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遥远的长城:边塞古韵偏关城

 pgzj 2017-10-15

《 每 日 经 济 》

·本期内容 2017.10.1·

———————————————

提起长城,相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就是北京的八达岭,每逢假期,长城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火爆场面,令人叹为观止,“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个人类历史上宏伟壮丽的建筑奇迹和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景观,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但您知道吗,在咱山西啊,长城的现存遗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按照朝代划分,从战国延续到明代,几乎涵盖了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所有时代。那么,从今天开始,每日经济国庆特别节目《遥远的长城》,就将带您沿着吕梁山—恒山—太行山这条长城外线,领略古老长城的魅力,感受山西独有的壮美风光,看一看如今住在长城脚下的人们,生活会有哪些变化。



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遥远的长城》摄制组第一站来到了被誉为“三晋之屏藩”、“晋北之锁钥”的忻州市偏关县。这里因地处黄河南流入晋的交汇处,北依长城与内蒙古清水河县接壤,西临黄河与内蒙古准格尔旗隔河相望,自古以来便是边防重镇。我们首先从偏关县城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80多公里,当山势逐渐变得突兀险峻,道路崎岖不平时,就会发现,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丫角山。



因为内外长城山势转向,山岭间形成夹角,特别像一个“丫”字,当地人形象的把这里称为“丫角山”,我们邀请到的向导秦在珍,是忻州市长城协会的工作人员,他告诉我们,海拔1800米的丫角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500年前大同镇与山西镇的分界,这里的明长城分为西路、中路和东路,全部是黄土夯筑而成,虽然目前残破,但墙体连贯,远看十分壮观。



昔日丫角山是如何雄壮威武,到了今天,我们只能发挥想象。当时百姓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就靠着无数的肩膀双手,将黄土、砖石一步一步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建筑成一段段夯实的土墙。而如今,战马嘶鸣早已远去,只有残缺的烽火台上青草萋萋,显得格外苍凉。和眼前心境一样的,还有长城脚下这个小村庄,陪同我们的向导说,大多数时间,这个小村是宁静的,静的这里的时间都走得很慢。



从1964年开始,偏关县在偏头关外,沿着古长城开始试种油松,恢复生态,理论上讲,高于1600米海拔,油松根本活不下来,但经过研究,当地人在海拔1700多米的山坡上,试种成功,油松就在偏关的大地上推广开来,目前,偏关县人工林的面积超过了一百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4.75%。



伴着夕阳,在这些被风吹日晒雨水侵蚀的古长城上,山羊与荒野朔风融为一体,形成了边塞长城上一道特殊的风景线。谁曾想,这样安逸的画面,在五百年前是另一番兵戈铁血,明隆庆年间,北元四次入犯,三次兵锋直至老营,战事激烈又频繁,老营城管六十四里长城就成了明朝北境最精锐的防线,沿途山岭有马头山、好汉山、丫角山三大段,这也造就了今天,这里的烽火台如此密集的壮美风光。



随着老营堡的几次扩修,驻军最多的时候,可以达到4000多人,能和这种级别的城堡相提并论的,在偏关只能数偏头关城,作为万里长城的外三关之首,偏头关有着“宣大以蔽京师,偏头以蔽全晋”的评价。



山峰上兀自矗立的连绵古长城烽墩,给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人强烈的震撼,但更让我们惊叹的是,这片黄土地上的祖先是用这样的毅力,忍耐和艰辛,才将这一伟业完成,也许正是这种精神,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以一种乐观、率直的态度,认真对待生活。


完整视频




明天,《遥远的长城》将来到号称“黄河第一湾”的老牛湾,我们将看到优美的弧形峡谷、古朴幽静的清代古村落建筑,在那里,又会发生哪些故事?当地旅游业是如何发展的呢?明天同一时间,敬请收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