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忽略了它,娃的运动效果会减半

 yooby1023 2017-10-17


强身健体的运动和技巧性运动缺一不可。




几乎每天晚上,芊都和我围着小区跑2圈,一圈是1.2公里,加上学校的跑步和体育课,按说每天的运动量也足够。



但是每周芊还是固定会去玩攀岩,还会不定期的参加拓展运动。上个月,我还跟着我们公司刘美丽一起,带娃去参加了斯巴达小勇士障碍赛。



在家的时候,我们也经常玩各种运动小游戏,比如前些日子芊爱玩的瑜伽桌游。



妞们也许会问,如果每天都能达到一定运动量,为什么我们还要带娃玩一些其他运动游戏呢?


妞们先来跟芊妈看一个小白鼠实验哈


1、一个小白鼠实验揭示健身运动和技巧运动的不同结果


这个实验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脑科学家,威廉·格瑞诺做过的一个实验, 他把小老鼠分为了2组,其中一组只是跑步,而另外一组他会它们学习一些有一定技巧的运动,比如他教小老鼠如何在不稳定的东西上行走,或者如何爬有弹性的绳子,经过2周训练,最后格瑞诺发现,学习技巧的老鼠在小脑内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增加了35%,而跑步老鼠的小脑的那个区域却没有任何变化。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咱们之前在有氧运动中说过,它就相当于为大脑输送养料。而对它最敏感的细胞位于与人类认知密切相关的海马区域 。 


2、健身运动和技巧运动对大脑的益处是不同的,但可以结合使用。


技巧运动,诸如娃学习跳舞的动作、踢球的技巧、运动游戏的招数等等, 所有这些运动训练都能 让脑的全部神经细胞参与其中。 


比如对舞蹈演员的研究证明, 不规则的舞蹈节奏与有规则的舞蹈节奏相比, 更能提高大脑的可塑性。


而那些毫无变化的有氧运动(比如跑步、跳绳),为了强身健体的运动,除了对心肺功能有益外对大脑的认知也是有提高作用的,只是不如技巧运动提高的那么明显罢了。


所以说,我们让娃把有氧运动和技巧运动结合起来,它们之间是可以互补的。


3、12个在家就能玩的技巧运动


按照咱们i陪娃一贯的惯例,光说不练假把式。今天给娃收集的都是特别特别好准备的,需要几个气球就可以了。


而且,我把他们分为2类,一类是技巧运动(相对来说运动量不大),一类是有氧运动和技巧运动结合,看娃的状态,再决定当天玩哪个游戏哈。


技巧运动,比如让娃在行进中同时托捧两个球,在追气球的过程中,娃不仅整个身体都在动,眼睛也要盯住球,同时预测球的落点


最初, 娃可能手忙脚乱,但当连接小脑、 基底核与前额叶皮层的神经回路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时, 娃的动作就会变得越来越精准。通过不断重复和练习,整个大脑和肌肉都完全参与到运动中。



有氧运动 技巧运动的玩法,比如你可以让娃从客厅一头夹着气球跳到另一头,除了蹦跳这种剧烈有氧运动外,娃要在蹦跳时在腿部力量和不能夹爆球的腿部力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需要一定的试错和调整了。



最后,还有一点建议哈,就是一会儿下面的每个游戏,妞们最好都设置一个胜利的规则,因为有了要赢的目标,娃才有动力去调整技巧,以取得胜利。


比如这个把气球打进篮筐的运动,你可以设定胜利条件为打进3个,等他能打进3个了,你可以设个守门员,每增加一个规则小变化,娃的思考策略都是不同的。身体在运动,大脑也在运动。



4、12个技巧运动怎么玩


好,下面芊妈就把这12个游戏的玩法给妞们一 一说下,对玩法和规则妞们可以灵活掌握,在玩的过程中,多给孩子一些策略的建议,让娃去边玩边注意技巧,但是不要训孩子,更不要当成一个任务。


比如你可以提议娃说,试试这样,试试那样,看看能不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比上次多接住一个。


总之,不管是技巧运动还是有氧运动 技巧运动,前提都是让娃有个好心情去游戏,没好心情,上述一切都归0。你的目标是多鼓励孩子去努力、想办法,让娃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练习,每次取得小小的成绩。


第1类:技巧运动


这类游戏的运动很小,专注在技巧上,如果娃今天比较累,或者妞比较累,可以选这类游戏。


托球玩 | 用2只手托球玩,球完全掌握在了娃的两手之间,身体都不用动,娃一只手托球,球很容易就脱离手掌,娃需要调动手臂、带动身体,集中精神盯住球轻轻托球了。


PS:妞们可以设置个小目标,比如,1分钟内保持球不落地,或者多次挑战托球玩的最长时间。



当我们把球增加到2个的时候,娃的手就忙不过来了,气球的轨迹更乱,这时候,就娃需要提高自己身体的敏捷度,要跟上节奏,注意力稍有不集中,球就会飘走了。



用头顶气球 | 娃的脖子也可以锻炼。当娃顶起气球时,身板需要笔直,眼睛也要盯着球,这时候就不是行走,而是要蹦跳着了。



趴在地上吹气球 | 娃需要用肘部支撑身体,趴在地板上,把气球吹到某一个位置。可以在这类感受下匍匐前进的技巧,可不是那么好练的,哈哈。


PS:妞们可以铺上游戏毯增加球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免球不受控制,降低难度。



吊着打气球 | 像拳击馆打沙袋一样,把气球挂在空中,让娃用拳头击打气球,这里不需要锻炼力量,因为气球轻轻一碰就会晃动,所以,我们要锻炼的是娃击打的速度,以及对气球下一落点的预判能力。



还可以一边锻炼一边学习,比如在气球上写上字母,妞们可以念字母,让娃用球拍击打。


在运动中,进行这种简单记忆的认知学习,比不运动的效果要好,但是复杂认知学习,比如边运动边算33 58=?,那就不行了,因为这时血液都从大脑前额叶皮层 分流出去了,应对复杂情况就不够使了。



用脚托气球 | 而大一点的娃,已经有足够的力量支撑起身体,我们可以让娃躺在床或地板上,直接用脚托气球,下半身弯曲、蹬腿也能锻炼娃身体的柔韧度。



用脚踢气球 |  放几个气球到地上,娃还可以踢着玩,活动腿,锻炼脚、腿的力量。妞们可以在球上写上字母,你来念字母,让娃边找边踢。



夹球走 | 还可以锻炼团队合作的技巧,2人一起肩并肩夹着球向前走。这时娃必须学习回应同伴,这对娃的注意力、 判断力和动作精确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背靠背 | 2个人背过身夹着球,一个人向前走,另一个人就要摸索着往后撤,前面的人不能太快,否则后面的人就跟不上了。


除了互相配合,还可以鼓励娃想出合作的策略,比如两个人靠数拍数,控制好行走的节奏。



第2类:有氧运动 技巧运动


有氧运动是比较剧烈的运动,如果娃今天精力充沛,妞状态也不错,就可以一起折腾折腾


夹球跳 |  把气球固定在腿上向前跳。比起普通的跳越,娃在前进的过程中,需要掌控好跳跃的力度,跳得过猛了,球会挣脱掉。


PS:刚开始不熟练的娃,妞们可以把气球用胶带固定在两腿或者短裤之间。



击球赛 | 自制的托盘球拍,可以1对1,也可以2对2,比如像羽毛球赛一样,在中间设障碍增加难度。



不用买球拍,把冰棍棒粘贴在纸盘背面上就可以了。



曲棍球赛 | 多吹几个气球,用晾衣筐做球门,扫把做球棍,计个时,看看谁打进对方的气球最多。



对方可以预先用2种颜色的气球代表自己,在比赛过程中,娃就多了一步区分颜色的过程。



比赛的道具,妞们也可以自己DIY,球门用纸箱来代替,球杆可以用硬纸壳和圆柱纸筒(各种圆柱形的杆子都可以)制作。



排球赛 | 找两个高的椅子搭一个晾衣杆,就是一个小的排球场了,将球抛起来拍到对方,气球降落速度比较慢,所以要及时拍打,小心被小伙伴反攻。



担心椅子和衣杆砸到娃,可以用电工胶带在地上帖一条线。



最后再告诉妞们一个调查,芬兰学家曾对一所小学进行过调研,研究中发现,运动能力好的娃,他们的阅读和数学能力会更好。


不过今天你知道了,我们对不同类型的运动也是要结合使用。


- The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