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天看33本书之六、《八仙》

 万物为师168 2017-10-11
100天看33本书,我从2017年9月27日-2018年1月4日这100天里要看33本书,这是我要做的事,有朋友一起来挑战自己么?
​  八仙这本书作者是汪曾祺,能引起兴趣让我看这本书,是因为书中第一章节讲的是释迦牟尼,在考导游证时,有一次老师讲到佛教,讲到释迦牟尼,是净饭王的儿子,讲到他母亲怀他之前做了一个梦,梦见一头大象,生释迦牟尼回娘家时,在路上从右肋就生出来了,然后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地之间,唯我独尊”。释迦牟尼的这个造型我们也在很多寺庙见过,不知为啥我对释迦牟尼的历史有很大的兴趣。
​    翻开这本书,前面的内容和老师讲的一样,顿时让我对这本书兴趣盎然。释迦牟尼是约在公元前6世纪中叶,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春秋时代,和孔子同时。“释迦”是族名,“牟尼”是圣者的意思,在古印度,凡有大智慧者,皆称“牟尼”。“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之圣人。
​    释迦牟尼在在佛之前,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长子。母亲是拘利族天臂城主善觉大王胞妹摩耶。国王勤政爱民,夫人端庄美丽,夫妻两人感情很好。一天在散步,夫人看见母鹿在乳子,不禁触景生情,劝国王多纳嫔妾、生子嗣。国王言:即断子嗣,誓不再娶。
​    一天夜晚夫人在花园中入睡,梦见六牙白象,自天而降,入于夫人右肋。随后夫人怀孕,生下太子之后七天,夫人就去世了,太子是由夫人的妹妹抚育长大的,太子自七岁就学五明和四吠陀。长大之后就闷闷不乐,也娶了一城之女,生下一子。太子初生时,有仙人曾为太子看相,预言“如此相好之身,若在家者,年一十九,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智,广济天下。”国王极为担心,深恐太子早岁出家,所以国王以俗世五欲牵系太子,然太子终是出家,成佛后,救度众生,收获很多弟子,在八十岁时圆寂。
​   东门——老人;南门——病人;西门——死人——园林——修行者
​ 
​    八仙是我比较陌生的,我只知道很多园林、寺庙的雕朔都有八仙的影子,但我记不全,只知道有吕洞宾、铁拐李、何仙姑,看完这本书会清楚知道了和他们所持的“法器”。
​    汉钟离的芭蕉扇;
​    吕洞宾的宝剑;
​    张果老的渔鼓简板;
​    韩湘子的笛子;
​    蓝采和的花篮;
​    何仙姑的荷花;
​    铁拐支的葫芦;
​    曹国舅的拍板;
​    每一位仙人都有一个故事。多读书,使人明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