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红笔记之十:《红楼梦》到底有完没完

 快乐老年435 2017-10-16

读红笔记之十:《红楼梦》到底有完没完

"终"不知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红楼梦》80回已“剧终”,再无下回可分解。

本文标题虽则有些哗众取宠,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只是,《红楼梦》写到第八十回到底是否真的“书未成”。

脂本《红楼梦》结束于第八十回,然而于此处,故事似还没有讲完,脂批中提到的很多情景也都还未发生,而原书言尽于此,空留诸多未解之谜,这样一部“文学断臂维纳斯”,宁不令人扼腕长叹,徒增几多怅惘与遗憾。

对于热爱《红楼梦》的读者而言,关于这“红楼梦未尽”之憾究竟有多深,张爱玲先生的“三恨事”说实乃空谷之音:“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这“第三恨”我也有过,虽然不如她体会得这般深刻,描述得这般入木三分,但吾一度曾恨不得穿越时空,跑去截回那被可恨的“借阅人迷失了的手稿”以一窥究竟。

但是天下事除非“因为所以,科学道理”,便总有人持支持态度,而又有人持反对态度。你要说《红楼梦》未完,留有遗憾,就有人会说程高本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其实就是曹雪芹原作。当然,在此处的论争中,我立场坚定地站在“后四十回非原著乃他人续作”一边。

我个人看后四十回总是难以卒读,每每读至第八十二回就想弃卷而逃,真是味同嚼蜡啊。这种感觉还是张爱玲概括得好,她说“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有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也没深究。”

一句“怪不得”就把人想表达的意思、想说的话,轻松明了地释放出来了!那后四十回中的人物可不就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吗!这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差距,就是严肃文学与通俗小说之间的差距。通篇只读程高本倒还好还好,但假如在读过脂批本《红楼梦》后,紧接着再读程高本的后四十回,简直让人想要撕书。对比之中见高下,认为《红楼梦》文学价值不高的读者,建议去读读后四十回。

要说后四十回并非曹雪芹原著的确实证据,我倒还没有机会细细分析前八十回与其在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上的差异。但是从程伟元、高鹗的《红楼梦》序言中,我倒真读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其中既说明了程高二人于《红楼梦》之痴爱,又说明了这后四十回的来历值得商榷,具体内容我们下文再叙。

说回张爱玲先生,她将她的《红楼梦》考据命名为《红楼梦魇》,只这一个标题,我就认为她果真是得了“红楼梦”意义之精髓。我私底下认为,“红楼梦魇”才是曹雪芹心目中理想的书名。只不过张爱玲是“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而曹雪芹则是“红楼梦魇觉不惑,十年辛苦觅知音”。

按已知《红楼梦》最早版本甲戌本计算,乾隆甲戌年1754年《红楼梦》书成,著者自题“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前推十年即乾隆甲子年1744年,其时著者开始著书。

爱新觉罗·弘时出生于康熙甲申年1704年,是以弘时以“曹雪芹”、“脂砚斋”为笔名开始创作时,时年正好四十岁。四十不惑,不到这个坎儿,弘时是不可能理清他究竟是如何从“补天石”见弃的前因后果的。这种顿悟,是时间的结晶,也因此才有了这部结构精妙的“双面绣红楼”。

对于张爱玲来说,尽管从小喜爱《红楼梦》,但是她的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第一篇专论文章——《红楼梦未完》,却发表于她40岁以后,准确地说是在她48岁那年(1968年)。此后,张爱玲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专门研究《红楼梦》,“十年一觉迷考据”的“迷”字道尽了40岁以后的张爱玲对《红楼梦》的强烈炽热的情感。

就像张爱玲这样,我说要真正读懂《红楼梦》和喜爱《红楼梦》必须要届不惑之年,毕竟曹雪芹花了近二十年始得醍醐灌顶,于他的不惑之年始悟得人生得失之真谛。曹雪芹是“红楼梦魇觉不惑,十年辛苦觅知音”,所谓“知音”,是需要时间来锻造,而非人力所能成就啊。

那么《红楼梦》真的如张爱玲所言,因其未完是以成为许多读者心中的大憾事吗?我想只要用了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回中交给读者的阅读理解“三把钥匙”,再领悟“双面异绣”、“幻为核心”、“文本为主,批语为辅”等写作手法和特点,也就读懂了这部《红楼梦》。

一旦读者读懂了《红楼梦》,就会发现,哪有所谓后四十回?!八十回已为全璧。我们用曹雪芹在全书最后一回、即第八十回的最后一句话作注“终不知端的,且听下回分解”!

如果读者真的以为还有“下回分解”,那即是因为曹先生只有留下这个假象,才能证明他在批注中提到的“狱神庙”等情节是存在的;才能让有心“追踪摄迹”的人寻不到首尾,找不到出处,以保全此书。如此,而已。

在《红楼梦》所有章回中,雪芹曹先生每每用类似“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话语作结,但是他从来未有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过“终”这个字。按照曹先生的意思,“终不知端的”即是已经“终了”!

也是!前八十回里,曹先生已将他所有的经历记述完毕,而书中人物终将获得什么样的结局,他已经不想再多说了,不如由他们各自去书写吧。反正第八十回已是终篇,而有关爱新觉罗·弘时的故事已经讲完,其余的就随他去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