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研丨回眸与展望——兼谈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的守正与创新

 山湖微波 2017-10-17

回眸与展望

——兼谈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的守正与创新

最近几年,随着6月7日上午首场语文考试结束,高考作文题的揭晓,各地都会形成报刊、网络、电视以及各种社交平台等诸多媒体对高考作文题集体围观的现象。参与围观热议的,往往既有专家学者、作家教授、文化达人、教育名家,也有广大的一线教师和家长,甚至还有影视明星、网络“大V”。全社会对高考作文的关注热情之高,参与讨论人数之多,话题涉及面之广,可谓蔚为壮观。而与如此热闹形成强烈反差的,则是有关数理化等其他学科的高考试题,似乎少有人问津。如此强烈的舆论反差,不免让人心生疑惑:社会如此高看高考作文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笔者愚见:社会之所以如此高看高考作文题,既有这一道试题分值太大,或60分,或70分,在考生的整个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原因,但更多的还是媒体的蓄意炒作。各种评说,虽然说不乏真知灼见,但往往更多的是不负责任的胡言妄语,是对高考作文命题专业化、科学化的一种无视。

今年正好是恢复高考四十周年,在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四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回眸与梳理,使更多的人了解高考恢复四十年来作文命题所走过的探索之路。也希望借此让更多人能够了解,高考作为一项非常重要而严肃的工作,高考作文命题是严肃的、科学的、专业的,它有着非常严格的技术规范与评价标准。

一、四十年高考作文题的回眸

如果对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一个梳理,单从题型呈现角度看,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题主要包括四大类题型和三个发展阶段。

我们先说四大类题型,即标题作文、以命意为核心的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以情境创设为中心的新材料作文。

根据上述四类题型,我们又大致可以把高考作文命题探索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7年到1998年,这个阶段主要以标题作文和以命意为核心的传统材料作文为主。比如,1981、1982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96年的《我更喜欢漫画〈  〉》等都属于这类题型。这类题型显著的特征是,命题人在题目命制过程中,对作文的立意指向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考生只能顺着命题人的立意写作,不能出现偏差,更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否则就是偏离题意。这类作文题的优点是,所给的作文题目任务具体、指向明确,考生必须根据题目和材料所给定的旨意,确定观点、选材组材进行现场写作,避免了考生考前的猜题押题,虚构套作,确保了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的考查信度。同时,命题作文在题目的关键词设置上,考查考生对写作对象本身认识、理解的深刻程度。把握得愈准确,理解得愈深刻,作文才愈有可能得高分。这样也使作文评分能体现出较好的区分度。这类命题的不足也比较明显,就是命题的束缚较多,留给考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小,材料观点同质化严重,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因此一度受到质疑。其间,虽然命题组也在努力尝试改革创新,出现了诸如1984年、1993年的,针对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现象或问题发表自己看法的,自由度相对较大的题目,但整体上仍然是沿着命意作文立意为先的思路一路前行。第二阶段:1999年到2005年的话题作文阶段。其实,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教育部考试中心就着手尝试摆脱标题作文命意为先的八股化、程式化的改革,努力追求命题多样化。在“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高考命题思想指导下,经历了近十年的开发与试验,直到1999年才成功推出了一种新的作文题型——话题作文。1999年的“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开启了话题作文的新阶段。所谓话题作文,就是作文命题只给出一个“话题”或只给出考生写作的范围,考生根据给定的话题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与传统的标题作文相比,因为话题作文取消了单向立意的命题限制,极大地解放了考生的思想,给考生以广阔的写作空间,能让考生在作文中较好地展示自己的思想、才情。一时间赞誉之声不断,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明显,因为话题作文给考生的限制少,自由发挥空间大,套作、虚构甚至抄袭的问题在高考作文中变得防不胜防,严重影响了高考作文考查的信度,降低了高考作文考查的效度,影响了高考的甄别选拔功能。于是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高考作文题型的探索又进入第三个阶段——新材料作文阶段。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语文命题组对传统的命意材料作文进行了改造,使原来主要给定意旨的材料,演变成创设作文情境的材料。像当年的全国卷Ⅰ“一只鹰抓了一只羊,被一只乌鸦看到了,乌鸦想学鹰抓羊,由于能力不够,结果被牧羊人抓到了”,审读这则材料,我们会发现材料强调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考生如何解读材料、写什么、怎么写并不作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不同考生从材料解读中获得的文章立意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考生根据不同立意决定写什么、怎么写,这就使考生的文章呈现出多元化的可能。与此同时,接下来几年的新材料,命题组更加注重在贴近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上下功夫,着力考查学生了解现实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像2015年“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材料,2017年“中国关键词”的材料,都鲜明地体现了新材料的特征。新材料作文在文章的立意、文体和标题方面延续了话题作文的优点,留出了相当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供考生尽情发挥。因为教育部考试中心的示范引领,近十年来,尽管许多省份自主命题,但作文题的命题思路还是基本统一在新材料作文的思路上。新材料作文也成为当前各地高考作文题的主力题型。

以上主要是从题型的变化上对四十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的一个梳理。如果变换一个角度,从高考作文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能力、素养方面进行一个梳理,我们也会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先后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以阐释型作文为主,像早期的标题作文、命意材料作文,包括部分话题作文基本上都属于阐释型作文。这类作文题主要考查学生是否能在命题人给定的主题范围内,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从材料和给定的标题中提炼主题确定观点,然后,或围绕主题演绎故事,或围绕观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这类阐释型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审题、立意和写作过程中保持材料与主题(或观点)一致性的能力。这样的命题带有明显的封闭性特点,虽然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也极易产生思维的僵化和议论说理的程式化、趋同化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在写作中彰显个性与自我,写作主体意识较弱。这与当前社会倡导的以人为本,张扬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育人宗旨相背离。第二个阶段主要以任务驱动型作文为主。像2006年以来出现的新材料作文基本都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新材料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让考生写作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像今年全国卷Ⅰ要求选择两三个熟悉的“中国关键词”,向外国朋友介绍自己心目中的中国,这样的材料写作,学生的代入感非常强,能够不自觉地把自我融入其中,在文章的行文表达中自然地流露出自我对问题的价值判断分析以及自我对问题的处理办法和策略。这样,一篇作文考查的就不仅是学生的平时积累、语言表达、思维逻辑,更有学生自我的价值观、方法论。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的作文我做主”。这样的作文考查方式也是英美等西方国家作文考试中常见的方式,是高考作文命题研究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一个标志,应该代表着未来一段时间高考作文命题的一种基本走势。

通过梳理四十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探索之路可发现,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改革、探索与研究一直在路上。虽然探索之路并不平坦,但一直都在坚守中前行,在守正中创新,而绝不是主观随意,天马行空,无迹可寻。

二、对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展望

高考作为中学教学的指挥棒,每一次高考作文题的细微变化与创新都将对我们的作文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我们能够站在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未来高考作文命题的走势进行展望,相信未来的高考作文命题仍将坚守“稳中求变,稳中求新”的理念,沿着“守正与创新”之路一路前行。当下要着力做好“四个坚持”,实现“三个转变”。

1. 四个坚持

一是坚持价值引领的育人导向。高考作文命题必须始终引导学生朝着积极、健康和深刻的方向立意,努力通过高考作文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这既是高考作文题承载育人功能的体现,也是高考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像今年全国卷Ⅰ的“中国关键词”,卷Ⅱ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材料都是这一导向最直接、最充分的体现。

二是坚持写作内容、写作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所谓多样性和选择性,就是高考作文题在立意的角度、文章的题材、文章的体式以及表达的方式等方面,一定会尽可能多地给考生以自主选择的权利和丰富自由的写作空间,从而更好地展示考生的个性和才情。像今年全国卷Ⅲ的“我看高考”“我的高考”的选择,上海卷对“预测”发表各自不同看法的选择,都鲜明地体现了丰富选择性这一特点。

三是坚持写作内容的适切性。所谓适切性,通俗地说就是作文命题对于每一个考生写作的适合程度,就是作文命题的材料(或题目)内容要能够让所有考生觉得不陌生、不深奥、易理解、好把握。反之,如果命题材料提供的内容让考生感到陌生,或因对背景缺乏了解而让考生难以下笔,题目的适切性就不好。同样,如果题目所提供的内容部分考生熟悉,部分考生陌生,这就会造成考试的不公平。比如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一度受到社会的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觉得用这个题目对一些城市和农村的孩子不公平,这就是考题的适切性出了些问题。

四是坚持倡导探究性和创新性。所谓探究性和创新性,就是高考作文会通过命题引导学生对社会现实的诸多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认真的研究,倡导考生独立思考、理性思考、深度思考,发表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看法,而不是借助华丽的辞藻、程式化的表达尽讲一些人云亦云的陈词滥调。

2. 三个转变

一是努力实现从应试作文向生活作文转变。长久以来,高考作文一直被异化为应试教育的“敲门砖”,其实高考作文绝不仅仅是高考应试的一个部分,更应该是对学生的文化积淀、语言运用、思想情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次全面检阅,是生活中“真人”的显现,即所谓“文如其人”。因此,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在全力抓好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与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与熏陶。中学语文教学要真正定位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这个目标上。这不仅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社会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要求。加强语文的人文性,突出语文的育人功能,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二是努力实现从专业写作、文学写作向公民写作的转变。关于为什么要作文的问题,似乎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许多时候,恰恰是我们绝大多数师生没有搞清楚的问题。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师生认为作文就是为了最后的高考中能获得一个好的分数。正是这样一种极不正确的指导思想误导了许多学生,使其作文误入了歧途,造成许多学生一拿起笔写作,就拿腔拿调,而不是“我手写我心”;写作文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有什么需要表达、想要表达,而是极力揣测命题人想要考生表达什么,阅卷人喜欢什么,忘记了作文是自己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是人的精神家园的构建。与此同时,由于多年来我们在高考作文评价标准设定上的偏颇,许多的作文教学都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作家,培养成文学爱好者,其实这又是对高考作文的一个误解。教育不是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人才,而是要把每个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公民写作才是中小学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令人欣慰的是,近几年我们的高考作文命题越来越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可以说强化公民写作这一意识已经初露端倪。

三是努力引导学生从关注“读书与作文”向关注“作文与做人”转变,着力培养学生朴实健康的优良文风。一切优秀的文章都是时代生活的最直接、最真实的反映。优秀的高考作文自然也应该如此。中学生虽然身处校园小社会,但必须要有胸怀天下的气魄与胸襟,要能够放眼社会、关注生活、思考人生,要像古代读书人所提倡的那样,“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学生读书学习不是去死读书,读死书。读书作文更不仅仅就是为了应试。读书、作文与做人是密不可分的。要读好书、作好文首先必须做好人。作文不是脱离生活的随意编造,更不是 “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而是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像曹丕所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一个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努力培养对写作敬畏的意识和对自己文章负责任的勇气。

温儒敏教授在语文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会上,多次强调“守正与创新”的问题。坚守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以创新思维解决改革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是当前语文教育的正途,同样也是未来高考作文改革的趋势。


作者:徐金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