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阴阳

 愚人道缘 2017-10-13

天地生生之道,不过:

一阴一阳,往来迭运,

氤氲无间而已。


然此,皆:后起之物也,

若论其原,只是无极太极,

浑浑沦沦,浩浩渊渊,

无可测识,无可名状。


唯:静极而动,

阴阳兆象,造化分形。


而:

阳之升于上者为天,

阴之降于下者为地。


天地定位,

人物:

得其理者成性,

得其炁者成命。


而:太极,

不因之有损焉。


即:

天地未兆,人物未生以前,


而:

太极浑沦无迹,

亦不因之有增焉。


夫,太极,理也,

无可端倪者也,

而实为天地万物之主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此言:两仪之发端,

无不自太极而来。


当其动,而为阴阳,

是:炁机之蓄极必泄,

非太极之有动也,

其动也,其炁之屈而伸也。


及静而为太极,

是:炁机之归根返本,

非太极之有静也,

其静也,亦其炁之伸而屈也。


要之,

炁机有动静,

而太极无动静。


务须明得这个源头,

始不堕于形气之私。


其在人身,

父母未生以前,则虚无而已,

此时,有何动静?

即太极也。


然虽无动无静,

而动静之机,

无不包孕于虚无之内,

故,先儒谓:

理可统炁者,此也。


及,

炁机一动,落在人身,

而太极判矣,阴阳分矣,

五官百骸,从此始矣。


一阴一阳,往来升降,

皆离太极之理不得,

若无此理,则亦块然蠢物耳。


既明:修炼,

要采:阴阳之炁机,

以为:长生之药物。


尤要得:太极之浑沦,

才是:神仙之根本,

二者,不容偏废也。


如:打坐时,

一心凝神,除却思虑,

灭去幻缘。


唯以:无心为心,

出于:有意无意,浑浑沦沦,

是得:天地之始炁以为炁者也。


于是,

外调口鼻凡息,

内蕴呼吸神息,

一上一下,往来不息,

氤氲不穷,

而:天地万古不磨,

即:人物发生不息矣。


尔等行工,

务令:百无存想,万虑全消,

即得:太极之理。


调其神炁,运行周天,

即是:阴阳之炁也。


天地之所以万古不磨者,

由此理炁之运行耳。


能效:

天地之无为而行,生生不已,

即盗天地之元炁也。


其实有何盗哉!

人与天地同一理炁,

顾何以天地长存,

而人物则有生死耶?


只因:人物之生,

虽:抱一而居,涵养而处,

无如:炁自为炁,

不得:无思无虑之真,

于是:纷纷纭纭,纠缠寤寐,

炁虽犹是,而理则无存矣。


且:理既无存,

炁亦因之馁矣。


唯以:

无思无虑,无作无为,为本,

其炁机之流行,一听诸天道自然,

虽无:采炼工夫,无作为意想,

而总出之以自然,运之以无迹,

如此:即虚合道,道合自然矣。


虽然,初下手时,

人心,起灭不常,

气息,往来不定,

不得不勉强以息思虑,调气息,

但不可太为着意。


如太着意,

皆属后天之物,

非先天之道,

纵云:有得于身心,

亦不过健旺凡体而已,

不可以生法身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