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数各博物珍品藏商代玉器——早中期(壹)

 天宇楼33 2017-10-11

随着原始氏族制度的解体,奴隶制国家的建立以及礼仪制度的逐步完善和深化,商周玉器随之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商代(约公元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玉器在继承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基础上,与青铜器艺术互为借鉴、互为影响,相辅相成。

它不仅继续承担着沟通天地鬼神的神圣职责,同时也成了贵族阶层显示身份地位高低尊卑甚至是王权的信物,即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因此商周玉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前所未有。


《玉圭》商代早器

长21.1、宽6.4厘米

1976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挖窑时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牙璋》商代早期

通长49.6、宽5.9—9、厚0.9厘米

1974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在造型上,商代玉器常常因物赋形,展示了艺术家们高超的技巧,并在像生造型中实现了摹形与传神的统一。其匀称的比例和形与色的统一,既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造化法则的领悟。又反映了我国先人的独创性。

在纹饰上,商代玉器以线条为主,采用线面结和浮雕、圆雕等手法。纹饰灵活多变,栩栩如生,显得更为细腻、精致。其风格则具有崇尚自然和神人合一的宗教色彩等特点。


《玉戈》商代早期

通长21.9、援宽4.7、厚0.8厘米

1967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挖窑时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戚》商代早期

长10.8、刃宽10、厚0.6厘米

1975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5号坑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商代早中期玉器融合了红山文化、良诸文化、龙山文化和其他新石器时期玉器的特征,达到了新的高度。鸽鸟、龙等动物形玉器吸收了红山玉器的精华,巧妙运用圆雕和线条装饰,活灵活现;璧、踪等礼器利用良诸文化的装饰技法,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象征性武器和工具延续了龙山文化和夏文化的风格,简洁肃穆。商代后期玉器数量和品种大增,就造型来说,大致可以分为扁平玉器和立体圆雕玉器两大类。这时的玉器体型庞大,纹饰繁缚,线条流畅,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商代玉器第三个特点。


《玉七孔刀》商代早期

最长65、宽9.5、厚0.1—0.4厘米

1975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出土

河南省偃师县文化馆藏

《玉铲》商代早期

长13.5、宽4.2、厚0.9厘米

1975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3号坑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商早中期前段的玉器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墓葬的出土物为代表,有玉圭、玉琮、玉刀、玉戈、玉璋、玉铲和兽面纹柄形器。玉圭、玉璋、玉戈都是此时新出现的器形,器体极薄,都是礼仪用器。

《玉柄形饰》商代早期

通长17.1、柄部宽1.8、厚1.5—1.8厘米

1975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4号坑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琮》商代早期

高4.2、外径8厘米

河南省新郑县出土

河南省新郑县文物所藏

《玉箍》商代早期

高5.7、直径7.1、壁厚0.7厘米

1967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挖窑时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柄形饰与玉坠》商代早期

柄形饰:长16.2、宽2.2、厚0.4厘米

玉坠:长7.8、中部直径1.15厘米

分别于1981年、1980年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5区4号墓与5区3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牙璋》商代早期

通长54、最宽14.4、厚0.8厘米

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5区3号墓出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玉戈》商代中期

通长57.2、宽9.3、厚1厘米

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玉戈》商代中期

通长37.9、宽8.1、厚0.4厘米

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商代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玉牙璋》商代中期

通长66、宽13、厚0.4厘米

1958年河南省郑州市杨庄村农民挖土时发现

河南省博物馆藏

《玉柄形饰》商代中期

长7.6、厚0.5厘米

1950年至1951年河南省辉县玻璃阁村233号墓出土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

《玉钺》商代中期

长14、宽8.3、厚0.8厘米

河南省新郑县望京楼新村乡出土

河南省新郑县文物管所藏

《玉援铜内戈》商代中期

长32、最宽6.9、厚0.4厘米

1974年河南省新郑县新村乡出土

河南省新郑县文物所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