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日记:小故事

 昵称535749 2017-10-11

2017-10-10 23:58 | 豆瓣



糯米,北方叫江米,而我家里喜欢叫它酒米。小时候,虽然我不知道为什么这种米的名字里有个“酒”字,但我一直很喜欢,当它是一种神奇的食材,因为酒米能做成酒米饭、粽子、叶儿粑等等。每次我让姥姥蒸酒米饭,她总是一边抱怨麻烦,一边又问我“是不是特别喜欢吃,忍不住了”,见到我一脸期待的样子,她会忍不住笑起来。等我年纪稍大点儿了,我被介绍给了一种新的饮品——米酒。现在回忆起来,我叫了糯米这么久的“酒米”,都是为了那一天清晨的恍然大悟——酒米就是做米酒的米。

还住在四川的时候,想吃米酒了就上街去打,当地叫“醪糟粉子”,早上铺子的伙计用四川话吆喝着大家来买。离开四川之后,每次想喝米酒就得去上海菜的馆子,点酒酿小丸子。现在常年在外,能吃到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偶尔喝到也不是记忆里的味道。

今年春节我回姥姥和姥爷家,他俩已经搬到天津(家中诸多变故,按下不表)。那两周,我天天晚起晚睡,各种从前喜欢吃的菜轮番品尝,当然也包括了酒米饭和粽子,我日日涨的饱饱地摊在沙发上。有天晚上吃完饭也刷完碗了,我和姥爷已经开始看电视,姥姥却半天没有过来。我去厨房找她,发现她又开着火,在蒸东西。我问她要做什么,她说要给我做一次米酒,想必我都很久没吃过了,一定很馋。我小时候从没见过她做米酒,以为只能上街去买,所以我很惊讶地问她在家怎么做,为什么从没见过你做。姥姥说,因为做这个可太麻烦了,锅碗瓢盆都得洗干净烫一遍,以保证无菌;手也要干净;要提前泡了米蒸熟,还要控制发酵温度、时间。那天晚上,我看着她蒸完饭,打散晾凉,混上酵母,然后一点点装到小坛子里。最后她告诉我,要在米的中间挖个小坑,过一两天,看见小坑里有酒了,就是发酵好了。不久,我吃上了想念已久的醪糟粉子。

我离开家的那天,在我的要求下,姥姥给我就装一点儿酒米和一点儿酵母,把做法又交代了一遍,并给了我一个洗净的小陶罐。现在,大半年过去了,上周天气由热变凉,我终于想起自己还有酒米和酵母,就清早起来泡了酒米。下班回来,我找出姥姥给的小陶罐,接上烧开的水放在一边儿;然后插上电蒸锅,用家里带来的屉布包上已经膨胀了的酒米,上锅蒸。一边蒸一边烫了其他要用到的容器和工具,并准备了凉的饮用水以便做的过程中涮手。总之,整个过程手忙脚乱,装罐的时候也有很多米掉出来。虽然如此,最后,我还是成功地把干净的酒米都装进了陶罐,挖好小坑,然后封了起来。

第三天早上开罐的时候,我已经能闻到淡淡的酒香:没有混杂其他的味道,只有酒精和米的香气 —— 看来无菌做的不错,没有污染。舀出来喝的那一刻我有一点儿感动,又有些其他说不上的滋味。这是我第一次做出“家的味道”。不只是春节姥姥做给我喝的味道,还有小的时候从四川老家那间小铺子买的醪糟的味道。不是大城市里那种寡淡的,没有几颗米的米酒;而是朴实的,刚刚酿出来,伴着打团儿的酒米的那种感觉。当然,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感慨,快快的喝上一碗,吃过早饭,就出门去了。路上我给姥姥发了个语音和照片,告诉她我头一回酿米酒就成功了,非常好吃。久违地,被她大大夸奖了一番。

(2017/9/14 23:00写给“食帖”)

注:醪糟其实是糯米的初级发酵品,一般加入水冲淡之后再饮用,而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米酒是酒精含量更高的一种饮品。

豆瓣日记:小故事

我酿的醪糟

另外,除了黄酒,米酒也是适合蒸螃蟹或和螃蟹一起饮用的酒。亦可以和姜一起做成佐料。

附:秋天梭子蟹的选购指南

梭子蟹是海蟹,北方这个时候多是锈斑梭子蟹,背上有很多锈斑花纹。而南方沿海多是背上有三个“眼睛”的红星梭子蟹。不论是哪个品种,中秋前后都是梭子蟹长大换壳的季节。双壳的梭子蟹为了换壳会长特别满,肉很多,好吃。要分辨“双壳蟹”很简单,它们不分长脐(肚子上的腮盖)圆脐,而是长着三角形的肚脐。看见这样肚脐的梭子蟹一定很肥哟。试试吧。

豆瓣日记:小故事

中秋的红星梭子蟹

我自己做饭的相册在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