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调理小儿发热

 shoupae 2017-10-14

文/ 魏银

       

     

魏艾一生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症。无论是急性病、慢性病都可以引起发热,尤其儿科临床最为常见。


      翻开历史的篇章,我们可以看出,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对发热的病因和病机及其治疗原则就提出了精辟的论述。《素问.玉机真藏论》:“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因而发。”《素问.脉要精微论》:“风成为寒热。”《素问.热论》又提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后,汉代医家张仲景根据《内经》理论,以六经辨证为纲,张仲景在临床中告诉我们,如果感冒、咳嗽打喷嚏、发烧视病机和病因用大青龙和小青龙、麻黄汤、桂枝汤发汗之后就会退烧。如果是便秘引起发烧,就用承气汤一通就会退烧。如果是尿道感染、尿道发炎、小便困难用五菱散或猪苓汤利小便,烧就会退。如果是少阳病寒热往来,就选择小柴胡汤也会退烧。如果是阳明病大热40℃以上没有便秘就用白虎人参汤或白虎汤,所以张仲景《伤寒论》经方治疗发热,至今仍为有效。随着历史变革,到了清代,医家叶天士《外感温热病》根据温病发热的特点,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传变规律。


      我在学习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经.至真要大论》:“谨候气宜,无失病机。”人生病受到天气和地气影响,小儿属纯阳之体,皆受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影响,气血皆在为热。小儿又为稚阴之体,受外感邪气最易伤阴。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决》:“小儿先天肺常不足,脾常不足,肝常有余。”小儿先天脏腑全而未充,肌肤稚嫩,肺脏娇嫩,肺卫最易遭受邪气侵犯。因此,小儿发热依照上述生理病理的特点,结合每年年份和节气的不同,本人临床辨证以《内经.五运六气》学说为纲较为切合临床实际。临床案例如下:


       


      案例一

      周姓,男,6岁,出生于2012年5月26日。

      患儿因发热咳嗽3天,于2017年3月12日来我诊所中医调理。

      初诊:体温38.9℃,面色微黄,四肢不温,大便正常,小便发黄,流清鼻涕,烦躁不安,舌苔薄白,食欲不振,呕吐,精神乏力。

   经《五运六气》辨证分析:该小儿先天脾胃虚,脾胃主运化水谷,金不足,肺气不足,土不能生金,导致肺气上逆引起咳嗽。

      调理方案如下:

      首先,生姜水冲服小柴胡汤颗粒(半夏和生姜治呕,人参补气,甘草大枣健脾胃,柴胡和黄芩疏肝降热)其次悬灸穴位:神阙和隐白。最后,晚上小柴胡汤加味泡脚配合推拿脾经和肺经。经三天调理,发热咳嗽治愈。



  

“小中医成长记”

       —魏银


      案例二

      陈姓,女,五岁半,出生于2013年8月4日。

      患儿发热两天,食欲不振,手脚冰凉,于2017年7月12日到我诊所中医调理。

      初诊:体温39.5℃,面色苍白,,乏力呆滞,烦躁不安,小便发黄,嘴唇干裂,食欲好,舌质深红,大便干燥。

      经《五运六气》辨证分析,该小儿先天心气不足,易出虚汗,肝气不足,易神情呆滞,土旺,吃饭食欲好。该小儿发热受司天之气阳明燥金有关,燥邪伤肺,加上暑热节气,小儿烦躁不安,哭闹不休。调理方案如下:

      首先,以竹叶石膏汤加味打粉泡脚(竹叶清心火,石膏清内热,人参补气,麦冬滋阴润肺)其次,悬灸穴位:少商穴和涌泉。最后,生石膏和大米煮水喝配合推拿大肠经和脾经。经两天调理该小儿发热消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