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瓦拉纳西

 Baitao99 2017-10-11

相信每一个将要去和已去过印度的人心里都会十分纠结。

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古老文明使人魂牵梦萦;但听到和看到的脏乱,贫穷却又使人望而却步。从印度旅行回来后的很长时间里,会时常翻看那些记录着印度的影像,温故知新,心有所悟。

瓦拉纳西是印度恒河中游最古老的城市。瓦拉纳西享有'神光之城'的称号,是印度恒河沿岸最大的历史名城,相传6000年前由作为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湿婆神所建。公元前5世纪,佛祖释迦牟尼曾经来到这里,在位于市西北10公里处鹿野苑首次布道、传教。公元7世纪,中国唐朝高僧玄奘历经千辛万苦,最终要到的极乐西天指的就是瓦拉纳西。马克.吐温说瓦拉纳西'比历史古老,比传统古老,甚至比传说还要古老'。

今天,瓦拉纳西在印度,犹如耶路撒冷一样,是印度教徒的心中圣地。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4大心愿: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圣城。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全长2580公里,是南亚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印度人心中的'母亲河'。

瓦拉纳西的所有庙宇群都集中在恒河西侧,东侧则一望无际。当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时,金光把河面铺满一片橘黄,晨曦将沿河的庙宇披上了金色的外衣,从四面八方涌来的印度教徒橘黄色的外衣与包头在镜头画面里与晨光相映相谐,暖色流溢。

印度教徒将恒河奉若神明。每天清晨,来自四面八方的印度教徒,怀着虔诚的心情,走进恒河,痛痛快快洗个澡,以求用圣水冲刷掉自己身上的污浊或罪孽,达到人生超脱凡尘、死后到天国永生的愿望。

尽管各种污物在河水中时隐时现,但这并不影响恒河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的地位,相反却强化了他们的信仰。他们希望能洗净宿世的罪业,让自己的灵魂平安进入生命的轮回。

沐浴后老人惬意舒适的神情让艰难的人生有了片刻温馨。

有些自知所剩时日不多的人便来这里等待死亡,也有死后家人将遗体运来此处火化,骨灰撒入河里,让灵魂修成正果,从此超生。

玄奘赞叹恒河'水色沧浪,波涛浩瀚'。 站在河边庙宇的高台之上,阔大流急,逝者如斯的恒河确实能给人以思考的启迪。

一些严格苦修的圣徒在这里冥想数月甚至数年,以期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瓦拉纳西是人们向往的神光之城。夜晚,恒河岸边灯火通明,人声鼎沸,祭拜恒河的仪式热闹非凡,参加演出的都是出身高贵的婆罗门,跳动的火焰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

但你所看到的瓦拉纳西的现实生活,却是完全出乎预料。

当人们拥挤在天堂之门,满眼看到的是现世中数不清的生与死,罪与罚,苦与乐,贵与贱,灵与肉,情与色,贫与富,强与弱,人与神,来世与今生,人们为此会感到困惑,迷惘而迷失自己。

其实,世间万物既对立又统一,既矛盾又和谐。

瓦拉纳西流传着佛坨的故事或许能让现世的人们有所领悟:

一天,佛陀来到瓦拉纳西。他静坐在城外的一棵榕树下。瓦拉那西的国王满脸忧伤,坐着马车要去山里自杀。

他拥有世上所有的一切,但他觉得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无意中,国王看到榕树下很安静地坐着一个人,端庄而安详。

国王停下马车,他问佛陀:'你只有一个乞丐碗,但为什么如此安详快乐?'佛陀睁开他那莲花般的眼睛说:'我能理解你,因为我和你一样,也曾是国王的儿子。享尽荣华富贵。我知道拥有一切却一无所有的痛苦。但你现在看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告诉了你所有的一切。你有一天也会像我这样。因为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内心的变化,都有可能让自己开悟 '。

国王认识到生活的喜悦和快乐是由内心散发出来的,不是他所拥有的外在的一切所能给予的。国王打消了自杀的念头,他要去寻找那些他还没有找到的东西。

瓦拉纳西的晨光里,走来一位风尘仆仆的朝圣者,他凝视着朝阳冉冉跃起的东方,眼中流露出虔诚和对未来的期许,这画面和眸子里的凝望定格在我的视野里,我举起了手中的相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