气正常流通,常用的方法为开鬼门、洁净腑、去宛陈莝。如果阻塞之处很表浅,病人表现如身热不扬、汗出不畅、身重痛、口黏腻等肌表症状,脉象浮,治疗方法一般选汗法,选药如麻黄加术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小青龙汤、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等。

3. 如果阻塞之处较肌表稍微深一些,病人表现如口苦、头汗出、身黄、小便不畅等,脉象稍浮,治疗方法一般选利小便法,选方如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等,茵陈蒿汤必须先煎茵陈,并根据病人体质调整栀子、大黄的用量及煎服时间,以使水饮从小便利,若服用茵陈蒿汤后泻下往往病情会加重。如果阻塞之处深入,病人表现有口干、胸闷、腹胀等,脉象偏于中取或稍沉,治疗一般选下法,选方如生姜泻心汤、陷胸汤、陷胸丸、十枣汤等。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4. 去水饮必须因势利导,不正确的疏导方式,不仅不能解开阻塞之郁结,反而可以损伤人体之气,使得阻塞之处更难解开。并且在气已受损后如再加之有阻塞,不足的气无力解开郁结就会躁动起来,脉象表现就会在弦的同时脉率增快,凡是弦脉同时脉率又快,除感受瘟疫外,大部分都是被医生误治的。如因酗酒、吸毒、劳逸过度等因素使病情加重,治疗时需先去除诱因。治疗方式无论发汗还是泻下都需谨慎,因为气已经少了并且躁动了,要防止解开瘀滞之后气暴出,选方宜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葛根黄芩黄连汤等。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温与和

很多气被阻塞引起的水饮病,由于阻塞时间较长,或者被误治过多等,会出现即使解开阻塞之处,气仍运 行不通畅,此时可以按照气流动慢引起的水饮病治疗凡是因气流动慢而形成水饮病的治疗大法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最核心的就是“温”与“和”。所谓“温”就是用温药使气有动力去化水饮,“和”就是用走窜性的药使气动起来。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温”与“和”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酌情配伍,如果选药过温,而走窜不及时,就会郁而化热,水饮未化反增新病;如果选药过于走窜,而温不及时,就会使气短时间快速动一下,能短时间化掉部分水饮,但是使气过于走窜本就伤气,气被伤则只能短时间气运行较快,药力一过气反而运行更慢,水饮反倒会加重。如果有水饮同时内里已虚,脉象上尺脉空虚,则不能用走窜的药,只需用理中汤、甘草干姜汤之属温中,待内里气足自会将水饮运化开;如果内里很结实,脉象关尺都很有力,直接选温性走窜类药即可,如真武汤等。临床一般根据水饮留滞的部位,脉象的浮、中、沉,选择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茯苓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肾 着汤等。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中医中药痰饮病脉证论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