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的人生观

 QJKKK 2017-10-13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5:52 编辑

  
  老子在《道德经》中,从整个宇宙的生成以及它的发展演变来观察人生,从而确定天地万物的演变以及人类生产和活动的方向。他所阐释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是一致的,既“天人不二”。他认为,人们如果能够自觉遵照和顺呼自然法则而行,就达到了圣人的境界;如果违背自然规律而行,便招致祸端。他在《道德经》第二章里说:“处无为”;在六十四章里中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说人生的总原则就是顺应天地的自然法则而不去违背它。
  首先,老子《道德经》中关于人生观中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尽自己的力量,为大众服务丝毫不能推辞;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大众生产而不占为己有;尽量施舍与人,而不求丝毫回报;尽量为人排忧解难,而不求别人感恩戴德;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埋头工作,不恃才傲物,在工作中取得成绩时,不贪功据为己有。为大众,不辞辛苦,不自私自利,克己以奉他人。这也是老子“为而不有”的人生观。这种处世方法同佛所提倡的“普度众生”有相同之处。
  其次,老子在《道德经》中关于人生观的论述中说:人生应当至公无私。古人说:“天无失履也,地物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也。”《吕氏春秋、去私篇》。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中说:“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也。”一个人,如果他可以无自私心,处处为他人、为公众着想,那么他的生命和生存的价值就可以完整的得以体现出来。
  老子认为,面对世事的纷争和搅扰,人生应当致虚守静。他认为,道体是虚状的,是万物的根源,它发挥出来的作用永无穷竭。看来,老子所说的虚并不是空虚无物。再现实社会中,我们常说虚怀若竹,是指一个人心胸宽广,此话来源于老子。把虚用到人生观上,便含有更加深沉的意义,令我们去感悟。虚的反面是盈,盈是自满的意思,自满可以产生许多弊端。在现实生活中,自满就会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甚至丢失良好的发展机遇。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四章提醒到:“自见者不明;自是者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不欲以及静,天下将自定”。《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不被贪欲所激扰,才能达到清静的境地,而清静的境地,既无欲的状态。静的反面是急躁、烦扰。老子强调,以静制动,就是希望人们在繁忙的事物中静下心来,在急躁中稳定自己。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人们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熙熙攘攘为名奔波,急急忙忙为利而往,这都无可厚非,但一些人过分追求名利,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典型的华南虎假照片事件;“三鹿”奶粉中添加三聚氢危害儿童等事件,震惊中外,令国人猛醒。这些现象难道不值得我们对照老子《道德经》中关于人生观的论述认真反思吗?
  老子主张柔弱、不争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柔弱,不是软弱,是具有水一样的品质。他说:“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守柔曰强”。第五十二章;“柔弱胜刚强”。第三十六章;“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第七十六章。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老子认为,柔弱是生命的标志,是活泼、发展和充满生命力的东西,柔弱是生的法则。老子提出的柔弱主张是针对逞强的行为,逞强者自已为是,刚愎自用,人世间的纷争和烦恼,大都有此而生,因而,老子认为应当不争、柔弱。无论老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还是在现实社会当中,人们都在为私自的利益而争吵不休,尤其是老子所处的战国时代,强国攻打弱国,天下纷争不断,老子对此深有感触,为了消除这种争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不争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不争不是遁入山林,也不是逃避现实,而是顺应自然规律,为他人服务,不与他人争名夺利,从而达到豁达忘我的崇高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