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刍议观赏石的形与神

 二闲居 2017-10-16


在赏石界,有很多石友常以形似与神似来衡量石头的好与坏,美言之“妙在似与非似之间”,似乎如太像了则不好了,显得太俗,还是不太像的好,并借用了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一些论述来当做理论依据。如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中称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所称的:“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等等。认为具像的石头不如意象的好,以致误导了一些人的理念,造成很大错觉,把一些甚至连他们本人都说不清楚是什么的石头,当成好石给别人看,把一羽鸡毛当成是一只鸡,弄得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本人就此发表拙见。

一、形似和神似不能完全等同。

关于形似和神似,窃认为,不能把评价书画的一些观念完全套用到观赏石评价上,因为二者不能等同。观赏石是大自然天造的,注重天然;书画是人为的,注重意会。评价观赏石好不好的要素是“形、质、色、纹、韵”(韵是外延,是形质色纹体现出的意蕴),其中“形”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古代的诗、画也讲究似与非似,但那也是有条件的。

题名:积素凝华;石种:大湾石;尺寸:21x19c12cm;收藏:林维宽

荀子说过:“形具而神生。”认为神生于形,无形哪有神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形是形体,神是内涵,无形则不能通神,无神则无生气,二者对立统一。当然,观赏石是大自然造成的要找到一块非常像什么的实属不易,非常之难。但也不能认为不太像的好,太像的不好,而应是越像越好。这和吟诗、做画不太一样。因为美总是具体的。“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而言就不存在”、“寓理于象,以形写神”等都是很有指导意义的论述。虽然艺术崇尚自由,但太空泛则会变得无意义了。

题名:彩山;石种:紫金石;尺寸:60x20x38cm;收藏:胡志

传统艺术表现的主轴是形、神兼备,并以形为手段获得神的效果。“形不真则神不全”、“传神者必以形似”、“未有形缺而神全者”。张大千虽然强调重写意而不求形似,但又讲过:“绘画只有形神兼备,才能创造真正的美。”齐白石虽然说“太似为媚俗”,但也认为“不似为欺世”。石涛也曾说过:“以形做画,以画写形”。潘天寿也指出:“绘画,不能离形与色,离形与色即无绘画矣。”故而,仅凭主观臆断而牵强附会,是不恰当的。 

二、形神兼备才是好石头。

有的石友厚神而薄形,未免偏颇。试问神从何来?大不了是悟出“禅意”了,心中有了禅石则禅吗?自以为心中有禅了、清高了,别人不懂唯以自明,“你们看,我多高明!”一旦探其底,则又如乡下玩童说庙里的事,知亦不知,体会不得了。所以说,禅要从神中来,神要从形中求。我们追求神似即可,像写意画一样,正是因为具象的观赏石非常难得故而放宽条件。西洋画讲究具象,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可谓形神兼备,价值连城,谁敢说那不是一幅好画? 

题名:禅;石种:三江彩;尺寸:56x80x35cm;收藏:植成涛

那么写诗呢?被尊为清代第一诗人的王士禛(渔洋)一直标榜神韵,追求的是神会自然,以神韵为宗,他说“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出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是雕塑绘画之耳......。”王士禛以禅喻诗,主张兴会神到,这种兴会是不可言传的,如同禅悟一样。因此这种“神韵说”很容易流于神秘空虚,有矫揉造作之嫌,不善学者往往流于浮响。王士禛甚至于批评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不好,太写实。

题名:红烛;石种:马料、戈壁石组合;尺寸:15x20x3cm;收藏:赵锦源

而与他同时代的赵执信(秋谷)虽然是他的甥婿,与他既有亲戚之情,又有同乡之谊,赵执信十八岁中进士,才高八斗。他在《谈龙录》中提出:“神龙者屈神变化,故为定体,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于所见,以为龙具在是,雕绘者反有词矣。”他指出了王士禛的片面性,更客观、更超脱的解释了诗歌之真谛;指出了如何体现客观实体的传神形象;指出了从何处下手而得悟人。做玄妙恍惚说耳,则道理深微又明者。赵说:“其似与不似则未可知,假如一二似之,譬如偶人刍狗,徒有形象耳。”赵强调“诗之内要有人在,诗人外要有事在。”

题名:七彩鸳鸯;石种:葡萄玛瑙;尺寸:50x45x36cm;收藏:金城

以上所说,观点不同造成看法不一,可能引起争论。话说回来,鄙人认为“玩石找乐”、“石石在在”、“石事求是”才是真谛。茶道、酒道尚且如此,石道、人道更须这样。在赏石中一定要注重“石”际,绝不能名不符“石”,也不能言过其“石”,更不能找不到北、脱离“石”际。我想,有“石”之士都有同感罢。

题名:无极;石种:戈壁石;尺寸:45x61x20cm;收藏:陶之白

总而言之,所谓“形”,是指自然界物体在三度空间占的位置。那么,观赏石的形是指在大自然造化下所形成的天然、不假人工加工的外在形体。所谓“神”,是指观赏对象形体内涵的精和气的反映。观赏石的神是其灵魂和生命,是内在的精、气通过形的体现。

题名:禅心;石种:大湾石;尺寸:9x12x2cm;收藏:曾文新

完美的观赏石必须是形神兼备的,否则必有缺憾。就其关系而言,必然是先有形而后体现神,神蕴含在形之中,靠形来反映。形是其躯壳,神是其内涵,形是神的载体,有形的不一定有神,但无形的一定无神。把握这个“度”,这是唯物的赏石爱好者的真谛。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