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金色年华554 2017-10-11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第一次是从东汉末年开始,被古人称为“伤寒”的瘟疫在全国范围内突然爆发,无数人感染瘟疫而丧生,人口大规模下降,造成社会混乱,军阀割据,东汉鼎盛时期中国有6500万人,到了三国时代仅剩2000多万人,西晋短暂统一后人口恢复到3500万,八王之乱后,塞外诸民族趁机内迁,史称“五胡乱华”,北方士族南迁,在南部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诸民族对中国北部的入侵和各民族政权之间频繁的战争使中国北部人口大量减少。由于史料缺乏。关于此时中国北部的人口数量至今没有定论。中国南部东晋统治区域内人口约为1700万。到了南北朝时代,北部人口逐渐恢复,南部也有所增长。其中北朝约3000万人,南朝约2000万人。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第二次是因为蒙古入侵。从宋代开始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北宋时中国有近1.3亿人,南宋—金时代中国有1.4亿以上的人口。其中南宋8500万人,金朝5600万人。蒙古帝国于13世纪初崛起,开始入侵中国,用了30年时间消灭金朝,征服中国北部,使中国北方人口减少85%以上,仅剩不到1000万。用了40年时间灭南宋,使中国南部人口减少30%,1279年占领中国全境后,中国约有7000万人,短短70多年时间就使中国人口减少一半。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明代以后,中国人口迅速恢复,万历时代人口达到2亿峰值,17世纪后人口增长停滞并开始下降,到了清帝国中期,也就是18世纪才开始快速增长,关于明末清初的人口争议较大。暂且不表。

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是从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被称为五胡乱华时期。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从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陆迁徙,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汉王朝的军事征服以及他们为弥补中原兵力和劳动力的不足而对少数民族的招诱。与此同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势力的消长变化也引起一些民族内迁。在这一过程中,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泛称“五胡”。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础。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发生在唐天宝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这次战乱虽然仅仅持续了七年(755——763年),但是,中原地区人民南迁并没有因为战乱的结束而终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国时期,南迁的中原地区人民仍相望于道。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状况。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进一步开发,特别是江淮、太湖地区荒地被大量开垦,成为我国新的财富地区,到五代时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是从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至南宋末年。1161年金撕毁了与宋的和约,大举南侵。淮河流域成为主要战场,迫使淮河流域的人民南迁到长江流域,主要迁移到浙江、江苏、湖南、江西等地。忽必烈继承汗位以后,于1273年出动大批蒙古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地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进入今天的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两宋时期,北民的进一步南迁,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重要作用,

盘点中国历史上两次人口大规模减少,三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