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红柿、葡萄的品质风味与相关的基因有关

 老夫不请自来也 2017-10-14

   

     科学家破解“西红柿咋没了从前味道”谜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所黄三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在番茄风味品质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阐明了番茄风味遗传基础,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为番茄风味改良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该研究团队首先组织品尝小组,对100多种番茄进行严格的品尝实验,分析确定了33种影响消费者喜好的主要风味物质。这些物质包括葡萄糖、果糖、柠檬酸、苹果酸和29种挥发性物质,揭示了番茄风味的物质基础。

黄三文研究员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哈里·克利教授组成了20人联合研究团队,历时4年多的协同攻关,终于发现了番茄风味调控机制。西红柿之所以没有以前的味道,主要原因是现代育种过份注重产量、外观等因素,致使控制风味品质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13种风味物质含量在现代番茄品种中显著降低,最终导致番茄口感下降。

 

 

    中国植物学家发现:葡萄亲本果实含糖量高低不影响后代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李绍华研究员李绍华指出,中国广泛栽培的欧亚种葡萄起源于地中海气候地区,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中国主要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多雨,容发病害,对葡萄果实发育不利。在智利,机械化种植让每个农民平均可管理大约350亩葡萄园,我国人均管理面积只有510亩。而且,欧亚种葡萄在埋土情况下,仍然频繁发生冻害。

李绍华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亲本果实的含糖量高低并不影响后代;而决定果皮颜色的花色苷则具有显著的遗传特性。再比如,葡萄的香气分为三大类:草莓香型、玫瑰香型和普通香型。如果要培育香气特别的品种,就要找到控制香气性质的基因在葡萄基因图谱中的位置。现在,他们已经找到了十几个控制香气的有效基因的位点,这将对未来育种产生重要作用。

葡萄样品经用液氮降温后磨成粉末放进离心机,可以开展葡萄的糖、酸、色素等成分分析、遗传规律揭示等一系列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