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不起,我真的不需要你为我牺牲

 富书 2020-06-20

决定你伴侣匹配的,不是脸,不是身材,而是…

孩子有没有出息,由你的家风决定

“胖”被正式列为工伤

你的牺牲,其实只是感动了你自己,未必能感动了他人。

作者:林双(富书专栏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zhuoluo

一、无处不在的自我牺牲

朋友S说,小时候父母吵架,母亲总说为了S不会离婚,告诉S只要她开心就好。

然后S拼命学习,各种高分,她只知道这样做母亲会欣慰,至于自己要什么,毕业之前根本不知道。

还有很多类似S母亲的付出:

只要你幸福,我怎样都可以。

只要你开心,想吃糖就吃糖吧,牙齿不要坏掉就好。

我这么辛苦准备晚饭,都是为了你。

想吃什么随便啊,不用考虑我。

……

  • 这样以自我牺牲自居的情况,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与“爱”这个字眼紧紧联系,它们都有一种“我都是为你好”的本质,看似是一件道德高尚的事。

因为从小受到的美德教育,这样高尚的奉献行为似乎应该被赞美,明明看起来在给对方自由,但是,收到讯息的一方却不由得考虑,怎样选择,才是牺牲者期待的样子。

于是,与S一样,有些人为得到牺牲者的认可,自觉成为牺牲者期待的样子。看起来被给予的选择自由,根本无从谈起。

久而久之,生活便围绕着牺牲者做出选择,至于自己是谁,喜欢什么,未来要怎样,一片迷惘,没有朝气,没有渴望。

二、自愿的虐爱

《情感暴力》一书将情感暴力定义成“隐藏自己的敌意和攻击性,用爱的语言去束缚、虐待、折磨对方。”

这种看似牺牲的“善意的操控”往往带来“看不见的束缚”、“看不见的心锁”,“善意的操控”比正面攻击更令人难以应对。

如果一位母亲讨厌孩子吃糖,对孩子直接讲“不可以吃糖”,孩子还可以正面任性,以“我就是要吃”来反抗。

但是如果母亲说“你爱吃就吃吧,只要你开心就好。但是不可以伤害牙齿哦。”

却难有反驳的余地,而这句话看似给予孩子自由,实际却在说“你不可以吃糖啊,但是这可不是我要求的,是你自己自愿的”;“只要你开心我怎样都可以”等同于“按我的期待去做”。

对于攻击可以直接表达意见,但是对于“善意的操控”,令人难以反驳。

“善意的操控”之所以难以被反驳,因其以爱与付出之名,占有道德高点。因此,接受者会因美德教育受到束缚——他对我那么好我也要为他着想啊。

如果逃离这种束缚,反而容易产生强烈的自责。为避免逃离产生的愧疚感,讯息的接受者更倾向于选择小心翼翼地活着,但是不觉中其内心已经产生不愉快的阴影,只能通过不断压抑的方式维持内心的平衡。

当生命的能量用于压抑,其便失去能量去思考自身的价值。同时由于顺从的习惯,久而久之便慢慢失去自我。

《情感暴力》的作者加藤谛三认为,牺牲者本质上属于施虐者,接受者属于受虐者,“爱,是施虐者的伪装。”

这种虐爱有一套和谐的运行机制:施虐者帮助对方,为对方牺牲,其本身也认为自己很无私,他深层次的真实意图则是掌控对方,自己却不自知,而这种真实意图往往被牺牲的表象所隐藏。

受虐者“自愿”接受掌控,压抑愤怒,失去爱和享受生活的能力,对所有事情感到厌倦。

这种虐爱最可怕之处在于,施虐者和受虐者对问题毫无察觉,施虐者认为自己在付出,受虐者认为对方在爱自己,所做之事,皆为美德。

三、不安的双方

施虐者与受虐者的互动有特殊的心理背景。

施虐者内心缺乏安全感,在心理上没有完成独立。他害怕被人拒绝,不敢正面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用自我牺牲绑架他人以使内心有所依赖,所做的行为目的在于治愈自己的不安的内心。

例如,在生活中,有的母亲或者妻子看起来性格温和,从来不会表达愤怒,但遇到不合心意的事一味掉眼泪。

她永远不会直接指责对方,而是用眼泪来向对方传达“你做的事情是多么不应该”的信息,好像在说“你怎么都行,就让我来痛苦吧”,对方不由得就会受到眼泪的控制,自愿满足她的心意。

这样的人是心理的弱者,眼泪是她实施暴力的武器,以一贯的温柔隐忍为自己树立一种“贤妻良母”的形象以实现自我认同,同样,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受虐者。

比如,家庭生活中常有“我为你好”之名干涉个人生活的婆婆,有的女性可能在最初就会不领情意,有的会选择在不堪重负时离家出走,也有的人,如《重返20岁》(韩版《可爱的她》)中的儿媳压抑到住院。

与施虐者相似,受虐者渴望他人的认可,表现为善解人意、为他人着想、重视周围的人的看法,内心对他人有深深的依赖感,具有认真又软弱的性质。

这种特质是天性与环境影响的综合,看似伟大的受虐者的结局往往很可怜。

因为总是受到隐藏的威胁,所以他总是畏首畏尾,身心都无法得到舒展,虽然自己并不知道原因,但是总是不能保持你愉快的心情,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常常感到很沉重。

最轻微的,也会像朋友S一样,迷茫无助。

有一些老实人的恶性伤人(杀人)事件往往为大众不解。情感暴力可以对一部分现象进行解释。

在前述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虐者,看起来生活和风细雨,内心失去爱的能力,强烈的无趣感的表象下包裹着深刻的绝望,内心压抑的愤怒逐渐积攒。

如该书所言:

抱有这种绝望的人最容易变成震惊社会的无差别杀人狂,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会感到愤怒。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但是总觉得不愉快,然后找无辜的人发泄。绝望的痛苦会把这个人变成有毒的人。

即便不会发生恶性伤人事件,因为习惯不倾诉、不提要求,受虐者也会容易因为极小的事情感觉痛苦。

而他人往往认为“这件小事只要说出来不就可以了嘛”。

可受虐者却久久无法释怀,继而带着毒素,影响周围的人,被周围的人所厌恶。

由于失去自我,强烈渴望他人的认可,害怕被拒绝,又具有施虐者的潜质。

这样可能在其他关系中,寻找加害对象,继而成为施虐者。

四、拜托,我真的不需要你为我牺牲

如现实社会,心理世界也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被吃掉的总是那些善解人意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人。

一旦一开始被善意操控,自己便成为对方的心理猎物,在一点点小事中不知不觉耗尽自己。

为了不成为那个可怜的受虐者,勇敢地拒绝所谓的善意与美德,是最直接的办法。

在心理世界,通过内心的强大来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不是你可以操控的对象”,从而成为弱肉强食的心理社会中较强的一方,通过吓走对方来挽救自己。

但是由于受虐者对情感暴力的习惯,一直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当成喜欢的东西,所以没有办法反抗,只有意识到自己的喜欢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才可以慢慢变强。

也就是说,当遭遇不愉快,不是继续重复行为模式,而是要停下来想想自己不开心的根源在哪里。

找到真实的自己是一个突破口,闭上眼睛,问问自己为何有现在的需求,这样的需求和被认可的渴望有什么关联。

如果发现现在的自己依附于被认可的期待,暂时停下来,学着找到自己的意志,就算是被排挤也没有关系。

与追求暂时的梦想相比,重建内心的价值观更为重要,就像S,他暂时的梦想是得到母亲认可,但长久来看,直面自己的内心才是幸福的关键

明确自己的意志,就是和受虐者斗争的方法,打破习惯的行为模式非常困难,开始会因拒绝而产生自责愧疚。

受虐者之所以容易顺从,正是因为害怕不顺从的后果:违背美德、无人可依。

恐惧是顺从的动机,但是因为内心构建了一种对不幸的预期,通过顺从得到的仅仅是表面的安宁,实际上内心并没有停止恐惧,反倒一直生活于“我不顺从就会怎样”的恐惧之中。

但唯有战胜这种懦弱,告诉自己哪怕一个人也没有关系,自己幸福才是为对方好,生命才可能有新的开始。

同理,对于施虐者而言,自己幸福才有能力让对方幸福。与寻找自我相比,牺牲显然干脆利落,容易得多。牺牲自己不过是拒绝自己成长的捷径。

想象乌龟的样子,把头缩起来是无法前进的,直面恐惧,开始对那些为你奉献的人说“对不起,我真的不需要你的牺牲。”

放弃互相牺牲、同归于尽,直面自我,给自己和对方一个幸福的可能。

S最终想明白,她要开始为自己活,于是放弃母亲期待的国家部委的工作,在一个二线城市安家生活。

当她母亲再次说“只要你高兴,我怎样都可以。”

她回答:“妈,我现在这样就挺高兴的。”

作者简介:林双,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专栏作者,喜欢读书、晒太阳和骑车,早睡早起必须午觉的现实主义者,探索平凡人的幸福方法,除了爱家人还希望世界更美好,简书@林双。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