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蹴鞠--中国历代足球的发展史

 RK588 2017-10-15

蹴,意为用脚蹴、蹋、踢;鞠,意指用皮革包裹的实心米糠球。古代蹴鞠便是指古人以脚蹴、踢米糠球的活动,与现在的足球相类。据记载,蹴鞠这一运动早在战国时候就已经在民间盛行,到了汉朝的时候更是成为了兵家练兵之法,宋朝的时候出现了蹴鞠组织与专业的蹴鞠艺人,清朝的时候更是演变成为了冰上蹴鞠,可谓是历史悠久的一项古代体育运动。



在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除了作为体育运动的作用,同时也出现了在鼓乐伴奏下以身体各部位控球这样的具有表演性质的娱乐表演。根据汉朝所遗留下来的画像上就能窥见蹴鞠表演的端倪,分有单人蹴一鞠、单人蹴二鞠、双人一边击鼓一边蹴鞠、有双腿齐飞、跃起后勾等技术表演动作,时人称之为“蹴鞠舞”。除去表演性蹴鞠,竞技性蹴鞠也随之而生,竞技性蹴鞠一般设有长方形具备东西向的蹴鞠场,在蹴鞠场设有南北两面供欣赏的大殿,四周有围墙,古时被称为“鞠城”,大致如现今的足球比赛。与此同时,蹴鞠也被开始运用于军中练兵,在刘向的《别录》中就有记载:“蹋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才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在军中使用蹴鞠练兵,除了有兵势的象征与训练将士的作用以外,也同时有着丰富军中生活、调节将士情绪的作用,于是汉朝文学家班固将蹴鞠列入了兵家技巧类,并称其“以立攻守之胜者也”。



若说蹴鞠在两汉三国得到了一次高涨的发展,那么在唐宋两朝,蹴鞠文化则是走到了另一个高度。其一,由于充气球的出现,取代了最初的米糠球,在进行运动的时候更加轻便;其二,在蹴鞠比赛的鞠城中加入了球门,这时候的球门被竖立在鞠城中间,在球门上有“风流眼”,需由队长将鞠踢过风流眼才能取胜,加入球门后比从前简单直接的对抗更增添了趣味性,对瞄准度有了更高的要求。也有不使用球门的蹴鞠玩法,这样的玩法也逐渐的走向了规范化,称为“白打”,参与者需轮流逐一表演除足以外身体其余部分接球的动作,又称“井轮”。在蹴鞠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下,蹴鞠组织大约在南宋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艺人们设立了“齐云社”,专门负责组织蹴鞠活动与比赛,并且制定了规范的社规,使蹴鞠的文化价值进一步的体现了。此时蹴鞠的普及极为广泛,从宫廷内闱到庶民家庭都以蹴鞠为乐,而女子蹴鞠也逐渐地开始兴起。



到了辽金元时,蹴鞠已经成为了宫廷节庆节目之一,女子蹴鞠也并不少见。大戏曲家关汉卿也曾在散曲《不伏老》中难掩对蹴鞠的喜爱之情,“我也会围棋,会蹴鞠,会打围……”。




时至明朝,蹴鞠依然非常流行,但在军中蹴鞠却是变了味,与声色犬马之流混杂到了一起,导致军心涣散,所以在朱元璋称帝后便传了圣旨,禁止军人蹴鞠。当然,这一道圣旨禁止的只是军人,在民间的蹴鞠活动仍旧火热。蹴鞠的火热自然也带动了制鞠工艺,各式各样的鞠开始出现,根据《蹴鞠图谱》记载,当时所出现的形式不同而有名字的鞠就已经有二十四中,《蹴鞠谱》中更是记载了四十种。



清朝的时候,蹴鞠的记载减少了许多,满人曾将蹴鞠与滑冰相互结合创造出冰上蹴鞠的运动,在每年冬天太液池之上举行冰嬉典礼,随后冰嬉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蹴鞠形式。清朝中叶后由于西方现代足球运动的传入,传统蹴鞠基本上被取代,流失于历史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