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体心理学

 莱茵1a6owgjhqb 2019-05-22

自体心理学是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海因茨·科胡特在延伸研究精神分析自恋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迅速成长为最重要的精神分析理论之一。

海因茨·科胡特的自体心理学以“自恋”作为人格的核心部分。根据自恋型人格和婴儿心理发展等研究结果,提出自恋其实就是力比多的本质。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

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得不到满足就会大哭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易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

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在婴儿养育中是经常会发生的,但如果养育者长期是如此对待婴儿的,婴儿就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婴儿将会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形成超出常人所能接受范围的过分自恋。

养育者如果情绪波动起伏较大,早期也会反映出自己自恋失败的暴怒,这一情绪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会内化给婴儿,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

英国著名的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有一个录像实验,一个快乐的婴儿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在一起一个多小时后,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对于婴儿成人时的人际感情能力会直接产生影响。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对于此类心理患者的治疗,科胡特提出心理治疗师可以由神入为基础,利用治疗初期的镜像移情、理想化移情、密友移情等情况来和病人产生正向情感联结,然后在治疗过程中借助“适度去幻象化”(或是逐步现实化)协助病人完成循环回路的合理构成,使夸大自体自恋过分需要修正为符合一般社会的正常自恋的满足程度。当然这里还有病人因为咨访互动引起病人将治疗师的优良人格品质转换性的内化作用。

科胡特对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研究,因其高临床效率、低脱落率而在后近代心理治疗的各流派中脱颖而出。如何能神入地理解来访者,且做到精准的反馈;如何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与来访者一起探索自我,疗愈自我。

本月底深圳子和心理咨询将邀请原武汉中德心理医院专家“陈偲”授课“自体心理学理论与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