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丨在这里,你能吃一个月不重样的早餐

 cxag 2017-10-13

| 武汉,应该是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吧 |

- 风物君语 -

今天风物君给大家推荐一位好基友——那一座城(thecity2015),让我们一起探秘城市。本站目的地——武汉。

为了不变笨变丑,一定不要熬夜,记得要早睡早起,吃早饭武汉就被称做“早餐之都”,据说在这里,你能吃一个月不重样的早餐。

武汉的早餐文化到底有多神奇,不如跟着风物君的小伙伴一起去看看?

“食神”蔡澜曾在微博写道:“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

“早餐之都”这个名号,武汉的确当仁不让,在这里吃早餐叫“过早”,光这过早的种类就有上百种之多。有人说在武汉过早,可以一个月不重样,当地人却表示,这绝对是谦虚的说法!

作家池莉在《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里盘点过武汉的早点:

“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记的热干面,谈炎记的水饺,田恒启的糊汤米粉,厚生里的什锦豆腐脑,一品香的一品大包,老谦记的牛肉枯炒豆丝,民生食堂的小小汤圆,五芳斋的麻蓉汤圆,同兴里的油香,顺香居的重油烧梅,民众甜食的汰汁酒,福庆和的牛肉米粉……”

有网友甚至还制作出了实用又美观的武汉过早月谱,真·一个月不重样

▲图自微博@nezaa

据统计,武汉人在外吃早餐的比例达到了95%,在武汉的外地人也已习惯在外吃早餐,由此可见,武汉一定是全国最早醒来的城市

▲就算大雨也要过早@包囧菌

不同于广州喝早茶的精致与悠闲,武汉的过早相对更接地气,讲究好带且管饱,众所周知武汉人都是边走边吃的,任何一份过早从做好到吃完,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时间,等早餐吃完了,刚好就到办公室和学校了。

最早出现“过早”这一词汇,是在清代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中,“三天过早异平常,一顿狼吞饭可忘。切面豆丝干线粉,鱼渗元子滚鸡汤”。

而武汉之所以有如此兴盛的“过早”文化,和它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地处九省通衢、江湖交汇的独特位置,持续不断地受到四面八方的菜系冲击,使全国各地的特色的菜肴和点心都在武汉有其正宗或改良的对应版本,有“俗具五方”的说法。

再加上武汉近代以来大码头和大商埠氛围的兴起,工人们早上赶着上工,自然来不及在家吃早餐,就在路上买着吃。

武汉的早点做得又快,食客边走边吃,一会功夫便能饱腹。由此长期积累下来,出门过早变成了一种习惯。

武汉过早的时间很长,从早上6点一直延续到12点,完全不用担心睡过头错过美味的早点,每天早晨,武汉三镇满大街的早点摊,都是边走边吃的人,伴随着香气四溢的白烟缭绕,市井气息扑面而来。

在武汉过早,不得不提热干面,武汉的早点虽然品种繁多,但如按销售额计算,热干面超过一半。

大抵武汉人都有一种热干面情结,武汉的早晨,码头边、公交车上、或者宝马车里,人人都有一碗热干面,伴着芝麻酱呲溜呲溜。对于武汉人来说,热干面是味蕾上的故乡。

除此之外,连毛主席都赞不绝口的三鲜豆皮也是武汉人过早的的主要食品之一。

还有牛肉粉,放香料炖的牛肉片与精滑柔绵的米粉,光想想那个画面就要流口水了。

香脆的面窝,

鲜嫩多汁的汤包,

欢喜坨,

要是一一列出,小编恐怕会馋得写不完推文……

总结起来,武汉的过早分为麦、稻两大类。

而制作方式的转变以及食客口味的不一,也使得食物变得繁杂多样,每一种点心,几乎都有相应的饮料,吃油条喝豆浆,吃面窝喝蛋酒,吃热干面喝豆腐脑。

▲蛋酒

有人曾说,早餐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天南地北的食客来到武汉,味蕾都能得到满足,从这点看,武汉可以说是非常良心了。

其实我想说,身在一睁眼就能享受满大街美食的城市,大概每个武汉人都能嘚瑟的说,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隔壁街飘来的热干面豆皮牛肉粉面窝汤包欢喜坨汽水粑粑烧梅糯米鸡锅盔蛋酒豆浆豆腐脑的香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