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理论体系综述

 时间的鲸 2017-10-13

      海因兹.科胡特,1913年生于维也纳,1938年得到维也纳大学的医学学位。之后他来到美国并把他大部分活跃的专业生涯都耗在芝加哥精神分析学院,在那里他是一位训练分析师及教师。1964到1965年他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会长。虽然他拥有这些正统的分析凭证,科胡特后期的著作却在精神分析学界挑起强烈的反应和批评,由于他的理论越过了传统的精神分析驱力模式。

      和费肯鲍尔、温尼科特及玛勒的工作有很多相似性,科胡特的工作和客体关系理论分支共同享有一种对关系的强调以及对弗洛依德驱力模式的一种撤离。这项对驱力模式的撤离以及他对自体的看法,挑起了许多来自传统的精神分析家的抗议。他的自体心理学标定出新的理论和临床基石,不同于客体关系理论并且指出了精神分析的一个重大的新方向。科胡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发展出他关于自体的理念并继续不断修正他的理论。到了1977年,他几乎完全不再谈及力比多这个概念,只是偶尔提到“自我”和“超我”。

      虽然在很多方面不同意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但科胡特并未彻底排斥该理论,而是赞同把它放在清晰界定的区域中来使用,诸如具完整人格的人的精神官能冲突上,而不适用与另一些缺乏完整人格结构的人。然而,由于家庭互动形式上的变迁,他觉得新的问题出来了。而许多关于心理的领域并未被古典模式加以阐明(如三岁之前)。他的自体心理学解说了某些古典驱力模式未能加以解说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且对科胡特而言最重要的是,自恋人格的领域。他关于自恋人格的研究所做的贡献是非常重大的。就像康伯格,科胡特把精神分析应用在比神经官能症更为宽广的领域中,并且拓展了它的范围。

      然而,不只取代或者说补充了古典精神分析的驱力模式,科胡特还提出'两种'模式。第一个提出的是广义的自体心理学,把“自体”放在中心地位。他最根本的贡献即在此处。较狭窄的是他所提的第二个取径,即保有基本的传统模式但稍微加以扩张,把“自体”含括在自我中而成为自我的亚结构(Kohut,1977,p.xv),类似于艾蒂.贾克生所发展的模式,也类似于当前美国古典精神分析理论所接受的自我概念。

      我们将把科胡特模式和古典心理动力学模式加以对照,界定他的关键概念,检视他有关连贯自体(cohesiveself)正常发展的相关理论、自体的病理学、以及治疗,并对科胡特的理论进行评价和批判。

      1、科胡特和古典驱力模式

      科胡特的整合陈述大部分是从他对自恋型人格疾患所做分析工作而来的。作为一种临床适用的科学方法,他根据的是对他病人的内在生命的内省及“同理溶入”来做观察的。因为精神分析的主题材料是复杂的心智状态,科胡特说分析工作的科学方法无法做到冷酷客观而远离病人的体验。因此,科胡特把其理论整合陈述为“同理”并主动积极介入病人经验而得来的资料。

      古典驱力理论视神经官能症患者为具有一完整人格结构的人,其结构是以“原我”、“自我”及“超我”三维结构,还有所有各种不同的“适应及防卫性功能”等言词来加以了解的。神经官能症是在各种相当完整结构(彼此)之间的一项内心冲突。因此,古典的弗洛依德驱力理论的病理学,是以俄狄浦斯本性所潜抑的、未解决的冲突之方式来加以理解的。成功的治疗意味着能克服本能的介入而达到相对的平衡或免于冲突。

      对照来看,自恋和自体疾患,意味着人格中最中心结构的匮乏(defective)。科胡特把“自恋”解说为涉及孩童期的自体心理结构性匮乏,以及续发性的防卫或补偿。成功的治疗则包括藉由获取新的结构来治愈该缺陷(deficits)。如果驱力经验及本能是有问题的,那么当它没有被支持时,就会产生自体的崩解。

      2、关键概念及理论阐述

      01、自恋:

      弗洛伊德(1914/1957)曾从驱力模式和力比多观点来描述自恋。自恋因此涉及本能能量从外在客体的一种抽退转而在自我中的一种投注。这个在自我中的投注意味着该人无法去爱他人或和与他人建立关联,是自体吸收的(self-absorbed)。古典精神分析模式视自恋疾患的人为不可分析治疗的,因为他们无法投注在某一关系上,包括治疗关系,也就无法在关系中被治愈。因为分析工作中的移情的建立、诠释及解决,才构成了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的基础。

      弗洛伊德曾比较过自恋和正处在睡眠中或生病中的人,后者抽退了所有对外在事物的情绪投注,结果是这样的人对所有外在于他或她本身的事物均无动于衷,因为所有的能量及注意力均集中在自体上面。

      弗洛伊德模式,是一种驱力及客体模式,本质上视自恋为病态,唯一例外是原初性的自恋,那是自我所具有一早期的全能意识感,而成长中的孩童会逐渐藉精神集中投注到某一客体时将之转化成客体爱(objectlove)。一个把自体视为爱的客体的人就是自恋。

      但是,海因兹.哈特曼在1964年改变了自恋的定义。哈特曼对正常自恋的定义是力比多在自体上的投注。这既保有了驱力模式但却因引入“自体”概念而产生更多理解上的问题。艾蒂.贾克生从哈特曼处建立起自己的理论模型,把自恋说成是力比多对自体的“再现”(representation)的一种投注。这些概念显得有些混乱。

      科胡特改变了有关力比多的观念从而也改变了哈特曼的定义。他说:自恋不是由本能或力比多投注的“标的”(target)来界定,及不是以投注的对象来界定是否自恋,而是由本能或力比多所带能量的“本性”(nature)或“性质”(quality)来界定。其中,“自我夸耀”(self-aggrandizement)和“理想化”便是自恋性力比多的特征。到了1977年,柯胡不再提及力比多,而以一新的理论理解来取代传统的本能投注理解。

      科胡特说,以自恋性力比多投注在他人身上的人,他(她)就是在自恋性地体验那些他人。也就是说,(把它)当成了自体客体。对一位自恋的人而言,其“自体客体”即是个体未从母体中加以分化的时候的那个母体(一个客体或一个人)。自恋的人幻想对他人有着这样一种控制,类似于一位成年人在控制他或她自己的身体般那样。科胡特的理论说出了自恋病人的行为本质,即:该病人并不必然抽退对外在世界中客体的兴致,而只是无法倚赖他们本身的内在资源,因而他们总是创造出与他人间的强烈依附感。

      科胡特在1970年代早期作品中仍使用驱力模式的传统用语,到了1977年已经很明显地越过了驱力模式,这时他已宣称驱力模式不足以解说某些临床现象。

      当传统精神分析视自恋为病态时,科胡特重新整合陈述自恋的概念,所用的方式是看待它如何在心理健康上扮演其角色。弗洛伊德视自恋为客体爱的前身,然后客体爱取代了自恋。科胡特则相信,自恋有它自己的发展轴线,以致终究并无个体成为独立于自体客体者,而它更需要终其一生寻找有一能“同理响应”的自体客体的氛围,以便能发挥自恋的功能。

      02、自体:

      那么什么是自体呢?“自体”(self)是个难以界定及概念化的词,这部分是因为许多学门──神学、心理学、哲学──从不同的经验和观点层面来看它。理论家看待和观察个体所用的特别方法会导致不同的见解,因而产生不同的对自体的理解。因此一个客观的自体势必衍生自系统观察所得到的资料,如玛格丽.玛勒的研究那样。但科胡特发现,玛勒的整合陈述并不令人满意。科胡特觉得一个不同的自体,比较靠近经验的一种,是在精神分析情境的架构下显现出来的,因为观察方法是对某人内在生命的一种同理溶入。他强调以一种内省及同理的方法学使分析师得以获取资料以便形成对该自体的整合陈述

      然而,精神分析文献曾试图澄清自体以及该词所指涉的意识与经验到底是那一层级。例如:哈特曼曾分辨自体为一个人本身(one'sownperson)而自我则是人格次结构(substructures)的一种。而科胡特对自体的界定则有狭义的及广义的区分,在他的自体心理学中所用的界定是广义的。

      只有科胡特在狭义地理解“自体”的这个词时,他才坚守传统对自体的使用,理解它为一个特定的心灵或人格结构;亦即:自我内的一个自体再现。科胡特使用“自体”这个词的较常见用法是广义的:“作为个体心理宇宙的中心”(1977,p.311)。这个自体是无法言说的,只能藉由对他人心理外显现象的内省和同理观察才能得知。其实,对科胡特而言,自体并不是一个概念,他比较用觉察及体验这样的用语来宽广的界定自体,认为是“一种单元,空间上连贯且时间上持久,它是开始激活的中心以及对各种外在印象的一个接收者”(印象的容器)。这样一来,科胡特对自体的概念使他可以不必关联到“自我”这个概念。

      科胡特的理论描述一个早期残遗(rudimentary)自体是如何从与环境中他人建立关联时浮现出来,而成为一连贯自体。此残遗自体同时具有“客体”,即理想化的父母意象,以及“主体”,即夸大自体。逐渐地,这夸大自体被驯服并融合成一完整、连贯的人格。孩童的成熟自体使它得以开始看待该理想化客体实为一个分别独立客体,而不是自体的一部分。当孩童意识到这一点后,理想化父母意象则被内射为超我。

      03、自体客体(selfobject):

      科胡特界定的“自体客体”为那些被经验为自体部分的母体,即为自体提供功能支持的对象或客体。孩童的残遗自体和自体客体融合在一起,参与在它那组识良好的经验中,藉由自体客体的作为而使其需要被满足。不过请注意,“自体客体”一词只有当和经验中的人有关联时才具意义,它不是一个客观上的人或一个“真实客体”或一个“完整客体”(wholeobject)。

      科胡特对“客体”一词的使用不同于标准的精神分析用法,其差别有两个基本点:即发展模式,强调正常自恋而非本能;以及他的方法学,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藉由有距离的客观观察来接近经验。他使用“自体客体”及“真实客体”来表达客体关系的经验本质而不是传统的用语如“部分客体”及“完整客体”。当客体被精神集注以自恋性的力比多──而非客体力比多时──它意味着所感知或经验到的是把自体关联为自体的部分或用以服务自体,如此其功能乃成为一自体客体。

      04、转换性内化作用(transmuting internalization):

      精神分析常面临挣扎的问题是心理结构到底如何藉由“内化”概念的使用建立起来。科胡特提到一个内化的类似过程,叫做“蜕变的内化作用”(又叫转换性内化)。借助于该过程自体客体各面向被吸收纳入孩童的自体中。正常的父母偶尔会对孩童的需求未予符合或延迟满足,但这挫败是可承受的,不是创伤性的,而满足并不是过度纵容放任的。这种“恰恰好的挫败”迫使一个孩童以特定功能的形式采纳自体客体的各面向。孩童抽回了某些从自体客体来的神奇性、自恋性期望,并获得内在结构的某些微小成份(particle)。然后孩童的内在结构则开始去执行某些之前由客体为孩童所执行的功能,诸如:慰藉、镜射、控制紧张等等。

      科胡特是以自体和自体客体间的关系来看待发展的,而非视之为一种包含各步骤的进行顺序。然而,并非所有他理论的要素都能以一连贯方式来加以完成。科胡特是以在关系中形成自体的方式来看待发展的,既非孤立的也不是从驱力来看待。婴儿是出生在一个人类环境中的。

      孩童自体的产生是关系的结果。亦即:婴儿天生的潜能和成年自体或自体客体的响应这两者之间的一种交互运作。它多少有点像摄取外来蛋白质以建立自己本身的蛋白质。一个核心或中心的自体是透过自体客体的响应而形成,类似于温尼可的抱持环境及够好的母亲(的观念)。

      在孩童或婴儿的自体结构中,一个核心自体具有两个主要组成成份:一个是夸大、展示性(grandiose-exhibitionistic)的自体,是那个借助于“赞赏”和“镜射”而被夸大的自体,它依靠自体客体的同理性响应而显示出全能感。核心自体的另一个成份则是孩童理想化了的父母“意象”(imago),这是那个能够给孩童提供同理性响应的自体客体。这两种成分都涉及和自体客体某种形式心醉神迷的融合经验。

      夸大自体指的是孩童的自体中心世界观以及被赞赏的极度欣喜体验。此体验可摘要如下:“我太棒了,太完美了;看着我吧!”被理想化的父母意象是和夸大自体互相对立或互为矛盾的,因它意味着某个他人是完美的。但孩童在认知上太不成熟以致无法注意且经验到一个和那理想化客体的融合者。对那理想化意象的体验或可以如下方式表达:“你是完美的,但我是你的一部分”。

      科胡特指出:自体的形成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透过对心理结构括入和排除的种种过程而有了一残遗自体的形成。也就是说,核心或中心自体经验到某些原始古老的心智内容是属于自体的,而其它内容或经验则被分派到非自体并且被排除掉。第二个阶段则是转换性内化所促成的自体的发展。

      05、非创伤性失效响应:

      对自体的浮现产生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是孩童天生的潜能以及父母和孩童间的同理关系。婴儿开始时是没有自体但有它本身天生的潜能及从父母那儿来的希望和投射。父母或自体客体会对孩童的“镜射”及“理想化需求”给予响应。父母的响应如果是“不具创伤的失效响应”,则会有力量推动孩童核心自体的浮现。核心自体透过一个蜕变性的内化过程而浮现,藉此自体客体及其功能乃被该自体及其发展出来的自身功能所取代。这个自体乃能增加它本身的连贯及整合性,而断裂的危险性就会逐渐褪去。在健康的人格中,自体的夸大性会有所修正并引导入符合现实的种种追求。该转化并整合过的夸大性提供了能量、抱负(ambition)及自我价值感(self-esteem)。当孩童以愈来愈具现实感的方式看待理想化客体时,孩童抽掉从父母客体那儿来的理想化、自恋性投注。该理想化客体或父母意象被内射成为理想化超我,接收了之前由理想化客体所执行的诸种功能。

      如果孩童创伤及剥夺使得连贯、自恋性自体无法整合成为一健康人格,那么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便会以一种原封不动的形式及力争对它们的原始古老需求的应验而继续下去。夸大自体及理想化客体可以依旧孤立存在而不和其它成长中的心灵一起,而以其原始古老的需求来造成困扰。

      06、双极性自体:

      科胡特提到两种自恋被分化的形式:即夸大自体(健康的自我肯定相对于镜射的自体客体)与理想化父母意象(对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健康欣羡)。它就好象在这两极之间有个充满张力的圆弧,在夸大自体附近聚集着一堆抱负,而在理想化意象周遭则聚集着一堆理想。在自体的两极之间其张力和心理能量会引发行动,使得这个人会被他或她的抱负所“驱使”,并被他或她的理想所“带领”。这就是所谓双极化自体。

      孩童在迈向自体的健康巩固发展时具有两项选择:一方面,孩童借着和自体客体的关联而建立连贯的、夸大─表现的自体,而该自体客体镜射并赞赏地给予孩童响应;另一方面,孩童借着和自体客体父母的关联而建立连贯的、理想化的父母意象,而该父母的响应是充满同理,并允许并享受孩童(对他们)的理想化融合。

      这里类似于认同过程。男孩的发展是从把母亲当作镜射自体客体开始进展到把父亲当作自体客体,藉此提供被孩童理想化的功能。当然,特别是在女孩身上常会发生的是对自体客体发展上的需求是朝着同性别的父母,譬如母亲这个方向的。

      07、自恋的发展轴线:

      科胡特的自恋发展轴线是和弗洛伊德力比多的发展概念有区别的。弗洛伊德所理解的力比多是从自体色欲(autoeroticism)到自恋到客体爱一路发展来的。科胡特的独立发展轴线则从自体色欲到自恋到较高形式的自恋转化。这在基本上改变了弗洛伊德自恋的理念,即以不同的成熟度来看待自恋。不过,这种区别也许更多地基于各自的概念系统的不同,而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整合。

      正常成人有自恋需求,并终其一生透过自体客体继续其对自体镜射的需求。自体客体始终不断的重要性可以从其处理某一不具响应性的人的困难上简短呈现出来。如果我们努力地想代表某位对我们漠不关心及不给响应的人,我们会感觉到无助及空虚,并带着低的自我价值感及自恋性愤怒。我们也可以以一位作为自体客体的人的方式来概念化成人的爱,因为爱牵连到相互的镜射和理想化,这可增强涉及双方的自我价值感。

      然后,自恋会终其一生继续不断地被转化为各种不同形式。成年期所显现的健康自恋有下面各种形式,如:创造力、幽默及同理心。决定一个人的人格特质风格的是自恋自体(即夸大的、表现性自体)、自我和超我(带着其内化的种种理想)三者之间的互相运作。

      以科胡特的观点,发展远不只是驱力而已。科胡特的发展模式把重点从强调驱力转换到强调自体,驱力的推动变成了自体的发展。

      传统精神分析对驱力的着重并不足以解说为何一位小孩可能在口欲期及肛门期被固着。科胡特相信,当脆弱自体并未被适度响应并且开始失去其连贯性或者断裂时,驱力会浮现。只要考虑到孩童口欲期及肛门期的自体就好了。对食物的神经质需求及对大便的病态兴致并非原初性的,而是失去连贯性或出现断裂的结果,是自体发展的停滞。因为,孩童所需要的是一个能给食物的自体客体,一个能接受大便礼物的自体客体。孩童会把对母亲的引以为傲或排斥体验为对他的主动积极自体的接纳或排斥──而不仅只是对某一驱力的接纳或排斥。

      08、断裂体验:

      科胡特对亲近病人的主观经验是很感兴趣的,而其模式所寻求的是能清晰解说自恋的经验。对现实的自恋感知牵涉到一种全知的(omniscient)、完美的自体客体以及一个具有无限权力、夸大及知识的原始古老自体。

      在自恋世界里,每个人或每件事物都是自体的延伸或为服务自体而存在,如果有任何挫败,就会被体验为该完美世界里的一个瑕疵,这个瑕疵或自恋性的伤害(narcissisticinjury)会引发一种永不满足的愤怒而无法体认该侵犯者是和自体各自分开的。该侵犯者或敌人被体验为该延伸自体的一个顽抗不驯部分,而该部分是自恋病人所曾预期能完全控制的。

      自恋是发展的一个阶段,婴儿或幼童的自恋性发怒并非和他们的发展阶段不相称。但如果病人在这个阶段卡住了,而自体没有被镜射且没有和剩余的成长自体整合一起,那么某些经验和行为也就会愈来愈不适切和病态。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病态经验所常发生的种种型态:

      ①、刺激过少的自体:由于缺乏对自体的响应,也就缺乏生机活力,这个人将是索然无味且没精打采的,或者说是抑郁的。之外,孩童则可能会藉撞头或强迫性手淫来和痛苦的死寂感抗衡;成人则会试图藉杂交、赌博或某些其它强迫性行为来刺激自体,并掩护那空虚的忧郁情绪。

      ②、断裂的自体:断裂是结构性退化的另一种说法,是一种转换到较原始古老心理组织层级的现象。比较严重的断裂则被体验为一种分开来的感觉(asense of comingapart),是一种自体连续性上的丧失或一种可能出现在“虑病性沉思”的连续性上的丧失。一个有着未被镜射、原始古老自体的人可能被描述为一位渴求镜射的人格,他渴望某人会作为一自体客体以确保并喂食那挨饿(famished)自体。这类渴求镜射的人被迫展现他们自身,以吸引他人的注意并对抗他们内在自我价值感的欠缺。某些自恋人格可能是渴求理想,寻求他但可欣羡其权能或美丽的人们。只有当他们和这样的自体客体在一起时才能认为自身是有价值的。由于这内在的空虚无法轻易填满,自恋人格乃继续他们无止尽的寻求。他们渴望融合,但是,由于他们匮乏的自体以及流动性的自体界限,导致他们在分辨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他们的自体客体的人的想法和感受时,会遇到困难。渴望融合的人格会要求有其它人的存在,因为他们对他者的经验是将之体验为他们本身的自体。如果,如果他们在现实的生活中,遭遇合并或融合上的痛苦,他们则有可能发展成为一种相反的“逃避接触的人格”,这类人畏避社会接触以否认自己对他者的强烈需求。

      09、自恋的两种移情作用:

      自恋移情作用可以是一种镜射(反映性)移情作用或理想化移情作用。这些移情作用是孩童期的治疗性重生或孩童期的关键性心理过程。镜射移情作用会动用到夸大自体。也就是说,在那阶段中,孩童试图集中完美于夸大自体上并把所有不完美配送到外在(世界),以坚守一部分的原初自恋。

      镜射(反映性)移情作用会以各种不同方式来显现。在最原始的显现上,病人的自体经验将包括治疗师,几乎就像治疗师和自己并没有分开存在一样,科胡特称此为透过夸大自体的扩展而来的融合者。在比较不那么严重的镜射移情作用形式中,病人假定治疗师就像是病人自己一样。此过程科胡特称之为“双生或另类自我移情作用”。

      另一种自恋转移作用,即理想化移情作用,它动员了内心被理想化的父母双亲意象。亦即,病人把早期阶段重现了,而该阶段孩童试图借着一古老客体,即理想化父母意象,且力求和该客体保持融合而坚守住它那全面性的自恋完美性。和完美客体分开,则意味着大权旁落、无助、沮丧与空虚。理想化移情作用在发展上可以是较原始古老的,或者是较成熟的,这取决于“固著作用”在发展上所处的阶段或位置。一旦理想化移情作用建立了,即,当个体的自体经验把被理想化的治疗师包括进来时,病人会感受到有力量、有能力及我是好的。如果这种理想化的治疗师被别的力量掠夺,他们将会减低他们的自我价值感且感觉不值得。

      10、分辨自恋和其它疾患:

      自恋人格疾患可能和其它心理障碍共有某些特征,但自恋和移情性神经症、边缘疾患及精神病之间却有重大的差异。

      移情性神经症所涉及的人格通常是具有一连贯自体以及完整心理结构的。其障碍集中于某一冲突上,即其力比多和攻击力指向一个小孩时期的客体。这些客体和自体是区分开来的。该人在面对神经性的危险时感觉焦虑不安──亦即对本能冲动的害怕会进到意识层面上来。

      对照而言,自恋人格疾患集中在自体及原始古老自体客体上。这些原始古老的夸大自体和理想化客体形态结构并未被整合到人格的其余部分中,所以人格乃被剥夺掉自我价值感以及健康的自恋活力。自体疾患的焦虑从觉察到自体脆弱性处开始进展;该不舒服来自其无能调节自我价值感。

      边缘及精神病的人格并未发展出一稳定、自恋的形态架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一个具有连贯、理想化客体的连贯自体。所以,他们使用妄想及幻觉来保护自己免于令人无法承受的断裂及理想化客体的丧失。他们的内在客体常是严厉而带迫害性的。此一内在崩解及严苛常造成边缘性及精神病性患者严重的关系问题以及之后和治疗师建立关系上的困难。要呈现边缘及精神病人格的症状通常是一目了然且富戏剧性的,而那些自恋人格病人则从一开始都是模糊不清的症状。

      对照于边缘性人格疾患,自恋人格具备着一让病人和治疗师建立关系的连贯自体和连贯原始古老客体,并且在治疗情境下(精神分析)建立起稳定的自恋性移情现象。该移情现象容许早期自恋结构的重新激活,以及在治疗中修通那些结构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一个被重新养育的过程。理想化客体比较是全能的、令人慰藉的父母意象,在移情现象中被激活起来,有助于缓解自恋病人一开始呈现出来的空虚及忧郁感觉。

      11、自体障碍的分类:

      针对自体的障碍,科胡特发现某些自体疾患是不可分析治疗的,虽然他们有可能和治疗师建立某种融洽关系,但在此却含括了精神病(即自体有一种断裂、衰弱无力或严重扭曲)、边缘状态(其自体的断裂和扭曲可借助于防卫性组织加以掩护)以及类分裂和妄想(偏执分裂)人格(使用分裂作用为其防卫性组织)。

      但科胡特柯胡相信有两种型态的自体疾患是可分析的,因为他们容许和治疗师建立一和谐关系及移情现象的浮现,让治疗师可以成为一个治疗性的自体客体。自恋人格疾患及自恋行为疾患两者代表了自体暂时性的断裂或严重扭曲。这些自体疾患共通地都有一困扰的、未镜射的自体,被种种为寻求一未镜射自体客体的响应而产生的防卫(机制)所掩护。

      自恋行为疾患不同于自恋人格疾患,他们基本上在杂交或反社会的自恋行为上,借此该困扰的、未镜射的自体被掩护着。因此,一个男人可能和许多女人睡过,且以一种要命的、类似唐璜式的试图得到能对他的古老原始、未镜射自体满意的镜射响应方式来表现对他们的虐待特性。另一方面而言,防卫性的幻想掩护了自恋人格疾患的未镜射自体,而这样的人基本上会限制本身在虐待幻想而不是实际性的虐待行为中。

      12、治疗:

      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强调对病人主观经验的一种同理感受之敏感度,特别是病人从治疗师身上的体验。自体心理学也力争对自我结构层级的各种差异保持应有的警觉,并把已经达到俄狄浦斯或更完整组织层级的病人分配到传统的精神分析去。自体心理学针对其自体结构有早期缺陷的病人,并特别注意到这些病人如何去体验他们的治疗师。

      治疗(科胡特通常称之为分析)所要求的是病人能够有一个用来观察的人格片断能和治疗师合作并承受起治疗重担。精神分析治疗的工作涉及的是某种修通过程,亦即:自我必须重复触及人格被潜抑的种种内心冲突以及对那些童年期的种种冲突所产生的防卫性响应。治疗师将会提供一种符合现实的自我来协助病人承受延迟和焦虑。当病人内化治疗师的特质时,病人那符合现实的自我将逐渐能驾御或主宰自己童年期的种种冲突。

      治疗师建立一种情境,以鼓舞最原始发展中的种种倾向被重新激活。对自恋人格而言,这些未完成的发展上的任务,会在自恋移情现象中显现出来,并让治疗师得以确认诊断。而那特定的发展上的任务则是未镜射自体为获取理想化自体客体的响应及肯定而有的需求。因此,镜射移情现象激活了夸大自体以寻求来自自体客体以及理想化移情现象的肯定性的注意,而该理想化转移现象则是自体所寻求的和理想的、全能的客体融合(的东西)。对自恋病人而言,治疗的职责是去面质理想化及镜射的移情现象,而这是病人开始时所未曾觉察到的。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病人并没有想被镜射的愿望,但除非该镜射现象发生,否则病人是无法发挥良好功能的。这些移情现象应该是治疗师所知道的,透过对病人需求的注意、欣羡以及各式各样对他或她所动员出来夸大自体的镜射性、回音性的响应,病人的观察自我必得面对及了解其夸大自体与把治疗师理想化的需索。逐渐地,当病人内化治疗师的各面向而建立新的内在结构时,乃有了当掌理的能力。借着病人对治疗师个人存在与完美功能的需求,所出现尚可应付的挫败乃促成了此一转换性内化过程。最后,病人乃能驯服并放弃那原始的需索。成功的治疗可导致建立一基础坚固、功能建全的重建过的自体。

      当治疗师某种方式下无法“同理性地响应”时,病人可能会防卫性地撤退掉这些婴儿式的需索。当和分析师之间关系出现困扰时(例如治疗师休假或治疗师在感知及同理性感受上稍有疏漏差错时),自恋病人乃开始感觉他或她自己不是完全真实的,而病人的情绪是迟钝的。这些抱怨显示出自我的枯竭,因为它必得在它本身和那需索之间筑起一道墙,那是不切实际的对古老夸大自体的需索或是对那强有力提供外在自我价值感提供者的需索。

      在自恋性移情现象中,夸大自体尚未和以现实为取向的自我组织整合在一起。这个过程可能因为父母的病理问题所致,譬如父母之一的死亡或离开出走,孩童可能继续理想化比方说──父亲,如果他没有机会发现其现实上的缺点或如果他没有透过正常互动,逐渐让那理想破灭的话,这样的一个人或会继续寻求一个外在全能人物。因为他没有对该需求的修正,没有和那现实自我间的整合。同样的,夸大自体会需要来自自体客体的某种肯定和确认也是真的。

      治疗师的职责是向病人指出那内在未镜射的孩童,仍感受到那无望的需要。当病人更能同理他或她自身而各种防卫和潜抑豁然开朗时,病人的观察自我便开始看到那潜在的无助及无望。虽然科胡特常描述别人已经注意到的现象,他却对治疗技巧做了些新的且有益的贡献。特定地说,治疗师已注意到病人显现出对主体(夸大性)及客体及治疗师(理想化转移现象)的强烈理想化作用。科胡特鼓舞对这些合理化作用采取“中立”的立场,而不要视它们为治疗的拌脚石,他同时也主张它们都是分析的材料。中立的立场也常允许病人以适合于治疗的方式去表达这些夸大的及理想化的幻想。

      而康伯格,相对于科胡特而言,他视理想化为病人将其自身的夸大自体病态性的投射到分析师身上。例如,他视镜射转移现象为一病理性的防卫过程,藉此病人试图强迫治疗师的所作所为正如病人需要他做的那样。由于康伯格视此为一种防卫而非科胡特所认为是正常发展过程的固著作用,康伯格比较倾向主动地去面对该防卫。

      13、水平分裂与垂直的分裂:

      根据科胡特的说法,心灵的分裂作用可有两种方式:即水平分裂和垂直分裂。潜抑作用是介于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水平分裂。有时,夸大自体透过水平分裂而能继续保有和现实自我间的不相整合,即处在一种自恋状态。因此该现实自我乃被剥夺其自恋能量而使其自信及热望被减弱。有水平分裂的病人具自恋匮乏的症状,即:模糊的忧郁情绪、缺乏自信等等。 另一方面,垂直分裂是指在不兼容的各心理态度之中,并肩而立的自觉存在。因此,现实自我可能借垂直分裂来拒绝接受或者以孤立作用方式来围堵掉那不符现实的种种自恋需要。未修正的夸大自体经过垂直分裂方式而被排除在心灵的现实领域外,隐隐地侵入到许多活动中,譬如藉由一些徒劳无功及自吹自擂的行为得一表达。垂直分裂比单单水平分裂来得常见。不过,水平分裂存在于大部分的自恋病人身上,通常也会合并一些垂直分裂在内。

      治疗所寻求的是藉由自恋性移情作用来重新动员那被分裂或潜抑的夸大及理想化自体,为的是驯服那夸大及爱现的需求,并且把它们带到现实自我的影响之下。修通(workingthrough)则牵涉到完成那孩童期因创伤而被停止的种种过程。

      3、对科胡特的评价与批判

      科胡特觉得自恋基本上是正常及健康的,有它自己的发展或转化轴线,可以在某个特定点上固著住,因此有其自身的病理形式而需要自身的治疗形式。科胡特把驱力及传统的“自我-原我”模式转出心理发展阶段的中心。他临床上的识见是很扎实有力的,而他的自体心理学对精神分析做出了很正向的重要贡献。然而,概念并非都是很清澈或界定分明的,譬如自体的概念。但即使有其缺陷,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在临床上有长足的进展,虽然是和精神分析传统的其它部分并无相关联,但也不矛盾。

      欧托.康伯格花了很大力气将自己的研究和精神分析传统里的他人连结一起,特别是玛格丽.玛勒、艾蒂.贾克生、W.R.D.费尔邦以及梅兰尼.克莱茵等。对照而言,科胡特则对于和其它精神分析理论家在一起做整合没有兴趣。或许他会对他的工作和其它人某些地方类似的观点加以致意,但他从未系统性地去经营或致意那些类似处。在一封给玛勒的信中,科胡特写道:他们只是在同一座山中从不同旳方向挖掘隧道罢了。科胡特唯一的资料数据来源是治疗中的成年病人而非儿童,因而有人会对科胡特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建构的依据提出质疑。

      科胡特在1960年代末期和康伯格间的闲聊涉及到他和康伯格之间的差异,他说康伯格把自恋看成基本上是病态的,而他则视为健康。康伯格和科胡特确实对自恋及其疾患所采取的路径有所区别。由于康伯格试图仍维系客体关系和传统驱力理论间的综合,他觉得讨论和治疗自恋疾患而不包括性与攻击驱力以及客体关系(间的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科胡特则放弃了传统对驱力的强调,而只有在当自体是断裂及破碎时才加以提及(这也许是一个缺陷,或者不必要)。在其自体心理学中,科胡特设定对自恋症的讨论是要在不同于驱力的脉络下讨论,也也许是完全没有的必要的,甚至是错误的。

      康伯格把自恋人格放在比较宽广的边缘型人格类别下,而科胡特则并不总是很清楚地分辨出自恋与边缘疾患。因此,实际上,这两位理论家并不都是在讨论同一群病人。对康伯格而言,自恋型及边缘型人格间的差异涉及是否存在一个整合好但病态的夸大自体。康伯格和科胡特有关自恋人格看法上的一个重要差异是:康伯格发现病态自体的“存在”(presence),而科胡特发现了完美自体(fullself)的不存在,或更确切地说,未完成或固着而正常的、古老且连贯的自体的存在,但其发展却被阻断了。

      康伯格同意科胡特说自恋型人格可以接受分析和治疗,但他们对自恋本质理解上的差异导致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在谈治疗过程。康伯格似乎较倾向认为科胡特的治疗为满足性或放任性的。康伯格则会去挑战他所相信病人的防卫机制以及病人的失望。

      毫无疑问,科胡特在许多方面是相似于客体关系理论家的,但又使用了很不想通的理论概念,并且更具有临床操作价值:如远离驱力模式、发现“原我-自我”模式的替代、发现因缺乏自体意识感而非本能冲突所产生的病理等。其重要意义是他所提出关于自恋的发展轴线,不同于驱力的轴线。有些理论家发现,强调自体的重要性大于驱力,是一种对传统精神分析的全面改革,且显然和传统精神分析模式不一致。科胡特自体心理学客体关系理论家们已经事实上将“俄狄浦斯情结”逐出精神分析理论的中心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