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战国——一段霸气的历史 第463节;迅读网手机版

 乐水无涯 2017-10-12




  战国




  齐国卷(96)


  离间计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燕职去世了。从公元前318年被赵武灵王拥立为燕王,他已经在位将近四十年了。当中,他用了三十年的时间去实行向齐国复仇的计划,这个时间远比勾践复仇的二十年还要长。虽然他没有勾践那样的传奇经历,但他仍然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正是在他在位的四十年,燕国的国力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拥有了可以把天下第一强国打得只剩两座城市的实力。

  可惜的是,他没有看到燕国复仇大计的最终成功。

  燕昭王的去世给燕国带来的震动,不仅仅是最高领导人的变换,还有燕国一系列人事和政策的转变。而首当其冲的就是当时燕国的二号人物乐毅。乐毅本来就与燕国太子有仇隙,随着燕国太子的即位,他已经感觉到了一股不祥的气息。

  即位的燕国太子,史称燕惠王。燕惠王一开始并没有立刻把乐毅撤换掉,而是假意遵从父亲原来的安排,让乐毅继续留任,只是督促他尽快拿下齐国剩余的两座城市。乐毅上表表示了感谢,但仍然解释说目前不能用强攻的手段拿下齐国。这让燕惠王很不高兴。

  很快,这一消息被神通广大的齐国间谍知道了,他们立刻向在即墨的田单做了汇报。田单知道离间乐毅和燕惠王关系的机会已经成熟了,便马上指示齐国间谍大肆散布流言,称乐毅不消灭齐国,就是为了收买齐国的人心,他已经和齐国人达成协议,准备在齐国的土地上称王了。现在齐国人最怕的事情就是燕军主帅换成别人,那样一来即墨和莒城必然不保。

  流言传到了燕惠王的耳朵里,令他是勃然大怒。他也不去调查传闻的真假了,连忙就下旨将乐毅革职拿问,并派一个叫骑劫的将军去代替乐毅燕军主帅的职位。旨意一下,乐毅感到是五雷轰顶,他万万没有想到,燕惠王竟会如此愚蠢,听信流言来撤换自己。他不禁仰天感叹说:

  “灭齐功业毁于一旦了!”

  乐毅不愿束手就擒地回去被燕惠王治罪,在回燕国的路上他找机会逃跑到了赵国。他在赵国定居了下来,从此不再过问政事。一带名将就此心灰意冷,再无建树。

  骑劫代替乐毅之后,立刻按照燕惠王的指示调动部队向即墨城集结。燕军撤除栅栏,封锁道路,开始向即墨城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平静了五年之久的即墨城再次陷入了战火之中。

  但是,燕军的进攻早就在田单的意料之中。他已经早在燕军进攻之前就撤走了城外的居民,并且在城中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和物资用于守城。即墨城比五年前更加的坚固了。

  在退回城中防守的同时,田单还在城外留了一手,那就是他精心构建的间谍网。田单让一批训练有素的间谍冒充附近的农民,或者混入到燕军的兵营里。他们刺探情报,传播假消息,散布流言,是田单用来打败燕军一把致命武器。

  反观燕军这一边,主帅骑劫是靠攀附燕惠王才混得这个职位的,他只是一个阿谀奉承的马屁精,论军事能力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而燕军官兵们过了五年的和平日子,已经厌倦了在异国他乡的征战。加上主帅乐毅的被撤,新帅骑劫能力平庸,将士们士气低落,牢骚满腹,没多少人愿意打仗。

  第二次即墨城攻防战刚一打响,燕军就被打得一败涂地,伤亡近万人,损失攻城器械无数,即墨城依旧是纹丝不动。骑劫只好暂缓进攻,和手下的将领们不停的开会,研究如何破城。但是讨论了好几天,骑劫也没有拿出个结果来。

  虽然燕军攻城乏术,但是他们的人数依然占据绝对的优势。田单只有一座孤城,可用的守城人马不过几千人。论实力,双方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而且,因为过了五年的和平时光,城内出现了不少投降派。这些投降派觉得过去的这五年燕军对他们很好,何必和他们作对过这种担惊受怕的苦日子呢。因此,即墨城内对于这场仗打还是不打还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

  如何重新让即墨城的军民们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成了田单在守城之余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