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坤话美育 | 赵其坤:如何欣赏国画中的山水之美

 天下知仓 2017-10-13

*如何订阅我们?


------------------------



赵其坤,现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国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专家。现为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美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美术特级教师,上海市特级校长。


如何欣赏国画中的山水之美

文 | 赵其坤

自然山水之美,往往能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生发无限的情思。人们对大好河山的眷恋能引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人的求知欲望。置身于博大、精美的自然之中,既能陶冶情操,也能使人深入地感悟人生。我们徜徉在湖光山色之间,对自然美的欣赏,总是能给予人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焕发、激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平添几分生活的意趣。清早花前树下的晨读,傍晚夕阳霞光下的漫步,冬天雪树银花前的皑皑白雪,夏天荷塘月下的阵阵幽香,总能使我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真切,回归宁静纯美的自然,使疲惫的身心得以恢复,并且常常激发着我们创作的灵感和活力。(附赵其坤山水画作品鉴赏)

形象美是自然山水美的基础与核心。山水的形象美可归纳为“雄、奇、险、秀、幽、奥,旷、野”等多种美的特征。如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等等。其次是自然山水的色彩美。山岳景观最常见的是绿色,最艳丽的是山中的野草花,不少名山都有自己独特的花卉,如云南苍山的山茶花,峨眉山的杜鹃花,八达岭的杏花等。姹紫嫣红的鲜花把山野打扮得分外妖娆。水是自然的一面镜子,它反映着周围的一切景象,使山色更加明快、丰富。有的水质含有某种矿物,本身就色彩绚丽,如九寨沟、黄龙寺梦幻般晶莹明澈的湖水,山水相依的美景使人宠辱皆忘。再次,自然山水具有音响美。山水间有着各种美不胜收的音响。如鸟鸣深壑、蝉噪幽林、风起松涛、雨打琵琶、泉响清池、溪流山涧等。音响也参与着山水美的营造。山水美因此而别具韵致。最后是自然山水的动态美。山水美是动态的美,同样的山水景物随着季节时令及天气阴晴的变化,会呈现出不同的美。如“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郭熙《林泉高致.山水训》)。

自然山水美作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由来已久。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兴起就标志着山水开始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对于山水美的推崇,人们有着超越时代、种族、文化等各种限制的一致性。中国山水画的特殊传统是创造形神交融、天人合一的意境。传统的中国山水画可不用焦点透视,不强调自然界物体的光色变化,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更多地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国画山水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国画山水的构图一般不遵循西洋画的黄金比律,而是或作长卷,或作立轴,或作扇面,但是都能够很好地表现特殊的意境和创作者的情绪。国画山水的用笔无论是勾线,还是皴染点厾,其用笔都讲究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虚实、浓淡等变化,以表现山石的体积感和质感。山水画的笔墨必须浓中有淡,淡中有浓。中国山水画中的景,既是造化自然中实实在在的景,也是画家“造天地万象之境,”“得心源,畅神说”的“虚境”。山水画中的清风细雨、长河曲折、奇峰秀谷、石林山洞、渔舟唱晚、楼阁亭台都是画家“亲临极高极深”之地,在真山真水中观摩写生、归纳提炼而成。所以,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展子虔的《游春图》就展露了隋代或初唐青绿山水的面貌。盛唐吴道子的山水画简练且写实,李思训的山水画富丽而典雅。五代北宋则出现了荆浩、关仝、董源、巨然、李成、范宽等一批名家,在真实地表现大自然和审美认识上跨入了新的阶段。至元代黄公望、倪瓒、王蒙、吴镇等人,使山水画走向了抒发主观情感、创造多种风格的新途径。清代山水画一派沿袭董源、巨然和黄公望,变化古法、笔墨;另一派则强调抒发个性,面向自然,将笔墨发挥尽致以传情达意。

那么中国山水画体现了中国人怎样的艺术精神?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道家的思想观


山水画成为绘画的题材,用绘画的形式将山水、自然、物象,加以美化、艺术化是受老庄思想启发而来。贤哲品味由圣人之道所显物象而得“道”,这叫贤者“味象”,“味象”要“澄怀”,有污浊之心难以体会万象之根本,叫澄怀味象。宗炳认为“澄怀”是对实现审美观照的必要条件。“澄怀”才能“味象”,才能在空明虚静的状态中从自然本体得到审美享受。宗炳能在山水中发现其“趣灵”、“感神”,是他对自然“澄怀味象”的深刻感悟,使自己的精神融入美的对象中,得到自由解放。

中国哲学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万物皆源于道。而美即“道”,它同样需要审美主体的静心观照才能把握。中国传统美学把一切审美活动都归纳于人静心观照的疆域。扬雄在《法言》中说:“夫言心声也书心画也”。道出了言为心声,画为表意。所以,中国山水画是儒、道、释思想的体现。它不是单纯的画景,而是通过画景创造中国山水文化特有的审美方式。用它去观照自然,感悟生命。使人从自然宇宙万物的感性直观中获得一种特殊的愉快体验,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境界。


以笔墨线条抒情怀

中国山水画的线是塑造物象,创造意境的主要手段。在中国山水画中因为线条的运用,画家可以“游戏”于物象与内心情感中。线条在国画山水中不但有造型表现的功能,更成为了画家感受的反映,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倾诉。山水画通过以线为骨来塑造形体,也同时以线面结合的方式来皴擦涂染,从而塑造出“可游、可行、可居、可思”的画外之境。

由于现实中并不存在真实的线,可以把它看做是画家对物态形象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成为寄托画家思想情感的一种符号,山水画中的“点皴”“线皴”“面皴”最初都是由“线条”发展起来的。线条自身是具有哲学性的,正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中国古典哲学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讲求“天人合一”,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因此,中国的艺术家从一开始就是从大处着眼,很自然地发挥了艺术家在对客观世界对象描摹的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通过观摩大自然找到并体悟万物之中的自然规律,从规律入手借鉴自然并重构,进行再创造。可见历代山水画家都很重视主体思维对“神”“情”“意”“趣”的提炼和修为。

山水画在包容了这些传统形神思维精髓的同时,也承载了画家赋予画面的审美情趣。线条作为支撑山水画视觉构架的基础造型,很自然地承载了画家们所赋予山水画的感情内涵,具有了审美情感的功能。同时坚持在山水画创作中强调笔墨线条语言的表现力,以“取古人气息,绘自然山川”的理论来统筹山水画创作各方面的因素,为山水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山水画的意境美

中国的山水画自古以来就不是单纯地描绘自然风景而已,而是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描绘和自身的主观感受去抒发情怀,表达一种精神上的美。不同的生活体验造就了人的眼界,所看到的事物景象就会有所不同,或雄奇,或恬淡,或淡雅,或蜿蜒逶丽,或曲折通幽……五代的荆浩生长在北方,接触的是崇山峻岭雄壮的景色,在他笔下的山水画表现出的是巍峨的山川,他的《匡庐图》在描绘了雄伟庐山的同时又隐士过着牧歌式的生活,在雄伟刚劲与寂寞幽静之间表现出了超脱世俗的空灵的意境之美。同时,董源生活在南方,由于南方自然环境草木茂盛,空气湿润,山峦平缓连绵,所以,董源的山水画清淡苍润,幽雅天真,画面呈现出朦胧静谧的意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江南山水的热爱之情。故此,如果没有对山水对象有着深刻的观察和认识,思想感情上的热爱,就不可能表现出画的意境。

山水画家通过绘画的方式“缘物寄情”,在有限的画幅空间中去表达自己心中的情感,营造出超脱世俗的氛围;而观画者既能够体会画面中的景致和意境,又能透过画面延伸出一种无限的意境,从而使观者涤荡胸怀,脱离一己之小我,获得精神上的升华。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要体现意境,既要求画家对于客观事物仔细观察后的艺术再现,又必须是真挚的、热烈的主观情感的表达,使主观与客观世界达到高度的统一,才能构成山水画中的意境。


山水画的气韵和用笔

气韵生动和骨法用笔是谢赫“六法”中的两法,二者紧密相联。气韵要用笔墨来体现,用笔需用气韵来贯通,所表现的物象才能生动。谢赫认为绘画艺术之妙,在于气韵生动,气韵代表作品的精神面貌,同时又体现着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韵是指山水画作品的风致意味,即画家通过形象处理、笔法节奏、色墨构置等,使画面上呈现的某种风格趣味。气和韵在山水画中的意义是关系内在本质方面,韵的意义则趋向于作品外在的形式意趣方面。没有气,韵就没有着落。富有韵,作品就更加生动。所以“气韵生动”是指绘画作品通过形式结构描写手法所体现的内在本质和精神。山水画家在把握自然美及规律加以艺术处理,进而通过创造表达画家的情思意境。山水画家以造化为我用,借物写我心,也就是把生活、自然、艺术美加以统一,尽其灵而足其神。山水画家不是求“似”而是求“真”,若不能把握山水的真奥妙,便体悟不到山水画中的“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艺术境界。山水画只有通过用笔创造气韵才能显山川之峻秀,林木之活力。


山水画的诗意与空灵美

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诗意美与空灵美。

中国山水画中的诗意,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山水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宗白华)

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是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画中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和诗意美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山水画的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感受顿悟山川、风云、水石、林木的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造山水画的诗意美和空灵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