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象征意义的三代玉器艺术(上)

 积祥轩 2022-01-27
敬启者:

将图中的小星星点成黄色,这样就不会漏掉每一篇关于古玉鉴别的文章。毕竟掌握的古玉鉴别知识点越多,越不容易被骗,更不会花钱听故事买假古玉了

《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

杨伯达  著

个人学习笔记节选

注:此文将新石器时代及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归纳为高古玉;另三代泛指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

我国社会进入奴隶制阶段(夏、商、周三代,公元前2000——公元前221年),至高无上的玉器遇到新的挑战,这就是青铜器的出现和发展。青铜取代石,成为制造工具、兵器的主要材料,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步入了文明时代。同时,青铜彝器挤入长期为玉器独占的政治、礼制的祭坛,进而在政治、祭祀等礼制活动方面夺取了主角地位,而玉器则降而为次。这对玉器当时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地位下降的同时,艺术上亦接受青铜艺术的某些影响,已无法再象从前那样独立发展。

兽面纹玉戚、商代晚期、长8.3厘米 宽5.4厘米 厚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青黝色,间杂黄褐色,有灰白土浸。扁平长方形,两侧对称出扉棱六齿,内狭,宽刃,两面斜磨成弧刃。正背面纹饰相同,均浮雕一兽面纹,大角内卷,斜长方目,细长绳索纹眉,宽鼻,下有一列四组漩涡纹,再下饰四片三角形垂叶纹。眼眉之间有一圆穿,便于缚扎。全器琢制较精。戚为斧的一种,一般用作礼仪之器。此件兽面图案与殷墟妇好墓所出玉斧上之兽面纹近似,当为商代晚期作品。
奴隶制国家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发生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在这场持久的大动荡中,儒家学派终于把儒学渗透到玉中,为其注入“德”的新观念。孔子以儒学十一德与玉的质地诸种特征联系起来,说玉有“十一德”,主张“君子比德于玉”,要“玉不去身”,时时系佩于身,于是玉又成为“君子”的化身玉由石之美获得十一德的美誉,不能不说是对其内涵诠释的一次飞跃。这里所谓“君子”,是指一批知识渊博、作风正派的文人,与无德的“小人”相对而论。先儒将“德”的观念注入玉的内涵,与神物、瑞玉之说并立,并把玉推广到知识阶层,作为有德行,有修养的君子的象征,使佩玉普遍化,广泛化,这是具有一定民主色彩的思想实践。这无疑会影响到玉的审美价值,为玉器艺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血液和动力。

玉组佩、西周孝王、长约50厘米 宽约30厘米、1981年8月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强家村出土、陕西省扶风县周原博物馆藏、项链由淡黄、淡绿、白三色玉璜、玉管、玉兽面和红、黄玛瑙等组成。大小不一,出土于死者的头颈部,该项链保存完整,是件难得装饰珍品。
美玉过去既是神物又是瑞征,其品味已经极高,再附以十一德的内涵,更被君子树立为圭臬。既然美玉如此珍贵,制器时便要减少其磨损。《礼记·学记》曰:“玉不琢不成器”,孟子云“必使玉人雕琢之”。可知由玉制成器须经玉人雕琢或琢磨,于是出现了文素之争,即“有以文为贵者”和“有以素为贵者”两种不同主张。当然,在君子这一社会阶层,多主张“大圭不琢……此以素为贵也”。但不论文器和素器,凡玉必经琢磨方能成器。此时,琢玉工艺已完全脱离治石工具和技术,代之以青铜砣具为旋转动力的砣机,使得琢制玉器时成型及图案琢刻都要便捷省力,所琢之线,面有着流畅、刚健、缠绵、柔韧的效果,这是以刀凿雕无法表现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钢铁砣具又代青铜砣具,进一步提高了琢玉工艺技术,使玉器艺术面貌为之一新。

玉双鹦鹉、商代晚期、高8.1厘米 宽12厘米 厚0.3厘米、1976年妇好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深褐色,浮雕。双鹦鹉尾相对,略呈伏状。圆眼钩喙,短冠,胸脯外突,短翅,长尾内卷,肢前屈,有四爪。翅饰翎纹,尾饰变形回纹,两面纹样雷同。尾相连处有一圆孔,冠上各有一小圆孔。可穿系佩戴,也可作镶嵌饰物。
偃师二里头、郑州二里岗夏商墓、殷墟妇好墓、宝鸡西周弓鱼(音:鱼)伯墓、三门峡西周虢国墓、天马——曲村西周晋侯墓、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吴县严山吴国玉器窖藏、曲阜鲁国故城乙组战国墓、随县曾侯乙墓、辉县固围魏国墓、平山中山国墓、江陵望山楚墓、长丰杨公楚墓等出土的玉器形式丰富多彩,工艺甚为精湛,足以展现此期玉器艺术的特征和水平,这些出土玉器时间跨度约1800年,地域分布遍及全国,在史前玉器艺术基础上得到迅猛发展。观察出土的数千件玉器,不难发现,此时瑞器及殓尸等玉得到沿袭,但进展较为缓慢,而佩玉却有了极大的发展,艺术上往往采用间接的、隐讳的、寓意的、表征的手法,结构、形象诉诸视觉,达到社会的、精神的、伦理上的审美要求。这种玉器创作手法,美学效果暂且称之为象征主义。这种艺术方法来自古拙艺术的抽象、意拟、表象、变形等原始的象征方法。

玉七孔刀、最长 65 厘米 宽 9.5厘米厚0.1厘米至0.4 厘米、1975 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出土、河南省偃师县文化馆藏、墨绿色,局部被沁成黄色。扁长成梯形,平背,刃长于背,由两面磨成,两端有对称的齿牙六对。近两端处面部琢竖直阴线纹与菱形纹,其下有两条平行阴线与刃相隔。近刀背处有平行、等距的圆孔七个,孔由一面钻穿。多孔石刀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屡有发现,但七孔玉刀此为初见。从形制考察,似不宜实用,有可能是一种仪仗用器。
出土的夏与早商玉器较少,但仍可看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仪兵型玉器盛行不衰。新出现玉戈从玉璋滋乳而成的牙璋扉棱华饰异常。多孔刀较前更薄,更为长大、平滑。此期玉器基本为素器,从中隐约可见当时的社会风尚及玉器的艺术特色。

玉戈、通长30.2厘米 援宽6厘米至6.9厘米 厚0.5厘米至0.7厘米、1975 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3号坑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绿色夹白斑,独山玉。援分两段,近内处陡然收窄,形似双重内。援一面平,一面略凹下,双面刃,刃与援界线分明,每面刃中部都有一细而工整的凸棱,刃与锋相接处又弧形高起增厚。直内,内中部有一单面穿,穿援间有若干浅刻平行细线,并有安装痕。

玉牙璋、通长54厘米 最宽14.4厘米 厚0.8厘米、1980年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遗址5区3号墓出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青灰色。通体磨光,整体似窄长铲,两侧外侈,凹弧斜形端刃。近刃部长边上穿一孔,嵌以白色圆片。柄部有一圆穿,两侧出较美观的扉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