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书,我愿用一把金错刀来换!

 那片杏林 2017-10-12

本文为懒禅老师原创,天眷堂已获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1970年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金银器窖藏中,发现金银、玉石玛瑙等贵重文物1000余件。其中钱币类占了一半,计有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446枚。


在何家村窖藏出土的钱币中,共有30枚金开元通宝。钱文间架端庄、疏密均匀,字迹清晰、制作规整,是仿照铜开元通宝的优质版式铸造的。

这446枚钱币里,从刀、布圜钱等先秦货币到金银开元应有尽有,还有丝绸之路上的东罗马金币、波斯萨珊银币,以及高昌国的高昌吉利与日本的和同开珎等各国货币。


何家村窖藏的主人众说纷纭,有说邠王李守礼的,也有认为是唐德宗时期的租庸使刘震的。且不论谁是这些宝藏的主人,这批钱币的问世,说明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人在系统的收藏钱币了。


钱币收藏作为金石学的一部分,为文人雅士之所好,古来有之。作为一位钱币学家或真正的钱币爱好者,没有不钻研钱币资料的。在我刚开始玩钱的时候,教历史的老师们很少能接触钱币实物,而收藏钱币的朋友们根本接触不到任何钱币书籍,甚至有人把用两把契刀换来的台湾版《历代古钱图说》示如拱璧,密不外传。

因为在那个时期,这本书可以让人捡到很多漏呀!当别人不懂价格的时候,你知道;当别人不懂版别的时候,你懂,这就是机会。如果上天再给我次机会回到过去,我愿用金错刀来交换一本《古钱大辞典》! 

丁福保《古钱大辞典》全五册,1964年台湾世界书局印制,含古钱大辞典一百二十卷,古钱大辞典拾遗三十六卷全。

是书上编为原大古钱拓片,下编为古钱文献,按钱名将历代记载、论述以辞条性质记载于下,是钱币研究者的必备用书。世界书局版《古钱大辞典》印量极少。


钱币资料,包括各种钱币史、钱币学著作、拓片、泉人著述以及与钱币相关的各种典籍、笔记和其他文献。

侧重于研究的泉友,只有将钱币实物与文献资料并重,让史料与实物紧密结合,才能开阔视野,少走弯路,获得更多启发,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

而注重交流的泉友,如果能静下心来研究前人资料,定能多一分赚钱的机会。


众仙辑嗣》日本 平尾赞平 泉拓集原版

平尾赞平,日本早期钱币收藏大家,藏品众多,编撰有《昭和钱谱》、《聚泉碌什》、《众仙辑嗣》等钱币著作。《昭和钱谱》为辞典类图谱、《聚泉碌什》、《众仙辑嗣》为其个人收藏精品纪念集。用纸印刷均极为上乘,效果几与原拓无异。

20、30年前台湾的易先生、刘先生就从收集中日泉刊、泉拓入手,拜访藏家,找到不少好东西。这两年国内不少大家也从此入手,收获颇丰。

《穴之细道》日本 原版,1971年安达岸生著。

穴钱,指方孔钱的意思。细道,指细微的特征、工艺、版别等。

安达岸生在日本最早成立“细道的会”,在前人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东亚各国历代方孔钱的版别特征,根据文字特征、铸造工艺来进行版别定名、分类整理,开版别研究的风气之先。

穴之细道》就是细道会研究成果的一部汇总集,重要的是该书对于历代钱币的稀少版别做了详尽的说明。


汉、隋、唐

早在汉代《史记》中,就开始了对历代货币演变的记载,以后历代正史中都有《食货志》以记载钱币制度。目前所知最早一部关于钱币的专著,是《刘氏钱谱》,时代最晚应在萧梁时期。

另《隋书·经籍志》还记载有钱谱一卷、钱图一卷的《顾焕钱谱》。

唐代有关钱币的著作,有张说的《钱本草》两卷与封演的《续钱谱》,另有五代张台《钱録》一卷。

这些书早已散逸,但因为南宋洪遵《泉志》所引用,故能保存名称。


宋代的货币经济飞速发展,钱币收藏风气也相当普遍,研究钱币的人很多。钱币学著作目前所知保留名目的有陶岳《货泉录》、金光袭《钱宝录》、杜镐《铸钱故事》、于公甫《古今泉货图》、董逌《续钱谱》、李孝美《历代钱谱》、《钱氏钱谱》以及洪遵《泉志》。

翁树培手校《泉志》十五卷 上海博古斋2016春拍成交价:RMB 230000

其中只有《泉志》一书流传下来,这算是中国现有最早的钱币学著作了。《泉志》自绍兴十九年成书后,长期转相传抄,到明万历时期才有刻本出现。《泉志》明版所知三种,清代同治、光绪、也有刻本传世。


金、元、明

金元时期,马端临的《文献通考·钱币考》分上下两卷,三万多字,可以说是货币的通史。这部书所见有大开本的乾隆殿版,以及光绪石印与民国印本。


文献通考三百四十八卷附考证三卷 上海工美2012秋拍成交价:RMB 2702500

《钱币考》自货币起源一直到南宋的各种纸币,采用纲目的形式,分条叙述,便于翻检。

《钱币考》,1936年商务印书馆印制

明代的钱币书也多已失传,很多仅留名目。流传下来的仅有《董遹钱谱》等寥寥数种。

清以前的钱币书能留存到今的寥寥无几,价格也都非常昂贵,因为数量稀少,比普通明版书的价值要高很多。随便一本价值现在都在六位数以上。


清初的钱币书寥寥无几,目前所知仅有顺治年间有朱多(火丽)的《古今钱谱》,以及康熙时期朱枫的《古金待问录》。

古今钱谱合订本、古钱对照表(民国石印本) 

乾嘉以来, 在乾隆皇帝的带动下,金石学大盛,收藏团体开始出现,而钱币著作也开始大量出现。

乾隆十五年,梁诗正奉敕编撰《钱録》,也叫《钦定钱録》。这是我国钱币方面的第一部官书。后又倪模的《古今钱略》、翁树培的《古钱汇考》、初尚龄的《吉金所见录》都是大部头的钱币典籍。

清刊本《钦定钱录》十六卷全

钦定钱录》是乾隆年间官修的一部规模较大的古钱谱录。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梁诗正等人奉敕纂辑《钦定钱录》十六卷,共收录自伏羲氏至明代崇祯年间钱币,以及外国货币、厌胜钱共五百多种。

此书卷一至卷七具载历代钱,并及伪朝、儹号所铸;卷八至卷十载钱之不知年代者;卷十一专载外国钱名;卷十二则叙述古来作志之人,而以洪遵《泉志序》终。书中颇引遵说,宋元以所自蒐罗,图绘精妙,考据典核,足折衷百代,无以复加。端木盖未及见,官书故摭拾残賸,有此编录耳---出自《四库总目提要》。


《吉金所见录》

道光咸丰时期张崇懿的《钱志新编》、李光庭的《吉金志存》也是名胜一时。戴熙的《古泉丛话》、蔡云的《癖谈》则以考据为主的笔记类文献,立意精巧,印制精良,是古钱书里的精品。

《吉金志存》四卷(全)李光庭撰

咸丰九年刻本,李光庭,天津宝坻人,所著《吉金志存》四卷,丁福保《古钱学纲要》历代钱谱目录中有所记载。


《 癖谈六卷 附清白士集校补》

中国书店早期影印精写刻本,原函原装二册一套全。清蔡云撰,六卷本。该书泛论历代泉刀货币诸制,详细考证古钱篆文沿革过程中的变化,根据文字来辩钱之臆造真伪,能正前人谱录之误。


1936年商务印书馆印制《钱币考》、《癖谈》各一册,1919年苏州振兴书社《古泉从话》一册。均为清代著录,民国刊本。

咸丰以后主要作品有唐与昆的《制钱通考》、李佐贤的《古泉汇》、鲍子年的《大泉图录》与《钱志新编》等书。这些书籍的刊行,推广普及泉学功力甚大。加之当时同好或交换拓本,或书信讨论,同在一地者定期会面,出示所得,可谓极一时之盛,这一时期就是钱币收藏的第一次兴盛时期。

《钱志新编》原函4册20卷全

清张崇懿辑,首有道光年序文,卷末有跋文。书分二十卷。收录唐虞、夏商周、齐莒秦、汉蜀汉吴、晋宋齐梁陈、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附史思明、梁唐晋汉周、南唐前后蜀闽南汉楚燕、宋附刘豫、辽金夏、元、宋吴天完汉夏、明、明末诸王、外夷(安南高丽日本高昌)、无考古钱等诸王所发行货币,后附“无考古钱”、“马钱”、“厌胜钱”等,收集范围甚宽。

品相上乘,版刻较精,内多钱币版图。史料丰富,绘刻精细。书原装,品相佳,北京图书馆收有此书。

 

民国上海聚珍仿宋印书局《制钱通考》线装本

清代的钱币书的收藏以木刻初版为佳,同光时期的石印版次之。影响价值的地方还需要注意是否原函原套,册数、卷数是否完整、纸质是否有虫蛀水浸,是否页面脱落。另外,和其他藏品一样,钱币书的收藏也讲究流传有序,有名人钤章、题跋、批校或的的价格比普通书要高很多,甚至几十倍的都有。


民国

民国时期,钱币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峰,收藏家们形成各种团体、组织,并出版各种刊物,推动钱币收藏活动的发展,比如《古泉》、《古泉学》、《泉币》等影响了几辈钱币学人的杂志都是那一时期的产物。

《古泉》杂志

其中1927年出版的《古泉》杂志是中国最早的钱币杂志,但仅出一期,是创刊号,也是休刊号,为袁寒云所倡导创办。

《古泉》杂志收录了社员藏泉拓三十一品及泉考文章八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古泉学社成立于民国十五年(1926),为中国近代第一个钱币学研究团体,基本囊括了当时泉学界的权威学者,如袁寒云、董康、张叔驯、罗振玉等。

《古泉学》杂志创办五期,《泉币》杂志共32期。除《古泉》外,后两种杂志建国后均有翻印出版。


雕版印刷是我国独特的印刷方式,采用铜、木或活字印刷的形式印制而成。但雕版印刷有一个缺陷,就是限于雕工的水平,钱图用木刻版翻印出来难免失真,对藏家辨识真假作用有限。

民国时期采用珂罗版技术,大量影印了前朝及当代名家的拓本,使得珍贵的资料让更多人广泛认识。当时的神州国光社就影印了《新莽货币范》《古泉拓存》《货泉文字考》等钱币书籍。

《新莽货布范》,民国十八年神州国光社出版

尺寸:29.5×17.5cm

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刘喜海著作,内收录新莽各时期铜质母范拓片,印刷精良,极具参考价值,品相完好。 钤“吉斋藏书”印。

丁福保先生影印出版有《泉志菁华录》《孝建四铢版别》《刘戴合刻》《陈介祺六泉十布拓本》《张叔未泉拓》《古泉学纲要》等系列丛书。借珂罗版的先进工艺,黄晓鹏的《故宫清钱谱》、丁福保的《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等工具书也得以发行热销。

民国原版《故宫清钱谱》1936年黄霄鹏著

黄氏曾为北京燕京大学教授,并在故宫兼职。故宫工作之余,他将北京的宝泉、宝源两个铸钱局进呈的各种雕母、母钱、样钱都拓下了拓本。日子久了,竟积有几十册之多。他选择了其中精华,撰写《故宫清钱谱》。他的拓片均采用乌金拓法,非常漂亮。而该书采用原拓珂罗版精印,深得原物精髓。自发行以来,在大陆、香港、台湾均有翻印,而图案精美传神者,无一能及原版。

当时的钱币大家方药雨也是热心泉学,积极向钱币杂志投稿并撰写专著。他的《古化杂咏》《言钱别录》《言钱补录》都是水平极高的钱币学文献。

民国原版《言钱别录》《言钱补录》,方若方药雨著。

方若(1869-1954或1955),字药雨,浙江定海人,是中国古钱收藏界曾经最负盛名的三大收藏家之一(余为张叔驯、罗伯昭,南张北方西南罗),以及金石家、古物收藏家。方氏不独收藏,又懂得鉴赏,先后有《方家长物》《言钱别录》《言钱补录》等著称于世,且为藏家之必备导读书目。

方药雨的旧藏,后部分归周叔弢、马定祥、陈仁涛等,而其中的一些重要藏品如古钱的开平元宝、开平通宝等,则现在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天津图书馆等。此书钤有吉斋藏书印,吉斋为马定祥斋号。

此外,随着钱币学的发展与分化,当时钱拓制作也非常流行,拓片历来被认为是下真品一等的好东西,在没有摄影术之前,拓片的存在极大的还原了实物的本来面目。《伯昭四十泉拓》、《药雨古金银谱》《葆庭足斋泉拓》、《寿泉集拓》这些拓本在现在都已极其珍贵。


日本

在一水之隔的日本,也有一群同样痴迷古钱的泉人与团体,他们玩钱的时间也不短了。

大概中国康雍时期,日本就开始出现了一些钱谱,以中日韩国家的古钱为主。

近代明治维新以来,日本人对钱币收藏达到高峰,各种钱币团体开始出现,拓本在泉家之间交换、交交流非常流行。大的钱币商和大收藏家也开始涌现,如小川青宝楼就是当时很大的泉商,大川铁雄、平尾赞平(丽珍庄)的藏品绝不次于当时中国的南张北方。

平尾赞平照片

明治至昭和初期,日本的三大泉书陆续出版,更大的推动了日本泉家的收藏热潮:《昭和泉谱》(1931年)、《东亚钱志》(1933年)、《古泉大全》(1885年)。这一期间,小川浩等人出版发行了不少诸如《钱币价格目录》等有图有价格的工具书。

日本《东亚钱志》五册加附录一册

日本钱币学界有三大巨著奉为圭臬之作,即《古泉大全》《东亚钱志》《昭和钱谱》。《东亚》著者奥平昌洪,成书于昭和八年(1933),发行于昭和十三年(1938),以其图文并茂,考核详博,驰名于世。奥平昌洪于三十载中,其潇洒手笔,竟能一气呵成此书,难能可贵。

当时日本各地的钱币组织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比如东京古泉会、横滨古泉会、京都古泉会等等,定期组织会员聚会、出版会刊、交流泉拓。

《田中会长在任廿年祝贺泉谱》日本、原版

1940年出版,是日本东洋货币协会会长田中启文在任二十年的纪念泉谱,时任东洋货币协会副会长的平尾赞平做序。当时正是日本钱币收藏的高峰期,书中收集日本众藏家集拓共199帧,其中有关中国好钱如至元七年、共屯赤金、嘉靖记重、王莽十布、武安空首、圣宋重宝、天德等好钱众多。


与中国不同,日本泉家收藏的传统一直没有被人为打断过。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不久,日本泉家很快就恢复了往日收藏的氛围。

日本泉家有一个很好的习惯:热衷于出各种泉谱,从皇子出生到泉家仙逝,从新书付梓到搬迁新居,从七十七寿到八十八寿,从条约缔造到金婚银婚,都会出一本拓集或泉谱份赠同人以表纪念。

《寅泉喜寿祝贺古泉会纪念泉谱》日本、原版

2003年出版,为黑川敏夫七十七岁喜寿所刊寿泉集拓,是书聚日本现代钱币收藏大家如大库隆夫、宇野浩一、椿井琢光、矢野勉等精品汇集一册,展现了本世纪初期日本藏家风貌。是书线装精印精装,数量稀少。

有的泉谱印制非常精美,有的干脆直接以原拓粘贴,并于其下标注出品人名号。早期的泉谱与拓本多被人所收藏,市面上越来越少。最近,日本的拍卖公司将这些早期文献作为拍品,时不时的出现,记得前年大川铁雄的一套符合泉志原拓拍到7万多人民币。


香港、台湾

1949年后的台湾与香港也有钱币书刊出版,早期以翻印为主。香港龙门书局就翻印过鲍子年的《大泉图说》《故宫清钱谱》,台湾则以翻印《古钱大辞典》《历代古钱图说》为多。

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出现了大的钱币藏家,其中以陈鸿禧与陈鸿彬最为著名。《清钱珍稀四百种》与《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録》以及张惠信的《中国银锭》发行量都不多,在台湾就已是各家拍卖公司征集的对象。

陈鸿禧《清钱珍稀四百种》,1991年台湾原版

陈鸿禧,台湾现代钱币收藏大家,此书集合陈忠纯、陈鸿禧历年收藏,以及陈氏父子得自张寿平、林行健、蔡养吾、徐瀛洲四家珍藏精华而成。书中珍品目不暇给,个个都是清钱收藏者的终极目标。陈氏藏品早已星散,唯是书与陈先生大名传说于江湖!


原版《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台湾陈鸿彬著

1988年陈鸿彬编著《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一册,其内容如张惠信先生在序言中所述:“树荫堂收藏的我国历代银锭,计一千件,件件不同,总重约一万五千两,在质(朝代、造型、铸造地、用途等方面)与量(件数、重量)上,不论海内外的公、私收藏,均难与其匹敌,当今中国银锭的收藏,树荫堂可谓天下第一。此书中的部分藏品,曾于1987年元月起,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九个月,展出期间,给社会带来极大震撼,参观者莫不惊讶,原来我国的称量货币,竟然是如此的多姿且富于变化。这本《树荫堂收藏元宝千种图录》的出版,不仅为研究中国的货币史、财经制度,甚至社会生活、工艺制度的各方面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份丰富且重要的图片资料,亦能弥补各界对中国银锭认识上的不足。”

全书288页完整,中国银锭研究与收藏权威性参考书籍,品相极佳。


原版张惠信著《中国银锭》

全书共352页,约三十五万字,实物尺寸图片九百余帧,全面系统的研究与论述了民国二十二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主要货币——元宝的铸造、发行及使用,包括形制、种类等。本书文物与史料价值兼备,是研究与收藏中国银锭之最佳参考书目,银锭收藏爱好者的必备经典工具书。


欧美

近代也有不少欧美歪果仁对中国钱币感兴趣并著书立说的。如邬德华的《中国当十铜圆》、邱文明的《中国历代五金货币》(嘉德拍卖的钱树几乎都是他的旧藏),还有例如《远东历史货币》《中国历代钱谱》《中国历史货币》这些等等。基本都在国外出版,国内比较少见到。

美国《中国历代五金货币》(中英文)原版

邱文明,美国人,本名ArthurBraddanCoolle (1900-1978),号质彬, 6岁即跟随到福建省古田传教的父亲来到中国。其父老柯尔长期在中国活动,并热衷于收集中国古代钱币,去世前将其所藏中国古钱币全部捐献给母校贝克大学,一直保存至今。

1923年,邱文明在科罗拉多州修得神学硕士学位,便秉承父业来华传教。他在传教的同时,继续收藏历代中国钱币。其收藏种类从先秦货币到近代机器制币无不涉猎,数量多达六千余品,其中包括钱范五十六块、钞版二十一块、钱树六十七枝、纸币样张十一枚、大明宝钞十四枚;在近三千枚各类古钱中,有先秦布币三百四十二枚、刀币二百七十二把。与其父不同的是,邱文明牧师不仅热衷收藏,而且注重研究交流、著书立说。他在1963年出版了《中国历代五金货币》(CoinsinChina'sHistory)一书,是当时西方人了解中国历代铸币的重要参考文献,扉页有丁福保所做序言。


机制币、纸币

老一辈的藏家也有专门收藏机制币与纸币的,也出版发行了相关门类的书籍。其中蒋仲川的《中国金银币目录》与施家幹《中国金银币汇考》最为出名。


货币史、货币学

民国以来,研究货币史与货币学的学者竞相出版专著。丁福保与卫聚贤合著的《古钱》、张家骧《中华币制史》,以及建国前后出版的《中国货币史》、王献唐的《中国古代货币通考》等书。

《古钱》民国三十一年原版  丁福保、卫聚贤著

到了五六十年代,还有一些钱币学方面的书籍出版发行,主要以货币史为主。

改革开放之后的泉学著作,目前还是以井喷之势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其中不乏精品可藏的好书,说起来这有很多因素,找时间专门再叙。


以上,本人的一点粗浅心得分享给诸位,时间所限,难免挂一漏万,限于篇幅,不做长篇论述。若读者能有所得,成为同好中人,幸甚至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